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将靖康耻还给金人(求月(1/3)
…
一战定中原?
定没定?
定了。
可问题是,这跟李存之前所想象的,也太过大相径庭了。
李存之前所计划的是,一战将宋军全都击溃,生擒活捉或者是诛杀赵构,然后剿抚兼用,将赵宋王朝的溃兵以及盘踞在中原地区的寇匪和义军全都给平定了,彻底收复中原地区,然后集中兵力去收复易守难攻的川陕地区。
可李存万万没想到,自己只大败了范致虚和宗泽,还没正式跟赵构交手,赵构就完成了赵跑跑的蜕变,直接就带着他的天下兵马大元帅府开溜,一丁点都没有犹豫,大大出乎自己的意料。
说真的。
虽说李存的信息传递网是这个时代最快的,但密探再多、飞奴的飞行速度再快,也没有说跑就跑的赵构跑得快。
等李存得知赵构已经绕道河北向怀州进发的消息,赵构差不多都已经跑到了新乡一带。
老实说,这时候李存要是不顾一切的去追杀赵构,其实还是有机会将赵构给截下来的。
翁彦国对其部的真正实力还算有一定的认知,因此其部之前一直驻扎在颍州附近观望,一直没敢向京畿地区靠近。
可赵子崧却坚持认为,“周之宗盟,异姓为后”,即周朝时宗盟,除了同姓外还有异姓,但异姓要列在同姓之后,因此反对翁彦国担任盟主,言外之意是由他来当这个盟主。
因此,南宋小朝廷建立了之后,翁彦国深得赵构的器重,是赵构的心腹之臣。
——老实说,从实力上来看,翁彦国甩赵子崧好几条街,他要当这个盟主,也无可厚非。
然而——
翁彦国此人,在历史上的风评实在不怎么样,他还把李纲拉下了水,卷入了一件贪污大案当中,难以脱身,甚至可以说,他是南宋小朝廷失去中原地区的罪魁祸首之一。
在这种情况下,李存要是派大军去追杀赵构,说不准就会被近在咫尺的翁彦国、赵子崧、何志同等部宋军给偷了老家,毕竟他们这里可是拥有几十万大军。
等到李存攻破东京汴梁城废掉赵宋王朝时,赵子崧已经聚集起来了两三万勤王之师。
因为这段历史,李存对翁彦国的印象很不好。
李存得知了此事之后,派李纲的亲弟弟李维前去招降。
不过,对李存来说,这些全都是小事,因为只等他彻底平定了中原地区的叛乱了之后,肯定会去收复川陕地区,到那时,不论是赵子崧等人,还是赵构他们那些人,一个也别想跑。
接着,赵构给赵子崧等人写了一封信,表示他要率领所有宋军跟李存决一死战,还说范致虚率领二十万西军已经到了,范讷、赵野、王襄他们那几十万大军也愿意服从他的指挥,只要赵子崧他们愿意策应,急速率领所统人马,前来京城下会合,听候他的统一指挥,他们就能打退乾军,收复东京汴梁城,奉迎二圣。
历史上。
李存考虑到,现在需要快速平定中原地区的战乱,然后好去灭掉赵构等赵宋王朝的残余势力,彻底完成大一统,实在是没必要因小失大,才再次派遣李维去招降翁彦国。
靖康之耻发生后,金人退回燕云地区,金军全面从黄河以南撤走,张邦昌又将皇位还给了赵氏,再加上赵宋王朝当时还有上百万大军。
再来说赵子崧、翁彦国、何志同等部宋军。
战后一统计,此战连被杨再兴部和姚兴部杀死的宋军将士,再加上他们自己踩踏而伤亡的宋军将士,超过了八万。
收到赵桓的勤王诏书了之后,赵子崧在第一时间向京畿地区进发。
关键,通过这一战,翁彦国也意识到了,赵宋王朝真的完了。
