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 这不是巧了嘛(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这还真是,越担心什么就越来什么。  

第一个紧急情况与杨洛本身有关。  

谢尔曼帝国特殊部队发生了泄密事件,一则情报直接甩到了黑市情报交易网络,已被各国情报部门知悉。  

这份情报提及了‘基格罗夫’、‘武神计划’、女武神’、古神基因与人类基因融合改造实验’'人造古神’。  

其中不知道是谁做的推测,在情报中还提了一句:  

现在有充分的理由怀疑,谢尔曼帝国已经用能够稳定人形形态的古神生命体女武神之基因,进行了强化战士改造实验。  

这让杨洛和律惊出了一身冷汗。  

当然,律没有冷汗,最多也就是漏一点主脑的液态金属冷却剂。  

对这事,杨洛只能远远观望。  

他又能怎么办呢?  

谢尔曼帝国内部管理出了大问题,吸纳了基哥剩余研究团队的特殊部队,搞出了这么大的纰漏,他又不可能去谢尔曼帝国特殊部队里面抓纪律建设。  

第二个紧急情况则是关乎落风帝国的安危。  

根据律截获的情报,新联邦中情局启动了一项名为‘灰色飞蛾’的行动计划,参与行动人员未知、具体任务内容未知。  

唯一能确定的是,有十几名中情局干员,正开着隐蔽性良好的新联邦探测船,在对落风帝国境内的无人星实行简单勘测。  

如果杨洛没去新联邦逛这一圈,只会觉得,这是新联邦又在搞什么颠覆落风皇室的行动。  

现在,杨却是知晓的。  

这些垃圾联邦佬,很快就要在落风境内埋虫子了!  

根据律的推断,他们在落风境内埋好虫子后,不会等待太久,就会催动虫子孵化,以验证他们的战术到底能取得什么样的效果。  

因为赫拉不想参与科研之外的事,杨洛匆匆回返飞南号,用视频连通达比奇,开始紧急商措应对手段。  

达比奇是从暗星中走出来的机械思维体,知晓杨洛的最高机密,自然可以参与这件事的讨论。  

与它相比,古顿马哈此刻尚未走进杨洛的核心机密圈。  

律与026各自坐在‘掉了头’的履带机器人承压板上,达比奇的投影出现在她们对面。  

此刻,以原本容貌、直接连线到飞南号上的达比奇,正缓声说着:  

“现在的难点就是,落风虽然只有十一颗行政星、五颗主行政星,但落风所涉及的空域太大,几乎到处都是无人星球。”  

“依照我们当前的力量,除非是瞎猫碰上死耗子,不然很难捕获对方投送虫子的运输船。”  

“全域防御系统成本巨大,且部署时间会很长,现在考虑并不现实。”  

杨洛靠在椅背上,大脑在不断思索。  

在个人战斗力这块,他现在还算有点自信。  

可要说落风帝国的国力这就有些一言难尽了。  

“联邦佬亡我之心不死啊。”  

杨洛抬手揉搓着额头:“律,有没有可能多搞点情报。”  

律在旁解释:  

“老板,我只是偶然捕捉到一部分机密情报,这也是基于此前新联邦特工对落风帝国反复渗透时,我标记了一些特工目标。”  

/随着新联邦特工的不断调动,我对他们的监控能力在逐渐下降,当他们离开落风帝国附近这些小国,监控他们附近的网络也会变得十分困难。  

“根据我推测,虫卵的投送计划,应该是中情局极少部分高级特工在执行,而且很多人都会被清洗记忆。”  

“这是事关新联邦国运的长久谋划。”  

026小声问:“如果发动落风民用的舰船,一起去监控各星域呢?”  

“那样会暴露我们的存在,落风现在不应该知道有‘人养虫子’这种东西存在,”律提醒道,“我们能在面对新联邦特工时一直保持优势,就是因为我们在暗处,他们相对在明处且比较傲慢。”  

达比奇道:“老板,或许我们可以做个简化的全域防御系统。”  

杨洛顿时来了兴趣:“简化的防御系统?怎么说?”  

“根据女神大人赐予的资料,我们其实可以作出几个简单的推测。”  

达比奇说的很缓慢,眼底带着几分思索。  

“首先,假设对方是一艘运输船运输女王母虫和部分虫卵,这艘运输船必然不可能有任何新联邦的痕迹。”  

“其次,虫族以辐射为食,想要保证它们的正常发育,要么是靠近行星星核,进入岩石行星或者气态行星的内部,要么是靠近恒星。”  

“气态行星内部的环境太过恶劣,一阶的虫子同样很难存活,要钻入岩石行星内部,必须携带类似行星改造系统的大型机械。”  

“如果是靠近恒星,比如在恒星外围第一颗行星地表布置浅层基地,是成本最低、也最容易实现的方法。”  

杨洛道:“你的意思是,先筛选行星,再进行简单布控?”  

“是的,父。”  

达比奇立刻说着:  

对方既然是要发难,必然是选择能威胁到落风行政星的无人星球,我们可以将各行政星所在恒星系作为重点布控区域,离着较近的恒星系作为普通布控区域。  

“全域防御系统既然比较麻烦,那我们就用简单的感应器和探测装置来进行监控。”  

律提醒道:“想要监控一颗行星,最少需要五颗监控卫星,粗略估算下,我们需要最少六百颗监控卫星。而且,对方如果发现这些卫星,必然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