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赶出去(4/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思?一而再再而三地威胁,他一个小辈,谁给他的脸?  

就是韩王,尚且不敢对宁康长公主这个姑姑如此无礼呢!燕鸿这个小了两辈的人倒是敢。  

该说初生牛犊不怕虎吗?燕鸿可真是好,真是太好了!  

燕鸿不知道,他多的这几句话彻底燃起了宁康长公主怒火,让她要去孝康帝那儿告状,不让燕鸿狠狠吃一大亏,宁康长公主发誓,她的名字就倒过来写。  

燕鸿和唐晶晶离开了。  

郭老将军就看向甘老夫人和甘二夫人。  

甘老夫人和甘二夫人都有些不敢跟郭老将军对视,实在是愧疚得慌。  

“我方才说过了,我自认对甘家是仁至义尽,看在大郎的份儿上,能帮甘家的,我是全都帮了。可是我得到了什么?其实我帮甘家,也不想得到什么。只是咱们亲戚一场,我盼着甘家好。可是如今看来,事情跟我想的,很有差距。”  

甘二夫人急道,“老将军,我是被逼的啊!韩王世子拿敬文的前途威胁,我敢不听他的话吗?我——”  

“韩王世子威胁你,难道你就不能将事情告诉我?还是你觉得我没本事,还是长公主没本事,保不住你们甘家?”郭老将军的声音陡然拔高,显然他是真的发怒了。  

郭老将军不再看甘二夫人,转而看向甘老夫人,“我对你的二儿媳妇,其实没有多失望。毕竟说起来,她对大郎他们夫妇的感情不深,大郎夫妇对她来说,很有可能只是外人罢了。  

可是你呢?甘老夫人,你可是大郎的亲生母亲!巧巧是你的亲孙女,是大郎唯一的血脉啊!你就任由唐晶晶夺去巧巧的身份,你怎么忍心?你问问你自己,你对得起大郎吗?你说啊!”  

郭老将军说到最后,甚至开始咆哮。  

甘老夫人悲哀地流下了两行泪水,“是我的错,是我的错,我是猪油蒙了心,我老糊涂了!”  

郭老将军拉过巧巧,将巧巧推到甘老夫人面前,“你不是猪油蒙了心,你也不是老糊涂了。你是太明白了,太清楚了!巧巧从小没在你身边长大,巧巧只是一个丫头片子,大郎他们夫妇去世多年,而你的二儿子一家一直陪在你身边。所以你的心里更向着你二儿子他们。  

所以你在明知道巧巧是你亲孙女的情况下,你还是忍着不认她。可能那时候你的良心会有那么一点不舒服,你会愧疚。可是那一点不舒服,那一点愧疚又算什么东西呢?什么都不算,你选择的仍然不是巧巧,而是你的二儿子一家。”  

甘老夫人哭得更厉害了,因为郭老将军全都说中了,正因为说中了,才显得甘老夫人愈发的无耻恶心。  

拿甘老夫人跟燕鸿和唐晶晶比,其实她也没比他们强到哪里,甚至甘老夫人还不如燕鸿和唐晶晶。因为燕鸿和唐晶晶两个跟郭老将军没什么情分,而甘老夫人和郭老将军是亲家,还得了郭老将军多年的帮助。巧巧还是甘老夫人的亲生孙女。  

甘老夫人泪流满面地看着巧巧,颤巍巍地伸手想要抚摸巧巧的脸,可巧巧却直接侧过脸,避开了甘老夫人的手。  

甘老夫人的心一阵又一阵的抽痛,不过这都是她做的孽,现在又能怪谁呢?  

郭老将军问巧巧,“孩子,你愿意认甘家的人吗?”  

甘二夫人知道现在甘家能不能继续跟郭老将军扯上关系,都要看巧巧的了,于是她对着巧巧温柔道,“巧巧,我是你的二婶啊。你可是甘家的亲孙女啊,咱们是一家人,你可不能——”  

“我们不是一家人!你们能让唐晶晶占了我的身份,从那时候起,我们就不是一家人了。如果是别人,我可能还会有一点犹豫。可那人是唐晶晶!我最恨的人就是唐晶晶!别说我的身份了,就是我的一根草,一把土,我都不会允许唐晶晶拿走!而你们作为帮凶,你们有什么资格说是我的亲人。”  

甘二夫人一噎,一时间忘记了言语。  

郭老将军却笑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好!好!像我郭家的孩子!”  

顾明卿在心里吐槽,巧巧什么时候成了郭家的孩子了。  

“当初我为你母亲选中甘家大郎,就是看中甘家大郎的性子爽快利落,不拖泥带水。巧巧,你像你父亲!你说的没错,她们虽然是你的亲祖母,是你的二婶。可是她们二人的所作所为,没有一丁点配档你的祖母和二婶。你不认她们是对的!明明是你的东西,当然不允许别人碰。”  

郭老将军赞赏完巧巧,再次看向了甘老夫人和甘二夫人,眼底是一片冷意,“我不会对你们做什么。”  

甘二夫人放心了,总算没事了。  

可是郭老将军接下来的话,马上让甘二夫人知道,她是放心得太早了。  

“但以后咱们也不会是亲家了。我不会再帮你们任何事情。听清楚了,我不会再帮你们任何事情。从此,咱们两家井水不犯河水。”  

甘二夫人急道,“老将军,你怎么能这样狠心啊!咱们好歹当了那么多年的亲家啊!好歹也有点情分吧!圣人都说,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我们这么多年,就错了这一次!就这一次啊!”  

郭老将军冷哼,“一次?你还想多少次?”  

“老将军,我算是将韩王世子给得罪了透。你是驸马,有长公主护着,不会出事。可甘家没本事挡住韩王世子的报复啊!要是再没了你的庇护,我们一定会被韩王世子给害的连骨头都不剩下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