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他的孩子你不配养(求月(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烈祖章圣皇帝与大辽结好澶渊,敦信修睦,百有余年。边境晏然,苍生蒙福,义同一家,靡有兵革斗争之事。通和之久,振古所无。

这样的李家,还能剩下多少能量?

吴敏来到驿馆后,跟萧仲恭说:“我大宋皇帝以为,大使本是辽国懿亲,奉命而来,原非得已,又说大使良苦,特派我来奉候以慰劳。”

是。

关键,赵明诚已经看明白了,就赵桓这种眼里不容沙子的无情性格,他恐怕永远也无法复仕了。

在赵桓君臣看来,此事必须得秘密进行,所以,除了他们君臣三人以外,只有很少的几个人知道,远在河东的种师道更是不可能知晓。

可赵明诚不知道李清照是这么想的。

种师道在万般无奈之下给赵桓上了最后一道奏章,说明聚兵前来布置秋防的重要性,而且,种师道还跟赵桓说,赵宋朝廷朝令夕改,就会像烽火戏诸侯一样,真等到东京汴梁城再被乾军入侵,将不会有兵马再来及时救援。

徐处仁则对赵桓说:“大乾灭辽后,李贼囚禁天作,尽占辽国皇室、宗室之女,辽人必视为奇耻大辱,若有人愿去串联,必可使辽人纷纷暴起响应,恁地时,我大宋与之里应外合,必灭乾兴宋也。”

不过,在临出门的前一刻,王氏回到看了李清照一眼,然后就见李清照在那也是遗憾的一叹。

不知道为什么,王氏竟然看懂了李清照的叹息:“表姐这是在叹息赵明诚失去了一个天赐良机?”

可种师道的所有奏章,都如石沉大海一般。

也正是因为如此,赵明诚才没有被杀红了眼的赵桓给杀了,甚至都没有给赵明诚定大罪。

给萧仲恭出了一道誓书,赵桓仍不满足,他又给李纲写了一道密诏,让李纲组织亲近赵宋王朝之人群起灭乾。

赵桓之所以不愿意搭理种师道了,还下令诸路防秋兵马停止向东京汴梁城集结,除了赵桓正忙着跟保守派的宋臣清算赵佶时代的重要大臣牢牢的抓住皇权以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而这个办法就是策反辽国旧臣和原本属于赵宋王朝的旧臣,让他们起来反抗大乾王朝,然后与赵宋王朝里应外合,共同灭掉大乾王朝。

在赵明诚看来,李清照这分明是嫌弃他在兵变中的懦弱,因此,即便李清照的那个情夫不愿意要李清照他们母子三人,李清照也不愿意再跟他这个懦夫在一切,不仅如此,李清照现在还很急于跟他撇清关系。

吴敏万万没想到,萧仲恭这么上道!

此刻,吴敏是既惊喜,又感觉萧仲恭的主意很可行。

王氏也没有留下来——她跟在李迒身后,一块走了出去。

更让种师道失望的是,赵桓突然下了一道圣旨,让原奉诏向京畿地区聚集的以防乾军秋冬入侵的全国人马,现令全部停止进兵。

赵桓觉得,李存灭辽以后,对辽国的皇室和宗室做得确实是太过分了,或许真会有一些忠于辽朝的旧臣和辽国的皇亲国戚想要复国,而且,李存任用了大量的赵宋王朝的旧臣,他们赵氏对士大夫阶层向来宽厚,肯定会有不少在迫不得已之下投降大乾王朝的赵宋王朝的旧臣心念故国,只要有人去串联,他们一定会帮赵宋王朝灭掉大乾王朝的。

言毕,赵明诚就踉踉跄跄的走了出去。

关键,李迥、李迒等李家的后人全都不争气,连一个大点的官都没有混上。

萧仲恭觉得这么说,还不保险,于是他又走到吴敏身边,压低声音扯谎说:“今乾军中有众多辽人,他等皆思念故国,若大朝能赐誓书,我愿回归后约辽人举兵响应,上以报大朝之赐,下以报灭国之仇,破乾必矣。万一大朝迟疑不决,那本朝孤弱,只会被大乾随意摆布。如此,则中原之难,未有穷尽也。”

姚古兵败而归,以御史中丞陈过庭为代表的文官,大力弹劾姚古丧师辱国,请求斩了姚古。

恰巧,李存派遣使臣萧仲恭来赵宋王朝质问赵宋王朝为什么要毁约主动攻打已经答应割让给大乾王朝的河北和河东两路疆土?

萧仲恭的母亲是辽道宗耶律洪基的小女儿,换而言之,萧仲恭的母亲是耶律延续的小姑,萧仲恭是耶律延禧的表弟,另外萧仲恭是原辽国枢密使萧挞不也之孙﹐中书令萧特末之子。当年耶律延禧西逃天德军﹐萧仲恭任护卫太保,兼领军事。后来,耶律延禧被张宪和张再兴俘虏时,他也一同被俘虏,然后投降了大乾王朝。

基于此,种师道命令所有的宋军都向他报道,然后听从他的指挥。

不过劝姚古逃跑的焦安节就没有这么好命了——他被种师道杀了祭旗。

否则,根本就解释不通,李清照的那个情夫明明都已经两年多没再出现过,还带着两个孩子的李清照,也不愿意跟他再成为一家人。

不然,以赵桓“杀伐果断”的性格,至少也要给赵明诚来个刺配千里。

种师道觉得,倾赵宋王朝全国的兵力来抵抗大乾王朝的入侵,能不能打退乾军的进攻,都尚且难说,更何况赵桓君臣还始终在这朝令夕改大大耽误赵宋王朝的宝贵时间。

赵明诚对于他当时的懦弱愧悔难当、深深自责的同时,也大恨李清照不顾念以往的情分在他最困难的时候拉他一把。

目前阶段,大量赵宋王朝的保守派官员上台了,这些保守派官员中的不少都跟李家或多或少有些渊源。

金人不道,称兵朔方。乾贼又拘縻天祚,翦灭其国。在于中国,誓和之旧,义当兴师以拯颠危。而奸臣童贯等违国擅命,沮遏信使,纳结仇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