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2章 修行路(1/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永恒榜排名。”吴渊炼气本尊透过冥冥中的时空感应。  

立刻得到了一份永恒榜排名:  

第一:天帝(帝山,仙庭)  

第二:后土祖巫(轮回台,巫庭)  

第三:岩陀大帝(万源生灭甲,古宇域)  

第四:渊圣(无名战铠,巫庭)  

第五:帝江祖巫(祖巫殿,巫庭)  

第六:鸣剑至圣(剑形心器,血梦联盟)  

第七:万宇至圣(永恒册,万宇楼)  

第八:东火帝君(仙庭)  

第九:血帝(血梦联盟)  

第十:南光帝君(仙庭)  

第十一:百莲至圣(青莲宇域)  

第十二:斧幽至圣(巫庭)  

第十三:白帝(九重山)  

第十四:东月圣祖(东月宇域,陨落)  

第十五:深渊之主(深渊联盟)  

第十六:屠幽至圣(屠幽宇域)  

第十七:刀魔至圣(刀衍宇域)  

第十八:九荒至圣(九荒宇域)  

第十九:梦帝(血梦联盟)  

第二十:太龙至圣(妖辉联盟)  

第二十一:白妖魔主(九圣联盟)  

第二十二:万灵至圣(双木宇域)  

第二十三:广幽至圣(广幽宇域)  

第二十四:天虚道人(血梦联盟)  

所谓永恒榜,实则便是至圣榜,上榜者一共有两百一十八位。  

“这无尽域海,即便加上我两大本尊,一共两百一十八位至圣?”吴渊心中思索着。  

当然,这并非原初以来诞生的全部至圣。  

按永恒册上的记载,以及巫庭情报库中的各类记载,原初以来诞生的至圣约莫三百位左右。  

因为永恒强者,能够一次次复苏归来。  

所以,即便暂时陨落,也很难判断是否彻底身死。  

例如东月圣祖,即便当下陨落,也依旧在永恒榜上,这是和真圣榜不同的。  

对此,吴渊亦能理解。  

真圣榜,往往过上数十个天地轮回,顶尖强者便会更迭一大半。  

可永恒榜,自原初以来,都是很久很久才会变动一次。  

“超过三十个天地轮回,没有任何踪迹,才会被移出永恒榜。”吴渊暗自感慨:“也就是说,原初以来,有近百位至圣已不复存在,或是陨落,或是无踪。”  

三十个天地轮回,这是无比漫长的岁月。  

如果这么久都没踪迹,可以说,和陨落的区别不大,万宇至圣定下的规则,还是很合理的。  

当然。  

并非所有‘失踪’就一定是陨落。  

“如女娲娘娘,按天虚前辈所言,应该已踏出第五步,但无尽域海各方,似乎都不知晓。”吴渊暗道:“天虚前辈,是如何知晓的?”  

“还有,女娲娘娘,还有如源圣这些历代前的至尊存在,他们去了哪里?域海深处吗?”吴渊心中充满好奇。  

对域海深处,巫庭情报库中有许多讲述,都是后土祖巫探索得到的。  

那里。  

已超出了原初规则笼罩范围,危险无比,强大如至圣,也堪称杀机步步,环境恶劣的同时,又不产出任何宝物…后土祖巫深入探索一次后,便彻底放弃。  

“按后土祖巫所言,若她继续深入,是有陨落危险的,就如她深入青圣墓一样…后土祖巫若是孤身修行,恐怕也会继续探索。”吴渊若有所思:“不过,她乃是巫庭之领袖。”  

有天帝在,后土祖巫不容有失。  

若只有帝江祖巫一人,很难挡住仙庭的攻击。  

“往后,有足够时间,我倒是能逐步去探索。”吴渊思索着:“我完全能以法身源身探索,只携带些混沌灵宝即可…即使陨落,也损失不大。”  

以吴渊现在的实力和宝物积累,损失些混沌灵宝,完全在接受范围内。  

先将这些念头压下。  

吴渊目光又一次掠过了永恒榜。  

“按巫庭留下的情报,天虚前辈卸去时空道主身份前,正面搏杀应该是仅此于至圣圆满强者的,位列第二十四。”吴渊不由一笑:“也就是说,加上我两大本尊,整个宇域,一共二十三位至圣圆满强者。”  

无尽域海。  

两大至强势力——巫庭、仙庭!  

十四家一流势力。  

“唯有拥有至圣圆满强者坐镇,才能称为一流势力。”吴渊暗自感慨:“所谓九域时空,但仅中央宇域所诞生的至圣圆满强者,便已占了大半。”  

吴渊不得不承认,当年后土祖巫说的正确。  

九域虽浩瀚。  

但无尽宇域的精华、核心,还是在中央宇域,孕育出绝大部分顶尖强者。  

如女娲娘娘、天帝、后土祖巫等,尽皆出自中央宇域。  

“二十三位至圣圆满强者。”  

“可分为三大层次。”  

“第一层次,便是后土祖巫、天帝。”吴渊看的很透彻:“第二层次,便是我两大本尊、万宇至圣、岩陀大帝、帝江祖巫。”  

“第三层次,才是其他至圣圆满强者。”  

同一层次,实力差距很小,如东火帝君和排名二十三的广幽至圣,即便正面搏杀,也只是略占上风罢了。  

“再弱,也是至圣圆满,已将己道推演至极致。”吴渊暗道。  

然后,才是各方势力加起来约六十位至圣巅峰强者。  

最后,便是上百位普通至圣。  

每位至圣都不普通,都曾在不同时代掀起风浪,耀眼一段岁月,许多都是长河神话…只是,不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