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九大宝地(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一个屹立上亿年的庞大宗派,无尽岁月积累,像师门长辈指点、无数法门宝物积累,尽皆属于底蕴。  

而九大宝地,本质上是悟道之宝,可辅助修仙者悟道。  

“所谓道之奥妙,本质是天地至理规则的运转。”吴渊心中明悟这一点:“天地间,有些不可思议的奇物,蕴含大道精华,可令大道规则运转外显。”  

所谓观万物、体天心,本质就是从万物中寻觅道韵规则。  

一些珍贵的悟道之宝,价值连城,能够让修仙者的悟道速度快上十倍百倍!  

诸多大宗派,为何代代强者辈出?  

这些悟道之宝至关重要。  

无尽岁月,龙星仙宗诞生了数不清的仙人,他们闯荡诸多位面时空,有些甚至闯出了大界外,将宝物带来,令宗门内积累了无数悟道宝物。  

可声名远播的,只有九件悟道宝物。  

都堪称龙星仙宗的基石之一。  

九物存放之地,也在宗派内被合称‘九大宝地’,一代代的弟子乃至护法、仙人们,都会来观摩参悟。  

“仙墟山。”吴渊从小型传送阵飞出。  

传送阵,悬于天空。  

第一眼,吴渊就见到了远处的赤红山体,高约百里,宽约三百里,山体上有着大量倒塌的宫殿、楼宇,断壁残桓处处可见。  

它,就悬于那里。  

乍一看,宛若废墟的山体!  

可吴渊稍稍感应,就能察觉到整个山体散发的无尽苍茫气息,仿佛自无尽古老岁月前流传下来。  

一股股无形却又真实存在的澎湃天地之力,浩浩荡荡幅散四面八方,威能无尽。  

遥望山体。  

就仿佛直面一位火焰巨人,直面一位仙人,直面汪洋大海,直面浩渺无垠的虚空…无数感触,一瞬间就涌上了吴渊心头。  

“果然,仙墟山,号为九大宝地之首,千人千感。”吴渊暗自惊叹:“据说,无论是参悟五行的,或是参悟风、雷霆的,都能有所触动。”  

“无数感悟,不可逾越的威严!”吴渊心中屏息。  

压迫感强的不可思议。  

吴渊一步迈出,迅速飞到了距山体约两百里外。  

随意寻了一处悬浮玉台盘膝坐了下来。  

在宝地四周,有着无数悬浮玉台,都是由阵法控制,足足有近十万台之多。  

方便宗派的无数强者,从各个角度参悟、观摩仙墟山!  

实际上。  

此刻,在仙墟山四方虚空中,正有数以千计的修仙者,静坐于一处处玉台上观摩着。  

这些修仙者盘膝而坐,大多周身气息朦胧,令其他人似乎看得清,又似乎看不出。  

这自然是阵法效果,能够让每位参悟者专心参悟。  

每位修仙者,都能控制玉台方圆一里区域,让守护阵法封禁这片区域,令其他弟子未得允许,不能来打扰自己。  

“果然是仙家宗派气度。”吴渊目光扫过上千位静修者,单从生命气息判断——绝大部分都是紫府境!  

“金丹境?”  

“是谁?”  

“金丹境,也敢来参悟九大宝地,难道是真传弟子?可我没见过。”许多距吴渊较近的紫府修士,也有察觉,都不由瞥了吴渊一眼。  

道,不可轻传。  

同样,大道难言,即便是悟道之宝,也不是随便什么人能够参悟的。  

像九大宝地,仙墟山门槛算低的,可至少也要达到域境三重,或神魄达到阳魂境,才能参悟。  

自身实力不够,强行参悟,反而有害。  

“是离夏,新晋真传弟子,据说闯过了一星塔四十层,很是不凡。”有紫府弟子认出了吴渊。  

“原来如此。”  

“据说,他拒绝了其他金丹真传邀战。”这些紫府修士彼此交流,迅速知晓大概。  

不过,没谁来打扰吴渊。  

这些紫府修士也只是稍加议论,便又各自静心修炼、参悟起来。  

…“仙墟山,传说是源自上古时代一方神秘世界的一隅。”吴渊遥遥望去:“那方神秘世界,浩瀚伟岸,仅是一隅,都拥有不可思议的伟力,蕴含大道奥妙。”  

吴渊认真感悟。  

仙墟山带给神魄的威压虽强烈,可他却能轻松承受,随时间流逝,不同的感悟涌上心头。  

三天时间过去。  

“浩瀚无尽的赤红大地?汪洋浩瀚的岩浆之海?还有方寸虚空?”吴渊的诸多感悟汇聚。  

逐渐在感知中形成了三种不同的场景。  

这些场景,并非是用‘眼睛’看。  

而是以神念感知。  

是道韵运转的神念投影显化。  

“不同景象,代表着不同道的方向?”吴渊若有所思:“赤红大地,是偏向于大地奥妙,可其中似乎又蕴含着烈火之道的奥妙。”  

“至于另外两种?我虽能感知,相对第一种景象却要模糊些。”  

吴渊心中明白,自己若要参悟仙墟山,最适合沿所见的第一种景象去参悟、推演。  

“不急。”  

“这只是第一宝地,或许我在火之道上也有些天赋,但是否要去参悟,也要考虑。”吴渊暗道。  

他并不介意参悟更多道。  

阅览过诸多情报后,吴渊眼界早已提升,他知道天地万道交织融合,没有绝对独立的道。  

触类旁通下,有时多条道彼此参悟,多能爆发出的实力,是一加一大于二的。  

不过,必须要适合自身才行。  

“就像空间奥妙,乃至传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