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1章要回京城(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罗氏说这些话的时候,念叨了几天,何尝不是想让自己忘记。  

佟氏忽然觉得她很幸运,不仅嫁了一个好夫君,上有慈祥的公婆,下有一对懂事儿的儿女。  

洪大大少爷夫妻俩只在松岭待了三天就回去了,临走的时候,洪大少爷又叮嘱三弟要照顾好自己。还告诉他们,没准儿,过年的时候爹娘会过来看他们。  

天气愈发的冷了,县城里的好些人家也更加的忙碌起来。  

就像是张双喜兄弟俩,带着子侄天天的上山坎柴。这些柴薪一部分留着家里用,大部分都送进了县衙后宅。  

天气越发的冷了,依晴及乎每天都会念叨一遍:“松岭好像比幽州还冷。”杨翠云和婉姐儿也附和她点点头。  

佟氏瞧了一眼杨翠云的肚子,让她和婉姐儿上炕。两个人也听话,乖乖的上炕,把脚伸进佟氏递给她们的棉垫下。  

“瞧这天色,今儿好像要下雪了。王嫂子,给各个屋里都加个炭盆子。”  

“是,夫人,老奴现在就加。”王妈妈应了就要出去,依晴却叫住她:“王妈妈,我的屋子里不用加。”  

“我的好姑娘,您怎么又…?”下面的话,王妈妈没有说出来,去年冬天自家姑娘也是这样,不管多冷的天气,屋里都不让升炭盆子,非说出气费劲。  

依晴觉得真的没有必要用炭盆子,屋子里有火炕,晚上睡觉往被窝里一躺,盖上松软厚实的棉被,被窝里暖暖的睡一晚上,别提多舒服了。  

唯一不足的就是早晨不愿意穿衣裳,总喜欢捂被窝。  

可是这也不算毛病,在寒冷的冬日里,又有几个人不是喜欢躺在热乎乎的被窝里躲懒。  

佟氏见晴姐儿,又不让在她的屋子里升炭盆子,就无奈的笑笑:“王嫂子,就随了晴姐儿的意思。”  

“是。”王妈妈应了一声就下去了。  

依晴却在琢磨这么冷的天气,最好是吃一顿热锅子。结果她的提议刚一说出口,杨翠云是第一个赞成。  

“晴姐儿,可先莫说了,再说下去嫂子的就要…。”她后面的话,虽然没有说出来,可是大家也都明白。  

听了杨翠云的话,佟氏先笑了。“好,咱们今天就吃热锅子,正好咱们家里羊肉什么的都是现成的。”  

婉姐儿:“看来咱们今儿都有口福了。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婉姐儿没有说,就是不用回去做饭。”  

有小毛去前面送信,下衙的时辰佟磊和洪三一起跟着回来了。  

就仿佛是应景,当热锅子端上桌的时候,屋子里的人谁也没有注意到,外面已经飘起了雪花。  

还是王妈妈快言快语,道:“外面真的下雪了,不过还不大。”  

“这可是今年冬天的第一场雪呀!我得出去瞅一眼。”一霖学着大人的样子,走到门口。  

小牛是学着小哥哥的样子,也跟在一霖的身后。  

“你们两个不吃饭了?今天王妈妈可是切了很多的五花肉。”  

两个小家伙,尤其是小牛,一听说五花肉,立刻就咧开小嘴儿坐回凳子上。  

“姐姐,嘿嘿。”  

小孩子嘛,都喜欢吃煮的软烂的肉,小牛更是喜欢吃五花肉。  

撇去浮油的骨汤咕嘟咕嘟的冒着热气,一大家子人分成两桌,每张桌子上都放了一个热锅子。  

今天依晴还特意的,让王妈妈端上来两碗自己新做的辣椒酱。  

结果最让依晴意外的是,大家居然都喜欢这一口。就是平日里不喜欢吃辣的婉姐儿,今儿也似乎受了传染,挖了一小勺放在自己的碗里。  

依晴自己,更是吃的小嘴儿嫣红。  

这第一场雪虽然不大,入夜时分,院子里也已经是一片银白。  

沈谦看了一眼天色,又悄悄的溜进西厢。  

依晴这会儿刚有点儿睡意,听见门响就那么一点点的睡意,瞬间全无。  

“这么冷的天气,你怎么不睡觉?”依晴来个先发制人。  

“晴晴,我有事情要与你说。”  

“什么事情?”  

“松岭这边已经安定下来,我要回京城一些日子。”其实沈谦也不想走,可是他却必须得回京城一趟。  

依晴完全没有想到,沈谦会说要回京城,所以他的这句话一出口,依晴就彻底的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了!  

这几个月来,她已经习惯了沈谦在这里,他们每天都会见面。  

她喜欢这种彼此喜欢,彼此在乎,还能天天见面的恋爱感觉。  

“怎么不说话了?”沈谦欺身靠过来,把小丫头牢牢的锁在怀中。  

依晴这会儿,不知道该说什么?因为她不想沈谦离开。  

沈谦见小丫头不说话,就把下颌抵在小丫头的头顶,继续柔声的问道:“怎么不说话?”  

“嗯。你要回去多久?什么时候还来?”  

依晴顾不得害羞,没有找任何的借口,而是很直接的问出来自己的想法。  

显然,小丫头这样的问话,沈谦很是受用。他又紧了紧手臂,才给依晴解释道:“姐夫让人给我送信来,说有事情要我回去。”  

“你姐夫?”  

“是我姐夫,可是我觉得这应该不是姐夫的意思。”  

依晴想到去年冬天的事,就笃定的问道:“是不是皇上找你?”  

“有可能。”沈谦自己也有这个想法。  

“那你什么时候会再过来?”  

“我尽量会在过年的时候过来。”  

“过年的时候?你不在家陪叶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