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后峰巫神(2/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聚了生命真意他才修炼多久这到底是哪冒出来的绝世妖孽”蛇祖同样为之震撼,他当年追随天之巫,曾见识过许多。  

可也未曾听闻这样的绝世妖孽。  

简直匪夷所思。  

……“帝君层次的刀法,就这样突破了”  

“这一战,难赢了。”  

“后峰一个圣域九重,能爆发出这种实力”那一群正在激战中的仙族上仙,心中都一颤,不由生出阵阵绝望感。  

在仙族中,帝君就是天仙层次。  

这一层次,在仙族中实则已无比高深了,整个仙族达到这一层次的也就三大帝君。一仙族中,道之感悟能达到下位道域七重及以上的都仅有八位,即八大天师。  

就像为何要选'无踪上仙’来执行刺杀吴渊的第一击因为,她的潜伏能力是仙族第一,攻击力同样排名仙族前十五了。  

不选她,能选谁放眼整個荒古世界,道之感悟不亚于现在吴渊的,仅有仙族三大帝君、六位巫神、蛇祖。  

若再加上空间法则方面的感悟,吴渊排名前十绰绰有余,甚至都有望排名前五了。  

“输了!”  

“杀后峰做不到了,他现在爆发出的实力,已堪称天师巅峰(四劫上巫)。”南游帝君心中闪过一丝绝望,旋即又变得宁静。  

因为,没什么可后悔的。  

南游帝君自问,已竭尽全力。  

最早时果断袭杀后成部落,然后不断谋划,在不惊扰巫族的情况下,不断降低巫族保护后峰的力度。  

最后,在力保'造化神殿’不失的情况下,不惜仙族亿万生灵鲜血为代价,倾巢而出绞杀后峰。  

可以说,南游帝君已做到极限。  

可还是败了。  

只能怨仙族和巫族顶尖战力数量差距太大,再加上吴渊成长速度过快!  

从造化古镜示警,到吴渊道之感悟达到天仙层次,才过去不到百年。  

“退兵!”  

南游帝君的声音,同时在所有仙族上仙,乃至极远处同样在激战中的雷浮帝君他们耳畔中响起。  

这声音,充满不甘和疑惑。  

唯独没有遗憾。  

“退!”  

“输了,走吧。”  

“回去,付出巨大代价依旧是一场空如今的天柱山,怕是已成修罗场。”原本激战中的仙族上仙、地仙们,士气在短短时间就有了崩溃迹象。  

他们很清楚这一战将要付出的代价。  

原本支撑他们战斗的,是南游帝君承诺的'解决仙族大患’,最终,却眼睁睁看着'后峰’爆发出了帝君层次刀法。  

对仙族大军的士气、心态是一个空前打击。  

而实力强大的吴渊,显然,已不是仙族能轻易解决的。  

“杀!”  

“别放过他们。”  

“别让他们逃了。”巫族的众多上巫、地巫嘶吼着,拼命爆发,欲要留下他们。  

只是。  

仙族顶尖强者进行大战,尽皆是以战阵进行,攻防兼备,且每一尊战阵异兽实力都极端强大,能让他们从容应对,不断后撤。  

这亦是仙族强者极少陨落的原因。  

当然,弊端在于,任何一座战阵一旦被攻破,往往也代表大批强者陨落。  

…“走!”  

“逃。”一直和吴渊缠斗的两头异兽战阵、无踪上仙同样放弃了,同时向后逃窜而去,原本束缚吴渊的庞大剑域,也在迅速溃散。  

“逃”吴渊眼神冰冷:“你们逃的掉吗”  

吴渊一步迈出,他的生命气息开始急剧攀升,原先就达到地巫九重的法力,开始不断提升,不断向着上巫层次提升。  

“天巫神兵!”  

“自身法力提升、道之感悟提升,对天巫神兵的天地本源所调动的力量都会越强。”吴渊暗道。  

从生命域境九重到生命真意,是本质蜕变。  

只是,刚突破时,吴渊想要感悟天巫神兵的本源,自然要耗费一点点时间。  

所以,开始爆发的刀法中,生命源力并未蜕变。  

而短短半息,当吴渊参悟神兵本源,得到加持的天地权柄开始暴涨。  

一旦开始,这个过程极快,几乎迅速的,就令吴渊的生命气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极限。  

“上巫层次”  

“似乎,刚好达到了一劫上巫层次”吴渊感受着体内汹涌的澎湃力量,心有所悟。  

一劫上巫,是上巫中最普通的层次。  

可从地巫到上巫同样是一种质变,让吴渊真正拥有了和巫族、仙族众多上仙上巫一样的力量。  

相同的力量层次。  

接下来比拼的,自然就是源术、刀法、法宝等等。  

而吴渊在这些方面,丝毫不亚于巫族的众多巫神、三大帝君了。  

他的战力,自然再度飙升,达到了一个极为骇人的地步。  

“轰!”  

当吴渊蜕变完成,天巫神兵对他的加持达到全新地步,他背后一对羽翼浮现,宛若一只大鹏鸟,速度顿时飙升到可怕地步。  

天阶源术《通天裂宇》!  

几乎一个闪烁,就扑杀到了那一头正在疯狂逃窜的战阵异兽前,吓得战阵内的四位仙族上仙亡魂皆冒。  

他们已然感受到吴渊的生命气息变化。  

之前就扛不住,更何况现在只是。  

“杀!”吴渊眼前冰冷,八刀同时爆发,尤其是两柄天巫神兵战刀,威能爆发到了极为骇人的地步。  

八道耀眼无尽的刀光划破长空,浩浩荡荡。  

“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