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避役珠(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牛十三,四段淬骨境!”  

“彭建华,二段淬骨境!”  

“牛十三是被钝器砸爆脑袋而亡,根据现场留下的痕迹,可以推断,他是被彭建华手中的流星锤所杀!”  

“哗啦啦…”  

瀑布旁的青石上,一个面孔英俊的男子负手而立,制式的特卫服装一尘不染,在袖口处多了一圈金色的缎带,这是队长级别的专属款式。  

水流飞泻而下,抛珠撒玉,飘飘洒洒的雨雾拂在脸上,清凉无比。  

听着部下的汇报,杨皓宇眯了眯眼,有戾芒在其中闪烁:“二段淬骨境击杀四段淬骨境,有意思!”  

“还发现什么了?”  

“根据山洞内的打斗痕迹,当时在场的武者,应该有…五个人!”  

李非凡扶了扶鼻梁上的平光眼镜,十分肯定道。  

他和马胜一样,同样喜欢看侦探小说,对推理有着浓厚的兴趣,当他无意间发现阿坤脚底的青苔时,意识到不妙,连忙将自己的推断告诉了副队长杨皓宇。  

八个特卫,兵分两路,开始寻找阴湿近水的地方。  

李非凡和另外两人,跟着杨皓宇一路寻找,终于来到了这处瀑布…  

“五个人?”  

杨皓宇眸光闪烁,弹了弹手指,道:“据城卫所说,极恶联盟共有三人闯关,除去被我们擒住的那人,还剩下两人!”  

“牛十三,彭建华…”  

杨皓宇低喃一声,眉头皱起:“没想到客卿们也想分一杯羹,这第五人,究竟是谁?”  

原本这一次行动,他在得知消息后第一时间出发,就是为了抢在客卿前面将一切搞定。  

没想到啊!  

最终还是被客卿们横插一手!  

“该死的杂种们!”  

杨皓宇猛地一握拳,劈啪作响,戾气沸腾。  

若真是林海峰之女,那么就算拼着与客卿们翻脸,也必须抓到啊!  

“大哥想要迈入宗师境,需要浮图寺的某样东西…”  

林海峰之女,便是最好的交易筹码!  

“嘭!”  

这时,水花四溅,潭水中猛地跃出一道人影,他的手里还拎着一具尸体,掠至岸上后,随手将尸体扔在了青苔上。  

死者身穿特卫队的制式服装,脑袋爆裂,但那一头斜刘海依稀可辨。  

“马胜?”  

霎时间,杨皓宇的脸色阴沉无比,仿佛能拧出水来,特卫队总共就这么几个人,他自然一眼认出了马胜。  

该死!  

是谁干的?  

杨皓宇眼底杀意弥漫,目光停留在马胜的头颅上。  

钝器…  

彭建华!  

“好胆!”  

杨皓宇低喝一声,从青石上跳了下来,愤意难遏:“客卿这是要与特卫队撕破脸了吗?”  

“连我的人都敢杀,这笔账我记下了!”  

“走!”  

杨皓宇豁然转过身,一挥手,带领着三个特卫迅速钻入了茂密的树林中,眨眼间消失不见。  

据传,在遥远的夏古时期,大夏皇朝的三皇子在弘州境内与某诸侯势力结怨,遭到强者追杀,逃至香鹿山附近。  

对方望见三皇子的护道者正疾掠赶来,当机立断,一跃而起,手中长矛迸射而出,裹挟着滚滚气血射向了三皇子。  

缠绕着火焰的长矛如离弦之箭,瞬息即至,眼看着就要射穿三皇子的后心,千钧一发之际,一只梅花鹿从树林里一跃而出,正好挡在了三皇子身后。  

“轰隆——”  

梅花鹿当场毙命,被熊熊烈火笼罩,肉香弥漫。  

事后,为了感谢这只梅花鹿,三皇子不惜重金,在山上盖了一座规模宏大的香鹿庙,并将此山赐名为“香鹿山”。  

香鹿庙香火鼎盛,名气远播,迁徙而来的村民越来越多,逐渐演变为后来的“香鹿山镇”。  

时过境迁,距离大夏皇朝的倾塌已近百年,如今的香鹿庙破败不堪,庙内值钱的东西皆被抢掠一空,只留下一片残垣断壁,墙里墙外,荒草丛生。  

此时,蛛网横生的主殿内,一缕缕肉香袅袅飘出,在空气中弥漫。  

“老刘,你这手艺没的说,真不干特卫了,也能靠烤肉养家糊口啊!”  

谭小勇一边咬着鹿肉大快朵颐,一边笑哈哈的揶揄道。  

火焰熊熊燃烧,上方架着一只烤得金黄酥脆的梅花鹿,四个特卫队队员席地而坐,大口吃肉,侃侃而谈。  

“可惜,忘记了带酒,不然的话,有酒有肉,岂不美哉!”  

“嘶啦!”  

蓄着山羊胡的王守仁两手按住鹿肉,用力一扯,撕下了一只鹿腿,“嘿嘿”笑道:“我去馋馋隔壁那家伙!”  

“老王,不要搞死了,杨队留着他还有用处!”  

刘荣辉一边撒着随身携带的孜然和辣椒,一边皱眉提醒道。  

“放心!”  

王守仁已经走到了门口,挥了挥鹿腿,有点不耐烦道:“我知道分寸!”  

香鹿庙外,一道墨绿色的身影悄然而至,当他贴近墙边时,整个人仿佛消失了一般。  

“这避役珠果然神奇!”  

林昂忍不住赞叹道。  

半个小时前,他带着林柚和林左儿离开了瀑布旁边的山洞。  

林左儿在服下他从彭建华身上找到的解药后,气血渐渐恢复,虽然因为腿部受伤,行动不便,但遇上一二段淬骨境的话,亦有一战之力。  

“阿坤?”  

林昂闻言一怔,微微皱眉,这个名字,有点耳熟啊!  

“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