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三年横扫草原,二十年横扫世界(求(2/3)
才得以普及。
由此可见,膛线才是真正难搞的高科技。
这也是钱贵妃等人用了这么多年才研发出来李存想要的燧发枪的原因之一。
而这,还是因为有李存给钱贵妃等皇家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提供研发思路和车床等先进的工业工具,否则真不知道他们得用多少年才能研发出来让李存满意的燧发枪。
李存和钱贵妃来到枪械所,一个身穿七品官服的三旬多些的男子,早已在此恭候多时了。
这个男子,就是当年李存寻找火药的原材料时,遇到的那个研发枪械的天才——商人李大明的族弟李想。
李想早在十几年前就已经造出来了可以射出数十步远的“火枪”,因而被李存找来帮自己研发火枪。
后来,李存怕火药炸伤自己的大宝贝钱贵妃,所以,下严令,在火枪的试验方面,全都由李想主持。
当然,李存也对得起李想,在李想造出来火绳枪了之后,李存就给李想赐了官身,这些年一步一步升到了现在正七品的员外郎。
见李存来了,李想连忙上前恭恭敬敬地拜道:“臣李想拜见陛下!”
从李想对李存的态度上,就不难看出,李想对李存真是由衷的敬服。
不过这也正常,原本大字都不识一个又不能武的李想,就因为喜欢玩火药,喜欢研究东西,就成了真真正正的工部高官。
要知道,这个时代,上下等级森严,虽然也有科举选仕什么的,但穷人哪有机会读书,有人说当兵,靠拼命去出头,那也得有军门世家拦着挡着。
因此,仅靠着兴趣爱好就当上了正七品高官,改变了他自己和他家人命运的李想,真跟捡到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差不多,李想当然要感谢带给他一切的李存。
再者,李存虽然不自己搞研发,但李存往往给这些研发人员的思路和方向,能让他们少走无数弯路,这谁能不敬服李存?
李存有些迫不及待地对李想说:“快跟朕说一说此枪的性能如何?”
李想立即如数家珍一般说道:“此枪有效射程可达三百二十步,我等曾取一百名训练十日的火枪手试验,在三百步以外可十中二三,二百步可十中三四,一百步可十中五六,五十步可十中七八,二十五步十中八九,十步内全中……”
李想又跟李存汇报了不少他们研发出来的燧发枪的数据。
像训练十日的将士,一分钟可以射三到四枪——主要是填弹太浪费时间了。
还有燧发枪在两百五十步内可以破皮甲、一百五十步以内可以破锁子甲,一百步以内可以破板甲。
这个数据跟优秀的弓手相比,其实并不占什么优势。
如果单从射速上来看,这燧发枪还不如弓箭的射速。
不过,一个好的弓手,可能需要几年甚至是十几年才能培养出来。
而一个枪手,也就需要训练几天时间,就可以拿着枪去上战场。
另外,射速不行,还可以在战术上弥补。
比如,李存可以让装备有燧发枪的将士排成两排,甚至是排成三排,然后第一排完成齐射后,再由第二排进行齐射,之后再由第三排进行齐射,而射击完的将士,就退到后面开始装填弹药,三排将士轮流发射,这样一来,射速肯定不会在弓箭之下。
如果拥有上亿人口的大乾王朝能够大量装备上这种燧发枪,李存有信心,三年横扫草原,二十年横扫世界。
很快,李存就看到了钱贵妃、李想等人研发出来的燧发枪。
此枪一共有三种类型。
第一种是步兵型,枪托长五十厘米,枪管长八十五厘米,并配有李存特意交代的一把一尺长的刺刀。
第二种是短枪管步枪型,枪托长三十五厘米,枪管长七十厘米,也配有一尺长的刺刀。
第三种是骑兵枪型,枪托长三十五厘米,枪管长五十厘米,没有配刺刀。
李存让自己的亲卫头领赵铁头(赵憨儿的次子)、吴拱(吴玠的长子。还有一说,吴拱本是吴玠之父吴扆与婢女所生的庶子,因吴扆惧怕妻子吴玠、吴璘的母亲刘氏,于是让吴玠养吴拱为子。)、翟琮(翟兴之子)、翟亮(翟进之子)、韩亮(韩世忠长子)等来测试这三种燧发枪的威力。
李想亲自给赵铁头等人讲述燧发枪的使用方法。
在李想的讲述下,射击步骤大约有倒药、装药、压火、装弹、射击等步骤……
赵铁头等人按照李想的指导,从他们刚背上的弹药袋里取出纸壳弹,用嘴咬开,把一部分颗粒状黑火药倒在底火盘上,然后把剩下的火药和弹丸一起倒进枪管,之后用一个推弹杆把弹丸推到位。
别看这种装弹方式也挺繁琐的,但这跟历史上相比其实已经是巨大的进步了。
要知道,历史上,早期的火枪,所使用的火药,根本就没固定的量,火药放得多与少,全凭火枪手的经验。
这就导致,历史上,早期的火枪极为容易炸膛,然后炸伤、甚至炸死火枪手,有时候连火枪手的同伙都会受到连累。
而这种由李存提出来的纸弹壳,其中的火药配比是最科学的固定量,可以有效的避免炸膛。
甚至就连那个弹药袋都是李存提出来的。
每个弹药袋中背着装有纸弹壳也就是纸筒定装火药五十三个——这个数字是李存根据历史上的戚家军的装备规定的,别问李存为什么是五十三个,李存也不知道原因,他只知道,戚家军严格遵守这个数字,肯定有其原因。
“砰!”
“砰!”
“砰!”
