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元象元年(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又一声巨响在司礼监的废墟上响起,下一刻两道精气狼烟彻底消散,一切似乎又回归了平静。  

不过就在最后那一声巨响出现时,紫宸殿的殿门被人从外面推开。  

下一刻殿中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门口,只见一身甲胄的武强侯已经立在了殿外。  

随后铠甲之声响动,武强侯大步走入殿中。  

等到武强侯入殿,殿门再次关上,他也是独自一人来的。  

“武强侯来的真是时候啊,我与诸位大人正在草拟传位诏书,不知侯爷可有指教?”武强侯还在向前走着,周昂便已经开口说道。  

此刻周昂双手拢在袖子里,正站在圆桌的一旁,而他的不远处,几位阁臣正站在一起,看着圆桌上的一方云锦卷轴。  

几人中间,李长善手握毛笔,似乎正在云锦卷轴上写着什么。  

周昂的话,加上此情此景,武强侯自然毫不怀疑,这些人已经达成了一致,看来太子继位已成定局。  

武强侯的目光最后落在龙椅上,那里是身穿龙袍的太子。  

他没有说话,还在继续朝前走着,此时周昂也没阻止,就任由他向太子靠近。  

龙椅上太子也是一手扶着把手,身子微微前倾,目光与武强侯对视着。  

武强侯走到距离太子一丈的地方停下了脚步,而后在所有人的注视下,他右脚迈出,身上甲胄发出清脆的声响,而后单膝跪在了太子身前。  

“臣何显,拜见新皇陛下!”武强侯低着头,以标准的军礼朝太子一拜,而他的口中已经用上了新皇这种称呼。  

太子缓缓靠向龙椅的靠背,那只扶着龙椅的手也放下,他的身上流露出真龙天子的威仪,连语气也变得沉稳厚重起来:“大都督请起,这朝廷和寡人,日后还要仰仗大都督,当然诸公也必不可少!”  

“臣等参见新皇陛下!”太子话音一落,连同周昂在内的所有人,都对着太子齐齐躬身。  

太子坦然的受了众人一拜,而后他缓缓的站起身来,以一种俯视天下的姿态说道:“诸公随我去皇极殿,朕要召见群臣。”  

话音一落太子率先向着殿外走去,而后众人对视一眼,紧跟在太子身后。  

等到太子带着这些人出了紫宸殿时,无数的锦衣卫已经出现在京城三品官员的府邸,很快京城中三品以上的官员都朝着皇宫赶来。  

紫宸殿的殿门再次关闭,景安帝已经疲惫的坐在了蒲团上,他的身前那个笼罩在白袍下的神秘人依然还在。  

“多谢柳先生,如今尘埃落定,朕也能安心的走了。”景安帝一脸看破生死的说道,此刻他看起来比前几日精神反而好了许多。  

那神秘人微微一动,袍子下传出的正是柳诚的声音:“原本以陛下的情况还可拖上两日,可这向天借命,那就得有借有还,陛下可还有什么要交代的?”  

“朕已无憾!”景安帝抬头说了一句,脸上露出一丝解脱的笑容,  

“那臣便得罪了!”柳诚伸出手指对着景安帝一指,下一刻景安帝身上数枚铜钱飞出。  

随着这些铜钱飞出,景安帝身上生机迅速流失,同时虚空之中气运金龙猛然一颤,那双目也变得一片浑浊。  

不过气运金龙的变化过程只持续了刹那,随着皇极殿中太子坐上了龙椅,气运金龙双眼再次变得炯炯有神,甚至这条萎靡了许多年的金龙,气息也在这一刻提升了不少。  

很快该出现在皇极殿中的人都出现了,就连许久未曾露面的两个吉祥物,太傅和太尉都出现了。  

朝会的开场,是在一封传位诏书中开始。  

这诏书虽然还墨迹未干,但已经无人提出质疑了,今日还不是太子正式的登基大典,这场朝会的目的,仅仅只是确立太子的正统,还有就是让群臣能够安心。  

新皇登基,最重要的同样是稳定,这一场朝会也需要太子表明态度,需要他给朝臣一个承诺。  

这个承诺自然是承认现有的势力和利益划分,至少短期内维持现状,至于以后自然还是各凭手段。  

除了这件最重要的事外,这场持续了半天的朝会,就只定下了另一件事。  

那便是确定了一个新的年号,这个年号叫做元象。  

取的是‘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之意。  

这个元象的年号,将在太子举行了登基大典后正式启用。  

当然这个日子不会太久,只待太常寺和礼部选定吉日后便开始,快则五六日,慢也不会超过十日。  

那么按照惯例,今年既是景安十五年,也是元象元年。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皇极殿中传出了山呼海啸般的恭祝声。  

紫宸殿中,柳诚早已离开,此刻只有景安帝独自一人。  

他静静的躺在床榻上,双眼无比浑浊,瞳孔也在不断放大。  

景安帝听到从皇极殿传来的山呼声,终于安静的闭上了眼睛。  

当这位炼了一辈子丹药,在百姓心中留下无能昏聩形象的景安帝彻底闭上眼睛时,竟然没有一个人知道。  

等到朝会散去之时已是傍晚,周昂返回府邸便直接对管家吩咐道:“赶紧吃饭,另外准备丧服吧。”  

周慎闻言先是一愣,不过还是谨遵周昂吩咐去准备了。  

果然周昂的晚饭还没吃到一半,皇宫中报丧的人便来到了府上。  

历来皇帝驾崩,一开始都是秘不发丧的,而是首先戒严京师,同时朝中重臣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