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师尊指点(2/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御;而万寿之道,源自‘长春、衍灵、木源’这三条下位法则,最擅长恢复。”  

“每位参悟万寿之道的强者,生命力都会极强。”  

“将来。”  

“一旦你两道都有所成,相互结合,会令你的防御力飙升到可怕地步,也会让你的保命能力,强到匪夷所思的地步。”南隐上仙轻声道。  

吴渊一愣。  

不同的道,相互结合?  

“别奇怪,天地万道,本就相互交融,并不绝对独立。”南隐上仙道:“如木之道中,有一条下位法则为‘源生之道’。”  

“而沿着‘源生之道’,同样有望踏入‘力之道’的门槛,力之道则是属于土之道的中位法则,和星辰之道相当。”  

“即源生之道,既属于木之道,也属于土之道。”  

“另外,若想掌控完整的木之道、土之道,都必须悟透‘空间维度’这条下位法则。”  

“而空间维度,也同样是完整空间之道的一部分。”南隐上仙道:“各条上位法则本就相互交织,自然能结合施展。”  

吴渊完全明白了。  

星辰之道,刚强有余,柔韧不足。  

万寿之道,柔韧有余,刚强不足。  

同时两条道,则可刚柔并济,才能真正做到防御至强,恰好自己两大本尊,又有相应天赋。  

“终究,要变成土木哥?”吴渊暗自嘀咕。  

木土老哥,搞工程。  

的确很擅长防御啊!  

“还有些原因,等将来你自会明白。”南隐上仙道:“若你没有天赋,为师不强求,可既然有,就别浪费。”  

“是。”吴渊恭敬道。  

他知道,这是师尊在为自己将来谋划。  

“只是。”吴渊迟疑道:“师尊,弟子乃是剑修,却修炼的都是擅长防御的剑典,会不会…?”  

“怎么,担心攻击不够强?”南隐上仙摇头道:“没有绝对强势的道,星辰之道、万寿之道,修炼到极致,大巧不工,一样力破万法。”  

“再说。”  

“要攻击强做什么?”  

“等你渡仙劫时,你自会都明白,活着,才有希望;保命能力够强,才有望成天仙。”南隐上仙摇头道。  

吴渊哑然。  

又不得不承认师尊说的对,活着,一切才有希望。  

“对了。”  

“告诉你一件事,浩山敬,已被月芒界特招。”南隐上仙道:“再过几天,他就会前往月芒界。”  

“特招?”吴渊一愣。  

旋即。  

吴渊点头道:“也对,能金丹境就跨入中位法则大门,又是三等仙基,够资格被特招。”  

据吴渊所知。  

一般要对某条下位法则感悟到极高深层次,才有望跨入中位法则门槛,例如——分神地仙!  

大部分炼虚境、圣域境,都是没有跨入中位法则门槛的。  

当然,这并不代表他们弱。  

中位法则若参悟不到极高深层次,论绝对威能,还不及下位法则。  

不过,能在金丹境就跨入中位法则门槛,只要不陨落,往后的成就不会弱。  

“怎么,没想法?”南隐上仙笑道。  

“没有。”  

“宗门愿放人,自然有宗门的考虑。”吴渊微笑道:“再说,弟子就算去了月芒界,恐怕那些教导者,也不及师尊。”  

“当初入宗门,是弟子自愿,又非他人强迫。”吴渊道。  

种因得果。  

吴渊并不觉得来到龙星仙宗是错误。  

“放心,为师说过,不会让你失望,浩山敬那小子,即使加入月芒界,得到的各种资源,也不会及你。”南隐上仙笑道:“为师承诺过,夺取龙星第一,就赐予你一亿源晶。”  

忽然。  

吴渊眼眸中闪过一丝喜色,因为,他已得到提醒。  

在龙星仙境的身份名下,收到了以一亿源晶。  

可从宗门宝库提取实物。  

即可直接通过龙宝楼,购买各类所需宝物。  

“谢师尊。”吴渊心中畅快。  

如此一来。  

这一场龙星对决,自己足足收获了一亿三千万源晶,一千万龙晶。  

何以解忧?唯有暴富!  

“你闯一星塔,为师奖励不会变,能拿多少就看你的本事。”南隐上仙道:“按你现在的修为提升速度,最多四五年,就能到金丹九重,不过,别太急,多沉淀一段时间。”  

“从金丹境到紫府境,是生命层次的跃迁,每个境界达到圆满层次,都代表天地运转的一种极致,多体悟一段时间,对你有好处。”南隐上仙吩咐道。  

“是。”吴渊点头。  

他早就从一些典籍中了解过。  

达到气海九重、金丹九重、紫府九重时,即便能迅速突破,最好也多停留一段时间。  

“当然,也不必太慢,等月芒对决战结束,就可以突破了。”南隐上仙嘱托道。  

吴渊点头。  

月芒对决?那就是十年后。  

到时,自己不过六十岁,就能跨入紫府境?  

已比预期快多了。  

“十年后的月芒之战,算是为师对你金丹境时期的最后一项考验。”南隐上仙道:“到时,你的对手,不止局限于宗门内,而是整个仙洲最顶尖的一群天才。”  

“月芒对决,限制年龄一百五十岁。”  

“所以,许多金丹境天才,只要不超过一百五十岁,大多会选择刻意停留一段时间,只为参加月芒之战。”  

吴渊听得暗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