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上位道体(4/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已变得截然不同。  

冰川,峡谷、荒古、沙漠、森林、河流、海洋…一切应有尽有,在浩瀚世界中,还有大量雷兽在其中无忧无虑的生活。  

“这些雷兽,快赶得上雷泽世界的雷兽了。”吴渊暗道。  

它们,甚至都产生了一丝简单思维。  

若非吴渊法力太弱,对造化真意运用还不太熟练,他甚至能创造出真实生命来。  

“昔日那位万雷星君,或许境界比我更高些,但应该也只是造化真意范畴,未跨入道域层次。”吴渊估摸着。  

大道真意。  

和大道道域,那又是两个层次。  

“我的生命源力,恐怕能媲美二等根基的地巫八重强者。”吴渊大致估摸。  

也感受到极境根基的强大。  

地巫二重,就能媲美地巫八重,这是生命本质的蜕变,简直恐怖。  

比二等根基蜕变为一等根基强上太多了。  

若将来修炼到地巫九重,实力又会如何?吴渊都难以想象,或许能跨大境媲美一劫上巫。  

“微型命运虚界。”吴渊感知着体内山河虚幻的一面,隐隐有一条浩荡莫测的河流。  

炼体士,自成虚界。  

和过去相比,这条微型命运虚界,同样壮大了上百倍不止。  

按吴渊估计,寻常上巫上巫的微型命运虚界,恐怕都远远不如的。  

“能够炼化的信仰之力,也会比现在强上百倍。”吴渊只觉渗透至微型命运虚界的信仰之力太少。  

少的可怜。  

拥有黑塔和血雾,吴渊敢源源不断炼化信仰之力,用来反哺神魄、加快修炼。  

“等回到苍峰巫界,必须想办法,得到更多的信仰之力。”吴渊心中生出诸多想法。  

经过半年下来。  

吴渊炼体本尊已感受到参悟‘本源大道’的艰难,进步非常缓慢。  

这时,就凸显了信仰之力的重要性。  

吴渊站起身,目光扫过四面八方一幅幅造化本源图,呢喃自语:“该离开这里了。”  

数百年前,在他眼中深奥无比的造化本源图。  

如今,却无一丝困惑。  

吴渊一步迈出,飞入了造化塔中,塔内苍苍茫茫一片混沌,他已来过许多次。  

心念一动,他的一缕意识再度坠入,但这一次他已不再完全受控制,而是能清晰感应到意识降临的过程。  

…战斗空间中。  

吴渊睁开了眼,他的身侧同样悬浮着两柄战刀,伸手握住。  

他的目光,再度落在了远处依旧看不清面容的守关者身上。  

“你终于来了。”那守关者忽然开口。  

“你能说话?”吴渊略感惊讶。  

第一次,这造化塔的守关者开口说话。  

之前数十次交手,对方都未曾开口过。  

“自然能。”那守关者声音平静,听不出丝毫情感波动:“当我能说话时,也就意味着,你绝对能通过考验,你,是有史以来第一个能让我开口说话了。”  

“第一个?”吴渊愈感惊讶。  

这造化神殿,存续不知多久,按造化使所言,在此之前,应该有不少绝世妖孽来闯过。  

“嗯,在你之前,有六个人战胜过我,但没有一个是以绝对实力压过我。”守关者道:“所以,他们不值得我开口。”  

吴渊恍然。  

造化塔第九层,大概要上位真意八重水准(星主层次)才能闯过。  

而自己,已跨入另一层次。  

“此战,我必败,但我希望你能用全力实力击败我。”守关者淡淡道:“让我看看,最有希望得到真圣传承者,是怎样的绝世妖孽。”  

“好。”吴渊点点头。  

旋即。  

双方交手,三刀后,守关者散去。  

没错。  

仅仅三刀。  

即使吴渊未学习太过厉害的战斗秘术,可相同力量下,凭超高的道之感悟。  

第一刀,吴渊就压制了守关者。  

第二刀,如星辰炸裂,将其身躯轰散撕裂。  

第三刀,尽皆湮灭。  

而伴随第九层守关者散去,吴渊的这一缕意识迅速回归,旋即。  

他身前的造化塔、考验地迅速开始崩塌,这一幕让他开始时还为之心惊。  

跟着他就察觉。  

周围一切的崩塌,似乎和自身处于不同空间层次,丝毫影响不到自身。  

“恭喜你。”  

“后峰,成为不朽真圣的第三位传人。”一道温和声音在吴渊耳畔响起:“大道印记,即将融合。”  

“从今天起,你的命运,将有翻天覆地的变化。”  

不待吴渊多想。  

哗啦啦只见迅速坍塌的造化塔、考验地,最终都凝结为了青色的水滴状。  

它,就悬浮在吴渊头顶。  

四方皆是一片虚无,无边无涯,吴渊感知不到尽头所在。  

下一瞬。  

滴答青色水滴状忽然落下,滴落在了吴渊身躯之上,继而瞬间散发开了。  

这水滴中,似蕴含着莫测伟力,直接渗透至了吴渊身躯各个角落。  

乃至渗透至了神魄的每一处,渗透至了广阔浩瀚的体内山河中。  

身躯,是力量外显。  

神魄,是意识根本。  

体内山河,是生命源泉。  

一瞬间,吴渊的一切就完全被青色液体所蕴含的神秘力量完全笼罩。  

“嗯?”吴渊紧跟着就震惊感知到。  

在身躯的最本质深处、神魄深处、体内山河的本源之中,都隐隐有着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