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3章落雁玉致(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雁姐大才,竟然还有心思将院落布置的如此自然唯美,玉致佩服。”  

借着灯火打量一番后院的布局,宋玉致看出了些东西。  

高端的院落布局都讲究风水阴阳,甚至会有阵法结合,能够契合天地之力,逆改四季冷暖。  

听说那位天下第一巧匠鲁妙子就精通此道,只可惜那位奇人已经消失了十数年时间,也不知是否还活着。  

而沉落雁的院落便有风水阵法的痕迹,连气温都被改变,甚至无视了季节的影响,让果树结果。  

“玉致妹妹可莫要笑我了,你们宋家槐园据说当年让天下第一巧匠都赞不绝口的盛景,哪是我这小地方所能相比的。”  

沉落雁谦虚的笑了笑,同时摘了些果子用清水冲洗放到两厅石桌上。  

宋玉致倒也不客气,拿起一颗水果啃了一口。  

“杜伏威和江淮军的事情好说,他那种人物甚至都称不上枭雄二字,没能力争霸天下,最终只会被人吞并。  

我们瓦岗寨并未放在心上,而且接下来他会有更好的目标。”  

沉落雁同样拿起一颗果子小口的啃了口,清脆爽口,同时意有所指的道了句。  

虽然之前宋玉致代表宋阀与密公达成合作,但有些细微处的利益和事情倒也可以说说。  

当然,这些事情只能由她来私底下交流,免得伤了和气。  

“你们也认为宇文阀会坐不住?”  

妙目一闪,宋玉致岂能听不出沉落雁的意思?  

“在李阀化为李唐的那一刻宇文阀就急了,必然会急着率军返回族地,但杨广不可能让宇文阀的主力回归,更不可能让其率军回去。  

双方的矛盾没有调和的余地,宇文阀若不想彻底失去根基,只能弑帝。”  

沉落雁自信的道,虽然只是猜测,但却有着十足的信心。  

如果她是宇文阀阀主或者宇文化及的话,必然会尽快找机会弑帝北归的。  

否则一旦让李唐继续做大,北地将再没有他们的立足之地,从而失去争霸天下的机会。  

“一旦宇文阀弑帝率军北归,杜伏威等人的确会忍不住对江都出手。”  

宋玉致也认同沉落雁的分析,甚至在出发前父亲就道出过这一猜测。  

也正因为宇文阀和杨广的关系紧张,父亲才有机会冒险离开宋阀山城北上。  

说到半截,话音忽然一转,笑嘻嘻的看向沉落雁。  

“但洛阳的隋军却不会散,甚至王世充可能也在等着那一天呢!”  

大家都不是傻子,人家王世充更不是,岂会看不出这一点,又岂会不早做防范?  

恐怕整个洛阳隋军已经被其渗透的七七八八,就算杨广帝崩,也不足以让大军混乱,甚至有可能王世充会借机占下洛阳,如同李渊那般自立为王。  

所以瓦岗寨的压力仍然不会小,甚至有可能会更大。  

“玉致妹妹倒是看得清楚。”  

深深地看了眼宋玉致,沉落雁明白遇上对手了,想要凭借那些小手段肯定不行。  

“你们宋阀何时下场?这天下的棋局空位已经越来越少了。”  

直入主题,沉落雁不相信宋阀对争霸天下没兴趣,至少以那位天刀对其它散发门阀的排斥,肯定不会看着对方定鼎中原,建立新朝的。  

“我们在等一个机会。”  

将最后一口果肉咽下,宋玉致意有所指的道,同时心下也挺苦恼郁闷的。  

她们宋阀年青一代有些差,几个哥哥都不是争霸天下的料子,哥哥宋师道虽然优秀,但却无心天下,让父亲都快愁死了。  

现在甚至不得不另找传人,甚至还准备将自己嫁出去用于联姻。  

虽说作为宋阀小姐,她早就有了觉悟,就如同姐姐宋玉华那般。  

可真到这一天的时候心里面仍然很不舒服。  

唉,这就是命吧!  

“不说这些了,玉致妹妹对那化国如何看?”  

见宋玉致好似心情不好,沉落雁识趣的转移话题,同时也想看看宋阀对化国那边的看法。  

除此之外,她对化国也很感兴趣,不因为别的,就冲着化国那男女平等的特殊政策。  

她虽然是女子,但却巾帼不让须眉,自信自身的才智不弱于男子。  

只可惜这个时代是男人的天下,就算自身有着超出常人的才智谋算,仍然被他人所轻视。  

所以当了解到化国内部的特殊后,便对之来了兴趣。  

只可惜她们瓦岗寨的情报网络只作用于隋国内部,对国外了解的不多。  

“那是一个文明的国度!”  

说起化国,宋玉致妙目亮光闪烁,对那个国家同样很感兴趣。  

“的确是一个文明的国度。”  

沉落雁深有同感,哪怕她了解到的信息不多,但却也不算少,在很多方面化国的政体制度的确更加文明先进,远不是帝制所能比拟的。  

两女对此交流起来,越说越投缘,尤其聊到化国高层有近半都是女子掌权,这一点让她们无比的羡慕。  

别看她们两在瓦岗寨和宋阀中的地位不低,但真要论起来实权并没有多少。  

毕竟女子都是要嫁人的,一旦家人自身立场不免会有所改变,有些人自然会防着这点。  

“当初王通先生的寿宴上,曾有传闻化国的那位出现在隋国,不知玉致妹妹和贵阀是否有线索?”  

聊着聊着,沉落雁将话题转回正题,对当初从王通寿宴上传出的消息很敏感。  

如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