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李存:盘丝洞,朕来了(求月(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就在李存入主东京汴梁城的同时,跟赵构分道扬镳的宗泽,已经在开德府这里站住了脚。

开德府也叫澶州。

想当初,辽国萧太后与辽圣宗,亲率大军南下深入宋境。

赵宋王朝这边,有的大臣主张避敌南逃,当时的皇帝宋真宗赵恒也想南逃,因宰相寇准的力劝,才至澶州督战。

后来,宋军坚守辽军背后的城镇,又在澶州城下以八牛弩射杀辽将萧挞凛。

双方因此签订了澶渊之盟,奠定了宋辽两国边疆的百年和平。

宗泽为了来到开德府,一路走、一路打,连着与乾军的小股游骑血战了一十三仗。

由于开德方向目前并不是乾军布防的重点——这里只有一些以都甚至是以什为单位的游骑兵。

这使得宗泽每战皆捷。

而到了赵佶、赵桓这一时期,这宦官数量已经达到了四千人。

此前,宗泽应赵构的要求,也为了更好的招兵买马,一直宣扬赵构就在他的军中,他这里就是兵马大元帅府。

这使得京畿地区目前成为一个无懈可击又极具攻击力的军事堡垒,除非真像汪伯彦所预想的那样,赵构能将赵宋王朝的所有军队聚集起来,否则根本就无法与之抗衡。

李存又看向张叔夜:“你文武双全,戍边建功,治理地方,剿灭宋江,实乃大才。更为难得,在赵宋大难临头之际,范讷、赵野、王襄之辈皆选择拥兵自保,而你却选择亲率大军奋勇勤王。入城后,你屡向赵桓进献良策,然赵桓皆未采纳。故而,非你无能,实乃赵桓非良主。你若选择为朕效力,朕必重用于你,使你才尽其用,名垂青史。”

张澂说:“敢问宗副元帅,康王可在?陛下有圣旨,亟召康王回京。”

关注东京汴梁城全面恢复正常的商业买卖。

也正是因为大乾王朝迁都了,吕将和张世率领大量的大乾王朝的官员北上。

张澂见此,只好与乾军将士一同撤离。

继续搜寻赵宋王朝的皇室成员和宗室成员。

别的不说,单单是接见、安抚和安置这些赵宋王朝的旧臣,就用了李存三天时间。

这也是张澂他们最后跑到开德府这里找赵构的原因。

这段时间,乾军之所以没有过来找赵构的大元帅府麻烦,主要是因为乾军正在南北夹击翁彦国所部、汪师中所部、许份所部、郭奉世所部等宋军的主力,李存准备彻底收复京东东路和京东西路,打通中原地区和南方地区,使得李存在中原地区的地盘和在南边的地盘先连接在一起。

赵宋王朝建国之初,赵匡胤规定宦官人数不得超过五十人。

李存早已经不是当初刚打天下时那样手上连个文人都没有的义军领袖了。

可话又说回来,李存手上就是拥有再多的人才,很多事情也必须得李存亲自来处理。

入主东京汴梁城了之后,李存忙了起来。

李存又看向黄经臣:“赵宋有四千宦官,能以死报国者,独你黄经臣一人,难得,难得。”

就像李存所说得这样,在东京汴梁城最危急之时,张叔夜不顾一切的前来勤王救驾,又愿意舍生忘死的护卫赵桓出逃,可张叔夜的好意全都被赵桓给拒绝和浪费了,而张叔夜给赵桓提得一些好的建议,也全都没有被赵桓采纳,这使得张叔夜空留悲壮,一事无成。

宗泽问:“陛下亟召大元帅回京作甚?”

这宦官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三千五百多年,肯定有其存在的意义。

到了赵光义时期,有所增加,规定宦官定员为一百八十人。

张澂在城下说出他来这里的原因,让守城士兵立即前去请赵构出来迎接圣旨。

而在东平府的这段时间,赵构的大元帅府其实也没有闲着,他们经过多方侦察,现在差不多已经基本摸清了乾军的扎寨情况。

处理赵宋王朝的豪绅达官贵胄。

共计,截至到目前为止,兵马大元帅府全部总兵力总共有八万一千五百人,包括马军在内,号称一十六万七千人马。

经过进一步的整军和统计:

兵马大元帅府五军驻扎于东平府:先锋辛彦宗统五千人,前军都超统二千五百人,左军张琼统二千五百人,中军张俊统二千人、赵俊统二千五百人,右军苗傅统二千五百人,后军范实统二千五百人。以上共一万九千五百人,包括马军在内,号称总兵四万人马,以杨惟忠为都统制。

全面打击不法之徒。

所以,在赵桓被废掉的这天,赵构给兵马大元帅的幕府下令,令他们对部署在曹州、濮州一带的人马,再进行一番整饬,命令各部列寨相望,审势进发。

此时,赵构早已经到达东平府了。

筛选东京汴梁城中的匠人,给于重点照顾和优先安置。

查抄被赵宋王朝的豪绅达官贵胄霸占的土地。

现在,李存手下绝对可以说是人才济济。

如果黄经臣,也包括唐恪、张叔夜,以及其他的赵宋王朝的旧臣,不愿意为李存效力,现在根本不缺人才的李存,肯定不会勉强他们。

加上,李存手上还有大量的原辽国的官员。

驻扎濮州的人马:闾邱升统三千人,姚鹏统二千人,孙振统二千人,总计七千人,包括马军在内,号称一万四千人马,由宗泽统一指挥。

不然,赵构也好,宗泽也罢,肯定没有现在的好日子过。

唐恪听言,古井无波的脸上,不禁有了点变化。

驻扎单州人马:王澈统二千人,董谊统二千人,赵某统二千人。总计六千人,包括马军在内,对外号称一万二千人马,由黄潜善统一指挥。

可李存始终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