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8 开国之帝尚存(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虫子在这里退了?”  

格力斯用已经开始发麻的双手抓着镭射枪,愣愣地看着空荡荡的船舱。  

就在几分钟前,虫子们突然掉头就走。  

这艘隐藏指挥舰本来已经被虫子攻破,他们来这里紧急支援,勉强挡住了虫子的攻势,保持了这边上千艘战舰的指挥系统通畅,为备用指挥舰抵达该空域争取时间。  

短短十几分钟的接触战,他带来的队员死伤超过百分之六十,防线也一而再再而三的后撤。  

然后…  

虫子突然就走了。  

它们应该是没有感情的才对。  

但格力斯在这些虫子身上,感受到了一种恐惧与慌张。  

“格力斯!格力斯你还好吗!”  

“还没死,”格力斯用沙哑的嗓音回复着。  

他的大脑中不断闪过一幅幅激战的画面,虫子持续几个小时对第二战场的疯狂攻势,让这里产生了大量的死伤,也让格力斯的精神一直紧绷。  

‘不能休息,还要去支援其它地方。’  

格力斯打开外骨骼装甲,打开腰包、取出了激发自身神经活性、提升新陈代谢速率的药丸,抬手就要吞下去。  

他耳机中突然传出了欢呼声:  

“我们胜利了!”  

“虫潮退了!都退了!”  

“大女王被干掉了!大女王死了!”  

格力斯怔了下,看着手中这粒胶囊,长长地松了口气。  

随后,他像是一台生锈了的机器人,动作僵硬地向后挪了两步,靠在圆弧状的舱壁上,慢慢地向下滑落,一直到屁股稳稳地坐在地上。  

“玛德,差点累死。”  

格力斯扭头看了眼船舱中那些残损的尸体。  

那里有虫子的尸体,也有人类士兵的,有他平日在天怒要塞的对头的,也有他队员的。  

耳机中不断传来的欢呼声,让格力斯心情变得没那么堵闷。  

这就是战争。  

战争是要死人的。  

更何况,这是一场人族与虫族之间的对决,是双方进行生存博弈的死战,能活下来固然值得庆幸,牺牲在这里,也好过死在人类和人类的战争。  

格力斯打开入网终端扫了几眼,看到帝星出动、立毙虫王的新闻时,也被震撼了一把。  

又看到白色幽灵依靠生物机甲正面迎战虫王的消息,心底却没什么震撼,仿佛…这是那个家伙的能力范围。  

赢了就好。  

格力斯摸出了自己的电子烟,靠在舱壁上,仰头开始吞云吐雾。  

赢了就好啊。  

帝国日报发布胜利简讯:  

现,对帝国全境伟大皇帝的所有子民宣布,虫潮已被我英勇善战的帝国军队正面击溃。  

在过去的两天时间内,帝国的军人们不畏死战、勇于拼搏,将虫潮拒之于帝国核心地带外围,在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之后,帝国正面击溃巨大母虫体。  

为保护人类生命而牺牲的军人与民众,都是需要我们铭记的英雄。  

请注意,此刻帝国境内依然残存着大批虫群,帝国的舰团正在进行剿灭活动,请大家继续在庇护所内生活两到三日,直到全境虫灾警报解除。  

事实证明,帝国的高度集中制体制,在银河系内并不落后。  

我们在本次虫潮中,承受了超过百分之三十的压力,消灭了最多的虫群,不只挽救了帝国民众的生命,也挽救了无数银河系内人类的生命。  

伟大的帝国皇帝将会以坚定不移的决心,率领他睿智、聪慧、勇敢、无畏的子民,在银河系开辟属于帝国的新时代。  

结束了?  

雷维尔坐在旗舰的座椅上,双眼略微有点直愣。  

舰队已经收到了联合整备的命令,他们将会追着正四散退却的虫子进行清扫。  

他叹了口气,打开了自己常用的‘帝国富哥’聊天群,发了几条消息过去。  

一旁的参谋官背着手走了过来,笑道:“恭喜您,伯爵大人,您在这次的战斗中表现十分出众,后续定然能得到帝国军部的嘉奖。”  

“是吗?我做什么了吗?”  

雷维尔苦笑了声,看着舷窗外的天空,轻轻叹了口气:  

“强大的帝卫系统,真让我长见识了…我的偶像还是那么猛,追着六阶虫子乱砍,伪女王都不是他对手,现在最火的视频你看了吗?”  

参谋官问:“是帝星机甲出场那段吗?”  

“那段播放量还不太行,而且已经开始主动降热度了,帝国好像不喜欢让人讨论帝星和利维舰团。”  

雷维尔眯眼笑着:  

“是我偶像变身那段,突然就变成超级生物机甲正面硬撼大女王,这也太吓人了。”  

参谋官笑道:“根据我们得到的讯息,并不是幽灵大人变成了生物机甲,而是幽灵大人亲手征服的女武神婆娑,在那一刻化身成了机甲,而现在,婆娑似乎是牺牲了,不过大概率是能通过古神生命体那神奇的重生能力,再次活过来的。”  

“重生,”雷维尔感慨道,“这能力还真是诱人。”  

“虽然诱人,却也很危险。”  

参谋官沉吟几声:  

“根据帝国军部内流传的消息,古神改造实验不是我们能掌握的技术,幽灵大人与女武神,都是高维文明在帝国境内播撒的火种。  

“他们就是为了对抗高维虫群而存在的高维战士,不过现在还是‘幼年版’。  

“所以,就算有人对重生和永生这种关键词很敏感,也不敢作出针对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