而杨再兴和姚兴现在各有一万骑兵,实力比牛皋当时强多了。
可赵构没想到的是,翁彦国走马上任了之后,趁天高皇帝远,伙同转运判官吴昉,以为赵构修缮城墙和江宁行宫为由,大肆横征暴敛,贪污受贿,侵吞民财。
李纲这么处置此事,让赵构对他的意见非常大。
翁彦国觉得赵子崧的这个主意不错,欣然同意,但坚持自己当这个盟主。
面对杨再兴部和姚兴部杀气腾腾的攻击,所有宋军将士,都选择抛弃辎重四散狂奔,在这个过程当中,踩死踩伤者无数,顷刻之间土崩瓦解。
不过也正是因为实力最强大的翁彦国部最先撤了,这二十多万宋军才变得更加不堪一击。
这段时间,赵构的天下兵马大元帅府声势搞得不小,不比任何一方勤王之师弱,关键,赵构是亲王手上又有赵桓下达的统制天下兵马的圣旨,有实力、有尊位、有大义。
后来,由于驻地相近,赵子崧便找上了翁彦国,提议,他们两个,筑坛杀牲,歃血同盟。
所以,翁彦国和赵子崧最后选择听从何志同的建议,三人联名上书天下兵马大元帅府,表示愿意听其调遣。
可问题是,赵构是不打了,可之前接到赵构的命令,准备跟乾军决战的赵子崧、翁彦国以及徽奠阁学士京西北路安抚使何志同等部,还聚集着二十几万大军虎视眈眈着京畿地区。
再加上主和派的汪伯彦、黄潜善等人一直在一旁劝赵构换掉李纲。
这正是赵子崧所期待的,所以他赶紧以盟主的身份召集翁彦国、何志同、荣嶷等人开会商议。
李存亲自下达圣旨,公开声明:只要这些溃兵、土匪、义军投降,以前所有一切皆既往不咎,还给他们加官进爵……
翁彦国也不知是因为事发羞愧难当,还是因为害怕被赵构他们追究,亦或是其它什么原因,反正,这件事出了没多久,他
一战定中原?
定没定?
定了。
可问题是,这跟李存之前所想象的,也太过大相径庭了。
李存之前所计划的是,一战将宋军全都击溃,生擒活捉或者是诛杀赵构,然后剿抚兼用,将赵宋王朝的溃兵以及盘踞在中原地区的寇匪和义军全都给平定了,彻底收复中原地区,然后集中兵力去收复易守难攻的川陕地区。
可李存万万没想到,自己只大败了范致虚和宗泽,还没正式跟赵构交手,赵构就完成了赵跑跑的蜕变,直接就带着他的天下兵马大元帅府开溜,一丁点都没有犹豫,大大出乎自己的意料。
说真的。
虽说李存的信息传递网是这个时代最快的,但密探再多、飞奴的飞行速度再快,也没有说跑就跑的赵构跑得快。
等李存得知赵构已经绕道河北向怀州进发的消息,赵构差不多都已经跑到了新乡一带。
老实说,这时候李存要是不顾一切的去追杀赵构,其实还是有机会将赵构给截下来的。
翁彦国对其部的真正实力还算有一定的认知,因此其部之前一直驻扎在颍州附近观望,一直没敢向京畿地区靠近。
可赵子崧却坚持认为,“周之宗盟,异姓为后”,即周朝时宗盟,除了同姓外还有异姓,但异姓要列在同姓之后,因此反对翁彦国担任盟主,言外之意是由他来当这个盟主。
因此,南宋小朝廷建立了之后,翁彦国深得赵构的器重,是赵构的心腹之臣。
——老实说,从实力上来看,翁彦国甩赵子崧好几条街,他要当这个盟主,也无可厚非。
然而——
翁彦国此人,在历史上的风评实在不怎么样,他还把李纲拉下了水,卷入了一件贪污大案当中,难以脱身,甚至可以说,他是南宋小朝廷失去中原地区的罪魁祸首之一。
