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因果报应(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次一天的早上,沈谦不太情愿的怀里揣着谢文安写给皇上的折子,带着沈家的侍卫和松岭县衙的一部分官差,准备压着曹王两家人,以及收缴上来的曹王两家非法敛来财物,离开松岭县城向京城进发。  

见大哥哥要回京城,一霖和小牛很不舍的,让姐姐带着他们到门口送行。  

依晴却只带着他们站在院门口,看着沈谦他们进了前衙的后门。  

“姐姐,咱们为啥不去衙门口给大哥哥他们送行?”  

依晴点了点一霖的小鼻子,揶揄道:“别以为姐姐不知道你们两个的小心思,你们就是想亲眼瞧瞧,那些被押解的犯人。”  

“嘿嘿,看来真的瞒不住姐姐。”一霖和小牛昨晚听到,爹爹和大哥哥他们讨论押送犯人进京的事,就记在心里了。  

两个小家伙昨晚还偷偷的商量,今天早上找个借口,让姐姐带他们过去瞧瞧,木笼囚车是什么样子的。  

只是他们没有想到,姐姐这里行不通。  

“姐姐~”  

“姐姐~”  

两个小家伙拉着姐姐的手,还在做最后的挣扎。  

“你们现在还太小,等你们长大一些了,姐姐再带你们去瞧。”  

依晴有依晴的考量,曹家和王家的那些女人哪个肯心甘情愿当犯妇。被压出牢房这一路上,肯定会作天作地的闹腾。  

鬼哭狼嚎都是好的,她怕那些女人口无遮拦的咒骂,吓住两个小家伙。  

一霖和小牛见姐姐不同意,就意兴阑珊的手拉着手回去了。  

衙门口早已经围满了人,这些人手里都拿着点儿东西。当然了没有大家经常说的烂菜叶子,更没有臭鸡蛋。  

在松岭这个地界,谁要是敢把菜叶子放烂了,那他的屁股蛋子也得让家里的长辈给打烂了。  

至于臭鸡蛋,那是更加的不可能。能吃得起鸡蛋的,不会把鸡蛋放臭,吃不起鸡蛋的,就更不会把鸡蛋放臭。  

站在衙门口瞧热闹的秋景,还纳闷儿,“春山,他们手里都拿的啥东西呀?”  

“我也没瞧清楚是啥。”  

夏日:“好像是泥蛋子。”  

秋景:“泥蛋子?”  

“不信你们瞧。”夏日一努嘴,让他们看向墙角。  

就见去偏门的胡同口,几个五六岁的小小子正在低头和泥,其中一个小子还在那大声的嚷嚷:“狗剩,快点儿整些水来,我这里水不够了。”  

他旁边的小子,见他站在那瞎嚷嚷,就捅咕他一下,“二娃子,你咋那么笨,这样不就行了。”小子说完就解开裤子,露出来自己的小水龙头。  

二娃子瞧见一股水柱浇到泥土上,登时就乐了。“哈哈,我咋把这事儿给忘了。”说完,他也开始扒裤子。  

春山几个,见胡同口的几个小小子在那撒尿和泥,忍不住面面相觑。  

秋景:“我咋不记得,咱们小时候玩过这个?”  

夏日白了他一眼,“咱们小时候,天天跟四公子玩的是沙子。”  

“现在那个装满沙子的院子还在。”春山想起来他们小时候的样子,也和这几个小子的年纪差不多,天天的陪着四公子在沙堆里折腾。  

“那时候,每天从那个院子里出来,刘奶奶都会耳提面命的叮嘱咱们:快去洗澡,瞧这一身的汗呦,都成泥猴了。”冬临也很怀念,小时候天天被刘奶奶叨叨的日子。  

“马上就能瞧见刘奶奶了。”  

“是啊!怪想她老人家的。”  

他们站在沈谦身后说话,根本就没有背人。惹的沈谦也一直回忆自己小时候的事儿,想到他们几个刚到自己身边时候,好像和那几个小小子的年纪差不多。  

当第一辆木笼囚车里关着的曹大满被牛车拖出来,一个泥蛋子就“啪”的一声,砸在了他的脸上。  

紧接着,很多的泥蛋子都纷纷的砸过来。不出片刻,曹大满就被砸成了泥塑。这造型,就是他亲娘老子走过来也未必认得出。  

等第二辆木笼囚车里关着的胖球(王本事)被拉出来,也没好到哪去。不大一会儿,也被咋成泥猴。  

没法子,他面积太大,想把他砸成泥塑没有一驴车的泥土,还真的呼不严实。  

乃至第三辆木笼囚车里关着的曹景辉,不知道是没有泥蛋子了,还是别的原因,他只挨了几个泥蛋子。  

不过他后面的王大胖,不知怎么的比他挨的泥蛋子多了好几倍。  

春山:“看来松岭县城的人,还是挺靠谱的。”  

“怎么靠谱了?”秋景有些不解的追问。  

夏日又努努嘴,“瞧后面。”  

几个人回头一瞧也下了一跳,就见曹家的女眷被拴成一串拉出来。  

王氏打头,可是她现在根本就不能自己行走,两个婆子架着她走在前面。  

而当曹倾城走出来,不知道打哪钻出来一群小姑娘,冲上去就是一顿挠扯,瞬间就把曹倾城挠得鬼哭狼嚎的大叫。  

挨着她的魏姨娘见闺女被揍了,就要上去帮忙,可是这些女眷的胳膊都捆在一根绳子上的。  

曹倾城的挣扎和魏姨娘拽动,顿时曹家的女眷都摔倒在地上。哭声和咒骂声是此起彼伏,现场是一片狼藉。  

押解的官差实在是看不下去了,上前驱赶那群小姑娘。  

“去去去,都回家去,不许在这里捣乱。”  

几个小姑娘虽然被官差驱离开,可是她们并没有走远,而是站在路边咬牙切齿的喊道:  

“曹倾城,你也有今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