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6章再次进山(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听五叔五婶说完,周大冲再一次沉默了。只是这沉默里,多了一丝他自己都无法明了的东西。确切的说,他自己也似乎站在岔路口,不晓得该怎么办?  

中午散学回来的二郎,见五爷爷和五奶奶把这么多的堂兄弟姐妹都带来,可高兴坏了。  

可是他依旧记得夫子教的礼仪,先给五爷爷五奶奶见礼。  

“五爷爷,五奶奶,好。”  

“好。”  

等二郎又给堂叔堂婶见过礼之后,又与众兄弟姐妹见礼,最后才来到小五儿面前:“来,小五儿,给二哥抱抱。”  

“嗯呢。”小五儿也挺喜欢这个哥哥的,就伸出小胖爪子给哥哥抱。  

只是他也有点儿迷糊,他记得原来管这个哥哥叫五哥哥的,怎么如今变成了二哥哥?  

算了,不去想了,反正都是哥哥。  

周里正虽然早就听说二郎在读书,可是一身小袍子的二郎出现在众人面前,他还是眼前一亮。  

“读书的孩子就是不一样,这才几天的工夫,二郎就仿佛脱胎换骨了一般。”  

周里正可是最喜欢读书人的,这会儿瞧见二郎有模有样的给他们见礼,与大家说话的口气与以前完全不一样了,更是稀罕的不行。  

就与周大冲说道:“你当初说让大郎读书,我也琢磨着这是个正理,也想让这几个去读书,结果你猜怎么着。这三个大的识几个字就跑回来了,宁可下地干农活也不愿意读书。”  

“唉~牛不喝水不能强摁头。”五婶却想的明白,“他们不愿意读书,咱们也不强迫。咱们给过他们机会,就是长大了,后悔了,那也是他们自己选的。”  

周生三个听了爷奶的话,赶紧的过来表态。  

周生:“爷,奶,咱们根本就不是读书的料,认识一些字就行了,何必浪费那些银钱。”  

周言:“奶,您不晓得村西头的二郎,学了那么久,都背不下来千字文,我都替他臊得慌。”  

周开:“夫子暗地里都说过好几遍了,他根本就不是读书的料,可是那家人还供他读书,我都觉得浪费银钱。”  

兄弟三个说完,五婶心里又把那黑心的一家骂了一遍。  

周大冲与罗氏的心情,却平和多了,毕竟那一家子人好与不好都和他们没有关系了。  

至于…  

他需要想想。  

夜里,夫妻俩躺在炕上又商量一番,一定要留五叔五婶多住些日子。  

次一天吃过早饭,二郎带着四郎周白去学堂。  

大郎则带着周生,周言,周开三个堂弟出去走走。  

堂兄弟四个刚出了院门,就见沈谦带着春山几个从中间的院子里走出来。  

“四公子。”大郎上前去打招呼。  

“大郎这是准备去哪儿?”沈谦是知晓周家来了亲眷,这会儿又见大郎领着三个比他年纪略小一些的少年,就猜到他要带堂弟们出去。  

果然,就太见大郎说道:“我带几个堂弟出去走走。”然后又对三个堂弟说道:“生子,小二,小三儿快点儿过来见过沈四公子。”  

周生带着两个弟弟,在瞧见春山的那一刻,已经猜到面前这位风姿绰约俊逸不凡的少年,就是他们敬慕的沈四公子。  

这一刻,兄弟三个都是眼神炙热手心冒汗。  

这会儿听见大堂哥给他们做介绍,就立刻上去齐声给沈谦见礼。  

“小子周生(周言)(周开),见过沈四公子。”  

“免礼。”  

“谢四公子。”兄弟三个这会儿都有点儿飘了,他们见到了真的沈四公子,就是回了村子,也可以跟小伙伴们炫耀半年的。  

沈谦:就这眼神儿,还好是三个少年,这要是三个少女,他准会被吓跑了。  

还好,有春山善解人意,他对周家兄弟三个点点头,道:“公子,咱们该上山了。”  

沈谦“嗯”了一个,然后对大郎他们点点头,就催马向前。  

等沈四公子他们出了偏门,再也瞧不了他们的踪影,年纪最小的周开才一蹦老高的嚷嚷道:“咱们今天终于见到了沈四公子,沈四公子还和咱们说话了。”  

周生却没有周开跳脱,他现在还有些迷糊。“我一直以为,我在做梦。”  

周言:“哥,咱们没有做梦,咱们见到沈四公子是真的。”  

“是的,没有错。”大郎也开口了。堂兄弟四个就站在门口说着话,早把出来的目的给忘了。  

沈谦带着春山几个直接骑马到了前面的衙门口,正好瞧见佟磊和洪三带着人从里面出来。  

“佟表哥,报案的人呢?”  

“他们回家告诉家里人一声,一会儿就回来。”  

“哦。”  

他们在这里正在说话,就见两个三十多岁的汉子,急匆匆的跑了过来。  

“四公子,差爷,咱们回来了。”  

沈谦瞅了一眼,身材敦实的两个汉子,问道:“昨天晚上是你们两个来县衙报案,说在林子里瞧见了熊瞎子?”  

“是的。”说起昨天的那一幕,两个汉子还是心有余悸。  

“昨天,你们是在哪里瞧见的熊瞎子的?”  

“是在熊瞎子沟外面。”说起来这件事,两个汉子说话都不流利了。  

“今年谢大人,给咱们争取了那么多的好处,咱们就想再多赚一点儿,天冷了给媳妇儿和孩子们做件新棉袄。”  

“咱们哥俩平日里也胆大,就转到了黑瞎子沟那边。咱们也没敢进黑瞎子沟里面,就在外面,还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