在这种情况下,李存要是派大军去追杀赵构,说不准就会被近在咫尺的翁彦国、赵子崧、何志同等部宋军给偷了老家,毕竟他们这里可是拥有几十万大军。
等到李存攻破东京汴梁城废掉赵宋王朝时,赵子崧已经聚集起来了两三万勤王之师。
因为这段历史,李存对翁彦国的印象很不好。
李存得知了此事之后,派李纲的亲弟弟李维前去招降。
不过,对李存来说,这些全都是小事,因为只等他彻底平定了中原地区的叛乱了之后,肯定会去收复川陕地区,到那时,不论是赵子崧等人,还是赵构他们那些人,一个也别想跑。
接着,赵构给赵子崧等人写了一封信,表示他要率领所有宋军跟李存决一死战,还说范致虚率领二十万西军已经到了,范讷、赵野、王襄他们那几十万大军也愿意服从他的指挥,只要赵子崧他们愿意策应,急速率领所统人马,前来京城下会合,听候他的统一指挥,他们就能打退乾军,收复东京汴梁城,奉迎二圣。
历史上。
李存考虑到,现在需要快速平定中原地区的战乱,然后好去灭掉赵构等赵宋王朝的残余势力,彻底完成大一统,实在是没必要因小失大,才再次派遣李维去招降翁彦国。
靖康之耻发生后,金人退回燕云地区,金军全面从黄河以南撤走,张邦昌又将皇位还给了赵氏,再加上赵宋王朝当时还有上百万大军。
再来说赵子崧、翁彦国、何志同等部宋军。
战后一统计,此战连被杨再兴部和姚兴部杀死的宋军将士,再加上他们自己踩踏而伤亡的宋军将士,超过了八万。
收到赵桓的勤王诏书了之后,赵子崧在第一时间向京畿地区进发。
关键,通过这一战,翁彦国也意识到了,赵宋王朝真的完了。
而杨再兴和姚兴现在各有一万骑兵,实力比牛皋当时强多了。
可赵构没想到的是,翁彦国走马上任了之后,趁天高皇帝远,伙同转运判官吴昉,以为赵构修缮城墙和江宁行宫为由,大肆横征暴敛,贪污受贿,侵吞民财。
李纲这么处置此事,让赵构对他的意见非常大。
翁彦国觉得赵子崧的这个主意不错,欣然同意,但坚持自己当这个盟主。
面对杨再兴部和姚兴部杀气腾腾的攻击,所有宋军将士,都选择抛弃辎重四散狂奔,在这个过程当中,踩死踩伤者无数,顷刻之间土崩瓦解。
不过也正是因为实力最强大的翁彦国部最先撤了,这二十多万宋军才变得更加不堪一击。
这段时间,赵构的天下兵马大元帅府声势搞得不小,不比任何一方勤王之师弱,关键,赵构是亲王手上又有赵桓下达的统制天下兵马的圣旨,有实力、有尊位、有大义。
后来,由于驻地相近,赵子崧便找上了翁彦国,提议,他们两个,筑坛杀牲,歃血同盟。
所以,翁彦国和赵子崧最后选择听从何志同的建议,三人联名上书天下兵马大元帅府,表示愿意听其调遣。
可问题是,赵构是不打了,可之前接到赵构的命令,准备跟乾军决战的赵子崧、翁彦国以及徽奠阁学士京西北路安抚使何志同等部,还聚集着二十几万大军虎视眈眈着京畿地区。
再加上主和派的汪伯彦、黄潜善等人一直在一旁劝赵构换掉李纲。
这正是赵子崧所期待的,所以他赶紧以盟主的身份召集翁彦国、何志同、荣嶷等人开会商议。
李存亲自下达圣旨,公开声明:只要这些溃兵、土匪、义军投降,以前所有一切皆既往不咎,还给他们加官进爵……
翁彦国也不知是因为事发羞愧难当,还是因为害怕被赵构他们追究,亦或是其它什么原因,反正,这件事出了没多久,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