第八章 吕哲的分析(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所有人的目光,汇聚在吕哲身上。  

这个时候,虽然比如李大目这种人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看看张角、张宝的态度,也明白过来,恐怕吕哲还真的说对了!  

“地公将军明白就好,既然如此,哲想问问,如果皇甫嵩的目标不是地公将军或者黄巾军,会是谁?”吕哲沉声道。  

张宝脸上露出思索神色,但仅仅只是片刻后,恍然大悟。  

目标不是张宝,也不是黄巾军,皇甫嵩肯定是图谋更大的东西。  

放眼黄巾军中,比张宝和黄巾军更值得他谋划的,是什么?  

“你是说他想要谋害我大哥?”  

张宝看向张角,瞪大眼睛。  

张角此时脸色总算变了,从平静到凝重。  

看向吕哲,目光悠悠。  

“没错。”吕哲点头,“我黄巾军,本就是以天公将军为核心成立的军队,无论是杀了地公将军还是人公将军,或者在场的任何一名渠帅。”  

“都只能算是小胜!”  

“只有杀死天公将军,对皇甫嵩来说,才有更大的诱惑!”  

“因此哲大胆猜测,皇甫嵩与地公将军你僵持一月,定有阴谋,这个阴谋,就是想要谋害天公将军!”  

所有人都震惊了。  

一个个看着吕哲,目光惊骇。  

吕哲的话,实在是太让人震惊。  

张角,绝世巅峰的人物,黄巾军的统帅,天公将军,行走的神灵…  

这样的人物,天下之间,莫能抗者。  

但听吕哲的意思是,皇甫嵩不仅仅没有考虑自己战败的问题,还把张角,列为了自己谋划的对象?  

用比喻来说,就是众人认为张角是狮子,皇甫嵩只能算豺狼。  

可皇甫嵩认为张角是狮子,而他是猎人!  

简直令人难以想象。  

“不可能。”  

有人开口,还是不愿相信吕哲的话:“天公将军是无敌的,皇甫嵩怎么可能有能力谋害天公将军!”  

“绝无可能!”  

“…”  

吕哲揉了揉自己的眉头。  

所以说,和这种狂信徒说话,就很累。  

张角是很厉害不假。  

绝世巅峰的实力近乎天下无敌。  

然而…强如霸王项羽,都会有垓下之围,四面楚歌,最后乌江自刎。  

张角再强,也不可能和项羽媲美啊!  

你凭什么说出皇甫嵩就不能想办法谋害张角的话来?  

但哪怕如此,吕哲还是继续开口:“皇甫嵩本身就是名将,在这个时代,领兵作战,天下无人能够出其左右,天公将军是强,可说天下无敌,过了。”  

“因此皇甫嵩,是有谋划天公将军的实力的。”  

皇甫嵩。  

当世名将!  

他出生于名将家庭,叔叔是上个时代的名将,从小文武志介好诗书,熟习弓马。  

等到稍稍年长,便进入大汉皇朝军方,平步青云!  

后来因为父亲的死,辞官守孝。  

再然后太尉陈蕃、大将军窦武相继聘他为官,都没有应召!  

若是他没有实力,这两名重臣,会聘请他?  

然后,才是皇甫嵩崛起的时代。  

大汉皇朝,如今已经算得上是千疮百孔。  

皇帝刘宏骄奢淫逸,贪财昏庸,喜好享乐。  

宦官干政,搜刮钱财。  

官员拉帮结派,形成党派。  

世家兼并土地,剥削百姓。  

读书人自恃清高,瞧不起他人…  

在这种情况下,时不时的,就会有动乱发生!  

而皇甫嵩领兵镇压,无往不利!  

最厉害的一次,是有蛮夷作乱,从蛮夷之地杀出,乱幽州。  

当时虽然蛮夷杀出来的时候只有三万人。  

可后面不断的掠夺,人口壮大,甚至于有了接近十万人!  

若是放任他们继续这样下去,或者最后能形成席卷之势。  

就连奉命平乱的卢植,都败在了敌人手下,朱雋也仅仅只能勉强防守,可获胜根本不可能。  

这个时候,皇甫嵩出征了!  

他领一万人,从冀州杀入幽州。  

硬生生将将近十万人的军队给冲散。  

最后突杀敌人领袖,将那名一流中期的猛将斩杀。  

由此,蛮夷大败,只能退回山林之中。  

而皇甫嵩的名声,也就在天下流传。  

当今时代,名将死的死,亡的亡。  

这些老一辈中,就只有皇甫嵩、朱雋和卢植领兵作战厉害!  

其中,皇甫嵩最为突出。  

从领兵开始,迄今为止,未尝一败!  

虽然有着这个时代并没有强大的敌人的原因,可也能说明,皇甫嵩的厉害之处。  

毕竟同为名将的朱雋、卢植都败过。  

他却没有。  

这也是从黄巾之乱开始以来,朱雋、卢植还有董卓都相继因为没有取得战果被问责,而皇甫嵩毫发无损的原因!  

哪怕大汉皇朝再庸碌,也对皇甫嵩,有着极其强大的信任。  

“放肆!”  

一直没有说话的张梁开口。  

他也知道吕哲说的话有一定道理。  

可这么质疑他大哥,不能接受!  

鼓着眼睛,瞪着吕哲:“吕哲,你是在怀疑我黄巾军么?”  

“天公将军已经恕我无罪了。”  

吕哲只是淡淡答道。  

“你…”张梁咬咬牙,扭头看向张角,“大哥,吕哲所言,实乃诛心之言,大逆不道!”  

然而张角看都没看他。  

“随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