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1章去讨债(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小仲小凌他们要杀我未来的丈夫?他们为何要杀我丈夫?”  

卫贞贞很不理解,对于自己会被某位贵人看上并娶过门这一点她能理解。  

不是她自夸,自己的姿色是相当好的,至少在扬州生活这么多年还从未见过比自己漂亮的女子。  

这还是一向素颜朝天,如果稍加打扮必然能迷倒一大群男人。  

可以自己和小仲小凌的关系,怎么可能会那样?  

“他们为了给他们的娘报仇。”  

耸耸肩,田昊也搞不懂那两人的脑回路,才相处几天时间,怎么就培养出那么深厚的感情呢?  

不理解,很不理解。  

“他们不是孤儿吗?”  

卫贞贞更不理解,她可知晓那两人都是孤儿,怎么可能会有娘亲?  

难不成他们找到了失散多年的母亲?  

或者说是自己未来的夫君害得两人成为孤儿的?  

“是他们认下的干娘,好像相处了没几天。”  

田昊可谓有问必答,同时用神念扫描着眼前的佳人。  

卫贞贞无疑参与了大唐双龙这边的命运轨迹,认真研究一番的话可能会有所收获。  

当然,更重要的是研究整个隋国,看看能不能窥破苍天塑造命数的原因。  

他有种预感,如果能够窥破内中奥秘,必然会对自身修炼有大助益。  

而听过田昊的话语,卫贞贞更懵了,认识了几天?干娘?  

小仲和小凌这么缺爱的吗?  

“而且他们认的那个娘还是高句丽的剑客,前段时间更多次刺杀隋皇。”  

岳紫霞冷笑依旧,他最看不起这种没有大义是非的人了,连自身的大立场都没有。  

若非昊儿还需要那两人来窥破命数奥秘的话,他早就在其与傅君婥相识的时候将之给剁了。  

这种勾结异族贼人的人可谓人人得而诛之的。  

“高句丽的剑客!”  

卫贞贞傻眼了,直感到眼前一黑,身子一晃差点栽倒,还好被宁中则扶住。  

“怎么会这样?小仲和小凌他们怎会与高句丽的剑客有关系?”  

她很不理解,哪怕自身只是个普通百姓,但却也听说过朝廷征战高句丽,先后百万大军都没了,甚至那些战死的将士尸体还被筑成京观。  

这可是血海深仇,而且她小时候听爷爷说过,数十年前文帝时期高句丽就犯我边疆,杀了很多人,抢了十数座城池,是高句丽先跟隋国开战的,是对方不对在先。  

所以哪怕现今的隋皇因为三次发兵攻打高句丽弄得百姓怨声载道,但她们也最多说一说大军指挥不力,并不会否认攻打高句丽的正确性。  

可现今自己照顾多年的两个弟弟竟然认贼作母,并且对方还刺杀了隋皇。  

这本身就不对,不过相比于对错,她更担心两人的安危,现今两人与那高句丽剑客扯上关系,必然会被朝廷针对,一旦被抓到下场绝对好不了。  

本能的就想要向眼前几人求助,可那话怎么也说不出口,毕竟两人真的错了,并且是在大是大非民族大义上错了。  

“我可以安排你去见一次那两人,如果能劝说他们改邪归正,我就帮他们改变命运,如果他们执意一错再错,那就没办法了。”  

感应到卫贞贞的思绪越发忧急,田昊决定给一次机会。  

他也想看看卫贞贞能否劝说双龙回头是岸,脱离原本的命运轨迹。  

而在这期间苍天又会以怎样的手段去应对,是听之任之,还是用其他手段将命数掰回去。  

这便是一个观测的好机会,不容错过。  

“多谢将军开恩!”  

卫贞贞赶忙躬身道谢,心下更为坚定,一定要将小仲和小凌劝说回来,远离那高句丽的剑客。  

“现今他们到哪儿了?”  

田昊看向漂亮师娘,虽说他有所猜的,但却不知具体的位置。  

没办法,头顶有那么大一个八卦大阵压着,他的神念最多扩展到百里外,想要找到不知道跑到哪里去的三人太难了。  

“他们正在被宇文化及追杀,并且已经抢了一艘渔船借助长江暂时脱身。”  

宁中则回道,她们早先就在这边建立起了简单地情报体系,虽然无法第一时间获得准确的情报,但来上一点马后炮的粗略情报,大致确定三人的所在却不难。  

“抢了艘渔船?她们没给钱?”  

田昊感觉傅君婥和双龙不讲规矩了,你们跑路归跑路,但何必去祸害人家渔民呢?  

这世道养家湖口本就不易,你们还将人家吃饭的家伙给抢了,这是会逼死人的。  

宁中则看了眼宝贝弟子没有言语,这完全是一句废话。  

“江湖果然不应该存在!”  

一旁的左寒霜对此看不顺眼,越发的认同化国的理念。  

江湖对于国家百姓而言,果然是必须除去的毒瘤。  

以前江湖人士就没少去祸害百姓,什么霸王餐都只是小儿科,动不动就砍死人,反正只要不被人看到,就算屠村灭寨了也不会有事。  

更别说那傅君婥还是外国人,并且跟隋国有仇,抢一艘船很正常。  

“找到那位船夫,我们帮他去要回渔船。”  

田昊正义心爆棚,决定为那位可怜的渔夫主持公道,同时避免悲剧的发生。  

这年头百姓们的日子都不好过,渔船对于渔民而言,就好比是农民的土地。  

看看那些没了土地成为流民的百姓有多惨就知道了,所谓的易子相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