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天龙传说(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罗幕心中觉得白媚儿身上的存货应该也差不多了,他还想借着白媚儿认识龙宫的人,也不能做到太绝。  

罗幕对着白媚儿道:“别哭了!你收起来吧!你后面教我怎么炼器就成了,我习惯用刀。”  

白媚儿擦了擦眼泪,收起了她的宝剑,心里觉得有点不可思议,罗幕真的就这样放过她了。  

她以后一定要多加注意一点,藏好身上的东西,不能让罗幕再发现了。  

不然她肯定是要成为全青丘最穷的一只狐狸了。  

其实白媚儿不是不好看,只是这气质和红鳞实在是太像了,让罗幕心中对白媚儿并无太多的好感。  

白媚儿的丹药还挺多的,罗幕打开瓶盖一个一个闻了一下,又特的一个一瓶的一瓶的问了白媚儿是干什么用的丹药。  

罗幕也不知道白媚儿有没有撒谎,罗幕凭着感觉,如果感觉这瓶没什么问题,就自己亲自试药,看看白媚儿有没有骗他。  

感觉这个药有问题,他觉得白媚儿撒谎了,他就直接让白媚儿自己试药。  

这让白媚儿又气又恼的!心中十分生气。  

不过忽然之间,看看正在傻傻研究丹药的罗幕,白媚儿心中有了一计酝酿在心头。  

也许是这一阵,白媚儿太过于老实,罗幕心中有些放松的警惕。  

兰兰在马车之中睡得正香。  

罗幕拿起来了最后一瓶丹药,对着白媚儿问道:“这是什么丹药!”  

“这是补灵丹,用来提升根骨的。”  

罗幕嗅了嗅,有一丝丝甜腻的气息,本能的感觉有些不对劲,又说不出那里不对劲。  

罗幕拿出一粒丹药递给白媚儿,白媚儿毫不犹豫的一口吞下了。  

罗幕的神识可是牢牢的盯着白媚儿,白媚儿绝对不可能作弊的,他确定白媚儿吞下了丹药,过了一炷香的时间,什么也没有发生。  

罗幕这才服下一粒丹药,这丹药之中确实包含了一阵很强大的灵气。  

罗幕并不放心白媚儿,在周身用灵石布下了一个阵法,才开始炼化这股灵气。  

罗幕今天一日服用的丹药有些偏多,体内虽有些灵气混杂,可是罗幕曾经不曾服用过丹药,初次服用,药效十分之强,有些燥热。  

若非罗幕本身修为过人,只怕根本扛不住。  

不过修为突飞猛涨的感觉真的很不错,罗幕的修为本来差不多就要突破人仙之境了,只差临门一脚就能突破了,今日虽然突破的时机不是很完美,但是能够突破就是一番造化。  

天地之间的灵气疯狂的进入罗幕的身体之中,罗幕身上的灵力的不停的淬炼着肉体强度,这么多的灵气,罗幕的身体有些受不了,化龙诀的功法在罗幕的身体之中的运转着,罗幕仍然无法全部消化这股强大的灵气。  

再这样下去可不行,罗幕想到了他身体内的龙珠,何不把这天地灵气灌入这龙珠之中,岂不是更好。  

他的肉身体内的龙珠被灵力一次又一次的冲击着,龙珠很快就出现裂缝。  

裂缝一点一点的扩大,被强大的灵力灌入,龙珠破碎了,龙珠之中最为神秘的力量进入了罗幕的灵台之中。  

这龙珠之中居然蕴含一丝天龙的本源力量,让罗幕得到了一丝天龙的传承,罗幕心中十分惊讶,没想他居然走了这样的狗屎运。  

像他这样的普通河鱼,无论怎么样修炼,怎么样的吃天材地宝,最多也就只能修炼成为一只飞龙而已,这便是他的极限了。  

传说中的天龙,更是可望不可及的存在。  

传说天龙可是不死不灭的传说。  

在最远古的时代,那个时候,天地之间还没有人族的出现,女娲都还没有出现。  

四块大洲还是一块大陆的时候。  

在那个时代,天下都是龙族的。  

龙族为尊。  

龙族是整个天地的主宰。  

可是后面不知道为何,谁也不知道原因,龙族之中的天龙陨落了,自此,龙族开始走向了衰弱。  

妖族依然鼎盛。  

妖族之中大圣女娲顺应天道,造了人族,成就了圣人之位。  

自此人族当道,妖族全体衰弱。  

而在封神之战中,女娲斗法失败,自此退隐天外天之中,不再出现在天地之中。  

女娲深受人族的敬仰,可是妖族之中并无太多人敬仰。  

因为女娲为了成就自己的圣人之位,是踩着全部妖族上位的。  

妖族的地位下降的很厉害。  

女娲为了提升妖族的地位,想削弱人族的人皇,派妲己去颠覆帝辛的江山,提升妖族的实力。  

可惜这番算计全部落入了元始天尊的算计之中,成就了封神榜。  

如果不是有通天教主和元始天尊斗法,只怕女娲未必能全身而退。  

这些秘辛,便是罗幕得到的传承记忆。  

天龙肯定没有陨落,不然不会知道这些事情的。  

可是现在,哮天犬上次明确告诉过罗幕这世间一只天龙都无了。  

罗幕现在怀疑,猴子就是女娲下得一步棋,猴子是女娲石所化,好巧不巧就落在的花果山,吸收天地灵气变成了猴子。  

猴子的外形也最为接近人族,人族是体型是最适合修炼的,万灵之首。  

猴子的天赋绝对是妖族之中顶尖的,现在妖族绝对找不出一个修炼天赋比猴子还要强的。  

这世间有比猴子厉害的大妖,可是相同的时间内,能够修炼到猴子这样的境界,绝无仅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