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5 她最后的枷锁(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紧急:帝国内乱,利维苏醒。  

谢尔曼帝国全境网络已被双机械思维体完全包裹,利维舰团驻地附近探测器运行正常,利维舰团暂时没有异样,帝星没有异样,我方已做好随时撤离至深空的准备。  

老板,您的虚拟思维体要做好随时撤离的准备,我会在必要时刻直接对光明之都发起攻击,以掩护您撤离。必要时可舍弃虚拟思维体,对您来说不会有太大负担。  

东风号已经退至帝国边境。  

该消息已通知爱蜜莉雅,为防止引起恐慌,对其他政体隐瞒了这份情报。  

利维似乎清理了大部分的谢尔曼帝国精英掌权派,我正在搜集更多情报。  

杨洺的眼皮划过一排排文字,等他睁开双眼,入目是银灰色的天花板。  

利维醒了?  

杨洺还有点懵,大脑逐渐开始恢复运转。  

这里是编号034的高训基地新学员宿舍,同寝的那个哥们此刻正鼾声如雷。  

他没跟卡布那个烦人精同一个寝室,这对杨老板来说,简直是再美妙不过的体验。  

虽然,确实有点怀念跟卡布一起呆着的感觉…  

那家伙确实啰嗦了亿点,但本身很讲义气,属于那种连续三百次给杨洺食堂带饭都没有任何抱怨的朋友。  

杨洺晃了晃头,让自己把注意力放在眼前的大事上。  

利维真的醒了。  

这让杨洺感觉有些意外,但这件事本身又在情理之中。  

在决定直接跟帝国摊牌之后,杨洺和律就假定过各种极端环境,其中就包括利维舰团遭受巨大挫折、利维苏醒开动帝星巨大机甲威压伊兰朵星。  

针对这种情况,杨洺和小律同学准备了充分的预案,确保自己和暗星能够存活下来。  

是的,他们最开始就没想过正面对抗帝星巨大机甲。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他们制定的各系列计划,其实就是为了避免这种极端情况。  

——可以跃迁的恒星炮太过恐怖,那玩意在如今银河系中,就是独一档的无敌武器。  

如果这种极端的情况发生,杨洺有最少三条路可以走。  

第一条路就是跟利维谈判,用暗星的潜力作为赌注,反过来威胁利维,让利维不敢开战,从而彼此达成某种有约束性的协议,全银河系人类文明进入以两大机械文明为核心的冷战年代。  

第二条路,那就是暂时放弃落风同盟的民众,让暗星遁入广阔的无人星域,发育足够充分后,在《法亚的游戏》结束前回返谢尔曼帝国,直接覆灭利维。  

杨洺当然不想走第二条路,那样会让他和艾德旺的努力功亏一篑,谢落之战中牺牲的将士也将失去意义。  

而如果第一条路,不确定性太多。  

法亚人已经给了‘最后通牒’,杨洺也知道,在时间流速正常的现实世界,他很快就要进入高维世界。  

所以,他还有第三条路。  

他可以与婆娑一起出手,直接进入帝星,实际意义上毁掉这台巨大机甲。  

这么做的代价,就是他跟婆娑要亲手屠戮上千万人,这跟指挥战舰进行一场高烈度战争还有所不同,心理压力无比巨大,必然会留下心理阴影。  

第三条路看似代价最小,实际上,是杨洺最不愿意尝试的路径。  

杨洺翻了个身,躺在床上开始整理思路。  

现在有几个问题需要明确。  

利维会醒多久?  

他醒来后,自身有没有直接崩溃的可能?  

自己在帝国内部做的布置,是否要继续推进?还是暂缓,等待利维再次沉睡?  

杨洺此刻也没办法直接跟律进行交流;  

但他知道,如果真的出现紧急情况,律不会自作主张,必然会把他从光明之都拉回去。  

这里的时间流速是现实的一千倍,他就算再睡几个小时,现实中也才过了十几秒。  

先睡一觉再说吧。  

长期处于这种时间流速,对大脑负荷还是蛮大的。  

杨洺打了个哈欠,重新调整了下耳塞的位置,抱着胳膊闭眼睡了过去。  

接下来的几个月时间,杨洺训练、休息、对战、外出巡逻,都有些神不守舍。  

觉醒者的高训基地,有点类似于杨洺印象中地球上的‘研究生’,既要参加学习、训练,又可以做一些工作。  

他所在的这座高训基地,设置在三个特殊城区的交汇点。  

如果发生一次变异事件,就在地图上涂黑一个小点;  

那这三个城区,在地图上看,已经成了连成一片的阴影区,这座高训基地就如一颗钉子,扎在了阴影区正中。  

杨洺刚抵达这里的第三天,就听到了西北方向传来的刺耳警笛;  

不过几分钟后,他就得到了出击命令,与几名学员一同登上了一艘装甲悬浮车,快速朝事件发生区进行支援。  

杨洺当时还以为,这只是一种实弹演练。  

但当他亲眼看到,那个上半身成了结晶体的异变者残杀两名路人,心底莫名泛起了一种震撼,然后毫不犹豫地扑了下去,直接制服了该异变者。  

事后,没有什么赞美和奖励,他们继续回到基地课堂,学习一些战斗的理论知识。  

自那之后,杨洺每隔三五天,就要出一次任务。  

他的小伙伴卡布已经申请了几次,想要跟杨洺同吃同住同行动组,却遭到了教官们的无情拒绝。  

不过,卡布并没有放弃,他还在继续努力说服教官团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