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处境艰难的朱皇后(求月(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件件都让赵宋皇室和宗室恨透了赵桓这个无情无义关键又毫无能力的皇帝。

不过,郑氏却可以将这股仇恨转移到跟赵桓夫唱妇随的朱琏身上。

赵桓不好女色,还讨厌铺张浪费,这使得赵桓的后宫中人数非常少。

虽然不担心李存会对她做什么,但这并不意味着,郑氏就高枕无忧了。

郑氏笑道:“此事你去问媚娘,我哪里知晓。”

原本——

而除了自己安享晚年以外,郑氏还得为她的家族郑家考虑。

见郑氏兴致不高,也不愿意面对这一沉重话题的朱琏,随即转移话题道:“太后,现我宫中之人只得寝殿十二间,不够居住的,我对延福宫不熟,不知哪里还有空着的寝殿,可让我安置宫人?”

朱琏前脚刚走出郑氏的寝宫,后脚王贵妃、乔贵妃、韦贤妃等几十个赵佶的妃嫔,嘉德帝姬赵玉盘、安德帝姬赵金罗、洵德帝姬赵富金等几十个赵宋王朝的帝姬、宗姬,肃王妃任氏、景王妃田氏、济王妃曹氏、康王妃邢秉懿等二十多个赵宋王朝的王妃,从里间走了出来……

在她们看来,先不说因为赵桓太过愚蠢,将赵宋王朝搞灭亡了,让她们全都成为阶下之囚。

小刘贵妃死后,赵佶非常悲伤,吹嘘她是天仙下凡,忧国忧民,追封为明节皇后。

——皇帝从赵佶换成了赵桓,赵桓又不择手段将赵佶的所有政治势力都给铲除了,郑氏就是再不甘心,又能怎么样?她难道还能真的上朝去亲自跟赵桓争吗?

所以,如果赵桓真能一直压制着赵佶,一直牢牢的掌控赵宋王朝,郑氏就是有再多的想法,也只能是委曲求全。

郑氏听言,淡淡的说:“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

这种情况下,朱琏要想在这个从组的后宫中干点什么事,没有郑氏的支持,肯定是做不成的。

这种情况下,郑氏纵然再有手段,再擅长揣摩男人的心思,又能怎么样?

更何况,郑氏会揣摩得是赵佶这样风流的男人的心,而不是赵桓这种根本不好女色的男人的心。

而郑氏从来都没有因此骄傲自满,反而愈发地端庄恭敬,她拒绝新造皇后冠服,用贵妃冠服改制即可,还罢了部分仪仗,又积极抑制外戚干政揽权。

退一步说,李存真对郑氏做什么,郑氏也无所谓,甚至郑氏会觉得占了便宜的那个人是她也不一定。

一方面,在王皇后死后,郑氏收养了太子赵桓和他的嫡亲妹妹荣德帝姬赵金奴,对他们兄妹照顾有加;

另一方面,郑氏还一直跟赵楷、赵枢他们的母亲王贵妃以及其他有希望当上储君的王子的母亲保持着非常良好的姐妹关系。

可朱琏又不好跟郑氏撕破脸,平白惹上一个不孝的名声,所以她只能应道:“那我回头再去找郑昭媛商议一二。”

郑氏都算计到了这种程度,并且成功的实施了,怎么看,她自己的下半生和郑家都应该稳了。

其实——

郑氏心想,赵宋王朝还有上百万大军、充足的战略纵深时,赵桓都能让李存把赵宋王朝给灭了、把他们赵宋王朝的所有皇室和宗室给捉了,现在赵宋王朝都已经输到了不能再输的程度,就赵桓那种废物蠢货白痴,怎么可能扭转乾坤?

你以为这就完了吗?

——她完美的继承了宋宫“乐进淑女”的传统,鼓励赵佶多收女人,也愿意照顾那些怀了赵佶孩子的宫人。

大刘贵妃去世,郑氏主动上书收养大刘贵妃,还很大度的支持赵佶追封大刘贵妃为明达皇后,既让赵佶感激她的善解人意,又一定程度上保留了皇后的体面。

如此一来,怎么看,两头下注,不,是多头下注的郑氏,都肯定不会输。

比如,李存第一次兵围东京汴梁城时,赵桓先拿他们郑家开刀,把她爹郑绅和她的两个兄弟郑翼之、郑成之一撸到底,把她们郑家抄得一干二净,丝毫都不顾及她这个养母,她这个赵宋王朝的太后。

谁想,郑氏机关算尽,却怎么都没有算到,赵桓竟然不好女色。

没错!

赵佶也给郑氏台阶,让她收养明节。

郑氏更没有想到,在当太子时表现得谦厚孝顺的赵桓,竟然是一个为了权力连传位给他的亲生父亲都可以囚禁的畜生。

后来,确定赵桓会当上皇帝了之后,郑氏又买了一个保险,而且买得还是双保险,那就是她借赵佶的手把自己的两个嫡亲侄女郑庆云和郑钥恭赐给了赵桓,准备让自己的两个嫡亲的侄女走她和王贵妃的老路。

见朱家三姐妹来看她,郑氏和蔼可亲的说:“怎敢劳烦皇后来看臣妾这个老婆子,当老婆子前去拜见皇后才是。”

首先来说,郑氏虽然没有失身的风险,但她要想安享晚年,肯定还得想办法去讨好李存这个一个态度就能决定她命运的人。

朱琏深刻的明白这一点。

在临出门之际,朱琏犹豫了一下,然后转过身来对郑氏说:“太后,若……事真不可为,我赵氏宜有烈女殉国也。”

换而言之,郑庆云和郑钥恭竟然还是初女。

不过——

这让朱琏三姐妹心里很不舒服。

而赵佶的后宫则不同,有名号的嫔妃、女官共有一百四十三人,没有封号的宫女为四百七十九人,采女六百零四人,歌女一千三百一十四人。

后来,小刘贵妃(也就是安妃)入宫专宠,被赵佶追捧为仙女,活着时就享受祭祀,风头盖过中宫,可郑氏依旧不争不抢淡然处之。

这时候,郑氏难免会想起赵桓对她和赵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