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只能靠自己(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吴渊的实力爆发,让原本心情压抑的几位吴氏高层难得轻松了些。  

若说三个月前,吴渊夺取武院大比第四,是有极大希望在六七年后成‘入流高手’。  

今日?  

短短三个多月,就从七品武士达到了六品武师层次,进步何等惊人?  

不谈将来,仅是现在,吴渊就已是吴氏中有数的武者!  

整个离城,族人近千,可六品武师仅有九位,都不足双掌之数。  

可知武师何等少。  

横云宗在南梦府驻扎的最精锐军队‘南梦军’,招收门槛也只是‘武师’。  

“吴渊,的确是我吴氏难得之天才,族长若知晓,恐怕都会无比欣慰。”黑袍青年叹道:“只可惜。”  

“若再给吴渊三五年,彻底成长起来,我们今日哪有如此烦劳?”  

几议事厅内的几人都不吭声,刚才的喜悦消散了大半。  

是啊!  

远水解不了近渴,吴渊的天赋再是惊人,眼下终究只是六品武师。  

唯有五品及以上,才能真正称得上‘高手’。  

“龙叔、六爷爷、东耀叔…”吴渊一翻掌,将一叠银票和少量碎银子放在桌上:“我能修炼这么快,也是因购买了些修炼物品,花销不小,这是我身上所剩下的,都在这里。”  

一共八百多两银子。  

实际上,吴渊先后共得三千两银子,以及武院大比奖励的一百两银子。  

除去家中部分花销和购买大量淬体丹所需的银子,一共还剩下一千七百多两。  

只不过。  

最初得到的‘一千两银子’,吴渊不愿暴露,况且,剩余的银子他还有用途。  

“吴渊,你的修炼,是大事,这些银钱你拿着。”作为账房先生的‘六爷爷’直接开口。  

他是六房大爷,又有秀才功名,地位很高,连族长吴启明都非常尊重他。  

一族如小国,财权非常重要。  

“城南庄子已被毁,族人已死,眼下救回族长是第一要务。”吴渊摇头道:“六爷爷,这些银票收下吧,至于我的修炼,我自会想办法。”  

说着。  

吴渊不容对方推辞,继续道:“诸位叔伯,东耀叔虽和我大致说了经过,但是,烈虎帮到底为何要这么干?”  

“我吴氏经营布匹生意,和那烈虎帮也没什么冲突吧。”吴渊轻声道。  

知前因后果,才能对症下药。  

“吴渊,按理,你没有必要知晓,可你如此实力,可的确有资格承起家族的负担,便告诉你。”吴东耀轻声道。  

吴渊微微点头。  

他之所以暴露部分实力。  

一来,是一步步展露实力,为将来做铺垫,避免未来某一天突然爆发实力,引得这方世界的绝世强者警惕和过分关注。  

二来,之前低调行事,是为避免麻烦,可祸事来了还畏手畏脚,那就是愚蠢。  

今日展露实力,才能令族人信服,才能更快解决祸事。  

“起因,是烈虎帮要我们今年的上贡从三千两银子,涨到八千两银子,且根本不容我们商量!”吴东耀道。  

“哼,这些帮派,收钱是惯例,可哪有这样涨的?”一旁的黑袍青年同样冷哼道。  

吴渊闻言,眉头却是一掀。  

三千两涨到八千两?不多不少,正好五千两银子,巧合?  

还是刻意为之?  

烈虎帮背后,是哪位大人物?  

“像这些帮派,为细水长流,收取年钱、庄钱、过路钱通常都不会太过苛刻。”吴东耀似乎担心吴渊不太理解,解释道:“无论是种庄稼还是做生意,收益通常难剧烈变化,若是盘剥太过,是会引起反抗的。”  

“反抗,就有伤亡。”  

“能够不厮杀就得到银钱,才是帮派匪徒们的目的。”吴东耀说道。  

吴渊微微点头。  

横云宗是要收税的,底层的民众生存压力本就不轻,一旦被逼急了,自然会同帮派盗匪拼命。  

冒着高风险去混帮派、当盗匪,目的就是为银钱,而非拼命。  

烈虎帮这样的举动,很反常。  

须知,吴氏一族好歹也有数百人,也能拉出百位由七品武士、六品武师组成的精锐队伍。  

真要拼起来,算是硬骨头。  

“前几日,族长带着五千两银子,亲自去了烈虎帮。”吴龙低沉道:“本想商讨一番,哪知,烈虎帮直接翻脸,杀了两名随行族人,扣押了族长。”  

“随后,烈虎帮更是直接派马队杀到了我吴氏的城南庄子,幸好我们示警早,沿河迅速撤离。”  

“即使如此,也死了六名族人。”  

“庄子,也被毁了。”吴龙眼眸微微泛红:“烈虎帮还放出话,要我们再凑八千两银子送过去,才会放族长回来。”  

“否则!”  

“非但族长要死,城南的另一处庄子也保不住,我吴氏休想再出城池一步。”  

吴氏几位高层都阴沉着脸,吴渊脸上则流露出了一丝是怒意。  

杀人、毁庄,还再要八千两银子?  

欺人太甚。  

“要低头吗?”吴渊轻声道。  

既然喊自己回来凑银子,很显然,吴氏一族选择的是屈服、退让。  

“不低头,能怎么办?”吴东耀苦笑道:“族长在他们手中,烈虎帮实力更十倍于我吴氏,真要硬拼,或许能对烈虎帮造成一定损耗,可我吴氏就彻底完蛋了。”  

“即使不去救族长,若无法再出城,我吴氏一族的生计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