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章 唇齿相依(3/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会仅仅是一片心意?”朱寘鐇一番话激起了其他诸王的好奇之心,见众人纷纷出言附和,他这才笑眯眯地说,“庆王让大家瞧一瞧也好,否则大家就是回去了,这心里也不踏实不是?”

眼见得这是捱不过去了,朱台浤只得深深吸了一口气,强笑着打开了盖子。他本做好了看到一条劣质玩意的准备,可发觉这一副赫然是二十块玉带板的标准玉带,用的是和田玉,那两片圭形玉带板都是镂雕着骏马图腾,一看便是精雕细琢价值不菲的好东西,他刚刚已经到了地下的心情一下子好转了许多,甚至大大方方地递给了几位郡王传看。

这可是如今那位天子心腹送的寿礼,这样沉甸甸的一份大礼,多有面子!

朱寘鐇原本还以为徐勋被撂在宁夏镇总兵府,必然为此气怒难消,仇钺此来不是自作主张,就是徐勋让他送什么敷衍了事的寿礼,以此削朱台浤的面子,谁料竟真的是一份厚礼。此时此刻,心里异常不舒服的他接过那传到自己手里的匣子,甚至懒得看一眼,就径直递给了庆王朱台浤,干笑了两声。

“没想到平北伯对庆王竟然如此有礼,如此有礼的少年新贵,却是少见得很!倒是他如此厚意,庆王应该备一份帖子请他一请才合情理。”

出了庆王府,苗逵总觉仇钺来得蹊跷,也懒得和宁夏镇这些军将多啰嗦,叫上陈雄便先行赶了回去。弘治年中他和保国公朱晖率兵出征的那一次,陕西三镇的军将对京军很是疏远,他对于这些人也没什么好感,此时一上马就须臾走得没了影。见他这幅架势,总兵府的那些军官难免心里都有些不踏实,一时都围在了总兵姜汉身边,而姜汉则是紧盯着仇钺。

“仇钺,刚刚那东西不会是你假借平北伯的名义送的吧?”

“总戎大人,我哪能这般自作主张?”仇钺见其他人也有些不信地看着自己,不得不重重咳嗽了一声道,“我是真的正好赶回了总兵府,那一位原本火气大得很,可后来张公公说到镇守太监府也没找到人,而苗公公和陈将军则是到这庆王府来了,那一位反而渐渐消了火气,听我自告奋勇说要再到这儿来一趟,便让我捎带了一份寿礼。”

仇钺绝口不提自己曾经提醒过徐勋的那话,见上上下下都有几分踌躇,他便对总兵姜汉说道:“总戎大人,事到如今,还是赶回去的要紧,总不能还冷落着平北伯吧?”

姜汉这才深深吸了一口气,看了一眼惴惴然的众将,他便沉声说道:“也罢,回总兵府!不论是好是坏,总是我这个总兵首先担责,你们不用太过慌张!”

法不责众这四个字,自古以来都是至理名言。纵使苗逵和张永都是一肚子气,当总兵姜汉带着林林总总十几个高级军官前来参见的时候,他们又瞥了一眼因为站不下而都在外头院子里的那些军官,暗想今次这事情恐怕只能就这么算了。就是徐勋,此前曾经存过杀一儆百的心思,可在仇钺的提醒下,再想一想从延绥镇锦衣卫分所那儿探知的消息,他也就明白了,眼下远远不是雷厉风行的时候。

“姜总兵,靖虏卫被破的消息,想来你应该知情了吧?”

这一句话直接问到了点子上,纵使姜汉脸皮再厚,也不能硬着头皮说不知情,只能赧颜答道:“回禀平北伯,消息已经传过来了。据说杨总制带兵数千抵达了固原,如今虏寇攻势已经遏制,本企图犯隆德,可也被惊退了。”

“靖虏卫就在宁夏镇和固原镇地交界处,如今要走,万一从河套杀个回马枪往宁夏镇来呢?”徐勋目光炯炯地看着姜汉,见其脸色不那么好看,他便点到为止不再继续追究这个问题,当即轻描淡写地说道,“我和苗公公张公公陈将军在宁夏镇还要停留几天,还打算去镇远关和宁夏平虏所看看,倘若仇将军抽得出空,我在宁夏镇这几天,便陪我一程吧!”

徐勋不再拿之前他们齐齐上了庆王府的事情发作,姜汉松了一口大气的同时,也觉得心中不安,这点小小要求自然满口答应——倘若徐勋不是特别指出只让仇钺陪在宁夏镇的这几天,他恨不得把这个素来精干的游击将军派去寸步不离地陪徐勋视察各个卫所,以免又捅出什么倒霉的篓子来。他连声答应之后,外头就又传来了一个小校的通传声。

“镇守太监李公公邓公公求见。”

刚刚苗逵陈雄去庆王府的时候,没注意李邓二人,但那两人却不敢认为这一遭真的无人知晓,因而从庆王府赶回镇守太监府换了身衣裳就匆匆忙忙赶了过来。此时此刻两人听到里头一声传字,见姜汉等人都是鱼贯而出,面色都不那么自然,两人不免存了几分小心。

别看他们在甘肃镇颇有几分脸面,可真正在京城这些有权有势的大人物面前,却什么都不是,光张永和苗逵这两个大珰就足够他们小心应付了,更不用说徐勋!那些军官往日看着粗鄙,但下头总养着一批忠心耿耿的亲信,不像他们,靠的是京里的靠山!

因而,两人一进花厅,便先跪下结结实实磕了头,等到张永皮笑肉不笑地吩咐他们起身,李增方才赔笑道:“实在是不知道苗公公张公公和平北伯这么快就来,此前才听说各位过了河去延绥镇,接下来战事一起,这消息就更加不畅了……”

“这些废话就不要说了!”张永没好气地打断了李增的话,随即一字一句地问道,“按理宗藩不得和文武百官交接,怎么放到这宁夏镇,反而就不管用了?”

邓广见张永一脸兴师问罪的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