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龙星对决(2/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龄都已超过百岁,他们闯的实际上是二星塔,二星塔难度比一星塔整体要高上许多,以他们闯的层数,也能判断出强弱。  

“陈静,闯过二星塔四十三层,相当于一星塔五十三层,擅长阵法,乃是阵修,修炼一百二十余年。”吴渊目光扫过一紫袍女子。  

面容姣好,却要比晴光差上许多。  

阵法之道,是非常诡异的,尤其擅长以弱胜强。  

“离夏师弟,若不小心碰到你,可要对师姐手下留情啊。”陈静微微一笑。  

“师姐说笑,上次龙星对决,师姐就夺取第三。”吴渊微微摇头道:“师姐的阵法,我早有传闻,这次,弄不好是师姐夺取第一。”  

“不敢。”陈静摇头叹息道:“对战离夏师弟你,我没把握,对战星洛师弟,我同样没把握。”  

吴渊一笑,却没再说什么。  

“星洛。”吴渊目光望向了另一位白袍少年。  

这少年正闭着眼睛,神情平静。  

仿佛没有听到陈静和吴渊的交流。  

他,就是星洛!  

在吴渊来到之前,星洛才是龙星仙宗,公认的当代第一天才。  

“八十九岁,和邝龙年龄相当,闯过了一星塔五十四层。”吴渊暗道:“少年模样,可性格深沉似水,乃是器修。”  

对星洛,吴渊早有耳闻。  

一星塔,限制百岁以下。  

而龙星仙宗真传弟子,则限定两百岁以下。  

所以,像金丹真传中能闯过一星塔五十层的虽不少,足足七位,可绝大部分年龄都超限了,只是水准媲美一星塔五十多层。  

唯有星洛例外。  

“这星洛是三等仙基,传闻中,他修炼了七大本命法宝,很可能是我的最大敌人。”吴渊若有所思。  

若是双方同龄,吴渊丝毫不惧。  

可修炼时间差了许多,自然得小心。  

器修,便是指以法宝作为本命之物,剑修从某种程度来说也属于器修。  

“浩山敬。”吴渊目光又落在那身材极为彪悍的青铜铠甲大汉身上,身高超过三米。  

宛若小山般。  

浩山敬乃是炼体士,灵身九重、三等根基,更闯过了二星塔四十二层。  

更修炼多门源术,实力一旦完全爆发是极为恐怖的。  

据吴渊所知情报,上次龙星对决汇总,若非陈静以阵法克制,早早将其淘汰,他未必止步十六强。  

三十年过去,浩山敬的实力,无疑更为强大。  

“离夏师弟。”浩山敬笑呵呵道,脸上的肥肉堆积到一起,就仿佛一个傻大个,显得很憨厚。  

“浩山师兄好。”吴渊微笑道,若谁将对方当做傻大个,那才是真正的愚蠢。  

至于其他金丹真传?  

吴渊一一观察,可潜意识感觉,威胁都非常小。  

…时间流逝,所有紫府真传、金丹真传尽皆汇聚。  

一道黑袍身影凭空出现,他的气息雄浑,马脸,显得极为严肃,目光扫过了主厅内的所有真传弟子。  

“拜见长老。”  

“拜见长老。”包括吴渊在内,所有真传弟子,尽皆恭敬行礼,整个殿厅也安静下来。  

“龙星对决,紫府之战、金丹之战,同步进行。”胥游地仙冷漠道:“经过初步筛选、报名,一共有九千六百余位紫府境内门弟子得以参加龙星对决。”  

“紫府真传,一共七百九十二位,你们将同这些紫府境内门弟子,共同争夺八百四十个紫府真传名额。”  

“明日午时,准时抵达山门处,迟到者视为淘汰,可明白?”胥游地仙声音冷漠。  

“是。”数百位紫府真传齐声道。  

吴渊、星洛他们这些金丹真传,则都静静听着。  

龙星对决,并非想参加就参加,既然主动报名,也得实力够强,宗门十余万紫府修士,真正能参战的,往往不到一万之数。  

“至于你们三十三位金丹真传。”  

“六位新入门真传,直接晋级三十二强,余下二十七人,将要同百万金丹境内门弟子中选拔出的八千余位弟子,共同争夺剩下的二十六个金丹真传名额。”胥游地仙冷漠道:“可明白?”  

“明白。”吴渊他们齐声道。  

一片寂静。  

“所有真传弟子都记得,你们保留真传地位,是第一步。”胥游地仙冷冷道:“若你们想要拜仙人为师,想要得到更多的源晶、龙晶奖励。”  

“那么,就冲!”  

“不要满足于紫府八百四十强、金丹三十二强,而是杀进前十乃至第一!”  

“表现越好,宗门的奖励也会越好。”  

胥游地仙冷漠道:“相应的对战规则,我都通过龙星仙境传递到你们每个人。”  

“现在,全都散了吧。”  

…所有真传弟子相继散去,吴渊回到了龙星仙境的个人宫殿内。  

“对战规则,真复杂。”吴渊目光扫过那密密麻麻的规则说明。  

八千多名内门弟子,二十七名真传弟子。  

共同争夺二十六个真传名额,规则自然复杂。  

“六天时间?结束名额争夺战?”吴渊暗道:“六天后,进行排名战?”  

作为新入门真传,像吴渊、邝龙等人,都是直接参加排名战。  

排名战的规则就很简单。  

三十二位真传弟子,两两捉对厮杀,胜者进入下一轮…三十二进十六,十六进八,直到诞生最终的第一。  

每一战,都一战定输赢。  

残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