“……”
赵铁头等人一通射击过后,李存将他们叫过来,问
由此可见,膛线才是真正难搞的高科技。
这也是钱贵妃等人用了这么多年才研发出来李存想要的燧发枪的原因之一。
而这,还是因为有李存给钱贵妃等皇家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提供研发思路和车床等先进的工业工具,否则真不知道他们得用多少年才能研发出来让李存满意的燧发枪。
李存和钱贵妃来到枪械所,一个身穿七品官服的三旬多些的男子,早已在此恭候多时了。
这个男子,就是当年李存寻找火药的原材料时,遇到的那个研发枪械的天才——商人李大明的族弟李想。
李想早在十几年前就已经造出来了可以射出数十步远的“火枪”,因而被李存找来帮自己研发火枪。
后来,李存怕火药炸伤自己的大宝贝钱贵妃,所以,下严令,在火枪的试验方面,全都由李想主持。
当然,李存也对得起李想,在李想造出来火绳枪了之后,李存就给李想赐了官身,这些年一步一步升到了现在正七品的员外郎。
见李存来了,李想连忙上前恭恭敬敬地拜道:“臣李想拜见陛下!”
从李想对李存的态度上,就不难看出,李想对李存真是由衷的敬服。
不过这也正常,原本大字都不识一个又不能武的李想,就因为喜欢玩火药,喜欢研究东西,就成了真真正正的工部高官。
要知道,这个时代,上下等级森严,虽然也有科举选仕什么的,但穷人哪有机会读书,有人说当兵,靠拼命去出头,那也得有军门世家拦着挡着。
因此,仅靠着兴趣爱好就当上了正七品高官,改变了他自己和他家人命运的李想,真跟捡到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差不多,李想当然要感谢带给他一切的李存。
再者,李存虽然不自己搞研发,但李存往往给这些研发人员的思路和方向,能让他们少走无数弯路,这谁能不敬服李存?
李存有些迫不及待地对李想说:“快跟朕说一说此枪的性能如何?”
李想立即如数家珍一般说道:“此枪有效射程可达三百二十步,我等曾取一百名训练十日的火枪手试验,在三百步以外可十中二三,二百步可十中三四,一百步可十中五六,五十步可十中七八,二十五步十中八九,十步内全中……”
李想又跟李存汇报了不少他们研发出来的燧发枪的数据。
像训练十日的将士,一分钟可以射三到四枪——主要是填弹太浪费时间了。
还有燧发枪在两百五十步内可以破皮甲、一百五十步以内可以破锁子甲,一百步以内可以破板甲。
这个数据跟优秀的弓手相比,其实并不占什么优势。
如果单从射速上来看,这燧发枪还不如弓箭的射速。
不过,一个好的弓手,可能需要几年甚至是十几年才能培养出来。
而一个枪手,也就需要训练几天时间,就可以拿着枪去上战场。
另外,射速不行,还可以在战术上弥补。
比如,李存可以让装备有燧发枪的将士排成两排,甚至是排成三排,然后第一排完成齐射后,再由第二排进行齐射,之后再由第三排进行齐射,而射击完的将士,就退到后面开始装填弹药,三排将士轮流发射,这样一来,射速肯定不会在弓箭之下。
如果拥有上亿人口的大乾王朝能够大量装备上这种燧发枪,李存有信心,三年横扫草原,二十年横扫世界。
很快,李存就看到了钱贵妃、李想等人研发出来的燧发枪。
此枪一共有三种类型。
第一种是步兵型,枪托长五十厘米,枪管长八十五厘米,并配有李存特意交代的一把一尺长的刺刀。
第二种是短枪管步枪型,枪托长三十五厘米,枪管长七十厘米,也配有一尺长的刺刀。
第三种是骑兵枪型,枪托长三十五厘米,枪管长五十厘米,没有配刺刀。
李存让自己的亲卫头领赵铁头(赵憨儿的次子)、吴拱(吴玠的长子。还有一说,吴拱本是吴玠之父吴扆与婢女所生的庶子,因吴扆惧怕妻子吴玠、吴璘的母亲刘氏,于是让吴玠养吴拱为子。)、翟琮(翟兴之子)、翟亮(翟进之子)、韩亮(韩世忠长子)等来测试这三种燧发枪的威力。
李想亲自给赵铁头等人讲述燧发枪的使用方法。
在李想的讲述下,射击步骤大约有倒药、装药、压火、装弹、射击等步骤……
赵铁头等人按照李想的指导,从他们刚背上的弹药袋里取出纸壳弹,用嘴咬开,把一部分颗粒状黑火药倒在底火盘上,然后把剩下的火药和弹丸一起倒进枪管,之后用一个推弹杆把弹丸推到位。
别看这种装弹方式也挺繁琐的,但这跟历史上相比其实已经是巨大的进步了。
要知道,历史上,早期的火枪,所使用的火药,根本就没固定的量,火药放得多与少,全凭火枪手的经验。
这就导致,历史上,早期的火枪极为容易炸膛,然后炸伤、甚至炸死火枪手,有时候连火枪手的同伙都会受到连累。
而这种由李存提出来的纸弹壳,其中的火药配比是最科学的固定量,可以有效的避免炸膛。
甚至就连那个弹药袋都是李存提出来的。
每个弹药袋中背着装有纸弹壳也就是纸筒定装火药五十三个——这个数字是李存根据历史上的戚家军的装备规定的,别问李存为什么是五十三个,李存也不知道原因,他只知道,戚家军严格遵守这个数字,肯定有其原因。
“砰!”
“砰!”
“砰!”
“……”
赵铁头等人一通射击过后,李存将他们叫过来,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