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9章战争要来了(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且不提田昊在昆仑山中化身人形盾构机的挖洞,远在皇城中的樱雪公主被传唤入宫。  

“云轩公子真被那人轻易拿下的?”  

将樱雪公主唤来询问过云轩楼发生的事情,皇帝神情凝重。  

作为帝王,他很不喜欢那种超出自身掌控的存在。  

“他很强,超出我们理解的强大,我们没有能与之匹敌的强者,不可力敌!”  

樱雪公主对田昊评价很高,别的不说,单单那种幻术手段便没办法应对。  

连烨哥哥和怜花惜月那种高手都中招而不自知,人家就算光明正大的走入皇宫行刺,恐怕都没人能察觉。  

太强,强的不讲道理!  

老皇帝没有言语,静静的思索那种人物所能造成的影响。  

“攻墓派鼓动周边三十万的百姓准备迁徙往昆仑山,重修谷子墓。  

默儿,你对此事有何看法?”  

想了好一会儿,老皇帝掉转思绪,思考攻墓派的异常举动。  

攻墓派在那边都安家传承了上千年,现在却忽然要搬家,并且是超大规模的搬家。  

三十万民众的迁徙,哪怕内中只有不到十万青壮,也是一大威胁。  

更别说对方还想横跨数千里,从南方迁徙到北方去,问题更大,一个不好会弄出大乱子的。  

“这也是儿臣想不通的地方!”  

黛眉微蹙,樱雪公主也想不明白攻墓派为何突然要全体迁徙到昆仑山那里去,说是为了在那里重修谷子墓,但那个理由她一个字都不信。  

“儿臣初步猜测那可能是一个幌子,攻墓派想要借此机会,掩人耳目,带领门人接近墓王城强行夺位。”  

没有足够的情报支持,樱雪公主只能以最大的恶意去猜测。  

“墓王城在谷子墓中做得的确过火了些,攻墓派会违背祖制强行攻打墓王城夺位也说得过去。”  

老皇帝认可这份猜测,至少是一个可能性。  

虽说攻墓派给出的说法是向昆仑山脉迁徙重建谷子墓,但那只是一个说法,最终目标是不是昆仑山脉谁也无法肯定。  

说不定那只是一个幌子,人家另有所图呢!  

类似的阴谋诡计,他见得多了。  

“那些人迁徙的事情暂时不用多理会,他们就算真的目标是墓王城,那么多人想要迁徙过去也得不短的时间。  

现在的关键是寒铁大墓的攻守之战,默儿,举儿,此次你们要通力合作,绝对不能有丝毫差错。  

战争,又要开始了!”  

凌厉的目光扫过樱雪宫住和太子洛举,老皇帝对寒铁大墓中的宝藏很重视,因为战争又要开始了。  

战争所消耗的人他不在意,反正他们这边别的不多,就是人多,总人口更是北方蛮族的十倍还多。  

哪怕边关的大军死光了都不心疼,那对他而言只是一个数字,就算真的死光了,重新招募便是。  

可不管是战争本身,还是日常维持大军的运转,都需要巨量的钱财,那就是一头吞金兽。  

所以寒铁大墓中的宝藏至关重要,必须拿到手,也绝不能让一对儿女在此等大事上内斗,真要因此将事情办砸了,很可能会危及国体的。  

“蛮族又要南下?”  

洛举大惊,身为太子,他对边关战事自然也有关注,很清楚满族铁骑的可怕。  

如果战争再起,以现今朝廷的国库根本撑不了多久。  

“蛮王已经汇聚了二十万的精锐大军,整个蛮族都在积极备战,规模比以往任何一次都大得多。  

无论如何都不能让蛮族大军冲破防线,打到皇城来!”  

此时此刻老皇帝展现出一份铁血霸气,他性子可不软,数十年来主张与蛮族开战,血拼到底,从不妥协。  

这次,也不会妥协!谷设“儿臣必不负父皇所托!”  

樱雪公主躬身领命,她同样知道北方蛮族的危险性,一旦让其越过长城,与皇城之间便再无阻碍,可长驱直入包围皇城,那时便凶多吉少。  

“儿臣领命!”  

炙炎太子也躬身领命,对于老皇帝的命令并没有什么异议,也从未想过去破坏寒铁大墓的计划。  

反正不管立下多大的功劳,皇妹只要嫁入墓王城,便入了死局,待自己找到墓王城密谋造反的证据,就算父皇对皇妹再如何的宠爱,也必然不会心慈手软。  

而且此次寒铁大墓的计划本身就是一块不错的诱饵,引诱慕容显上钩的诱饵。  

他不信慕容显费尽心机的谋划谷子墓破墓令和寒铁大墓中的宝藏,真的只是爱国爱民,必然也对那些宝藏有企图。  

不怕你有企图,就怕你没企图。  

这是一次机会,不容错过!  

“你们下去准备此事,只能成功,不许失败!”  

叮嘱一句,老皇帝示意两人下去准备此事。  

“儿臣告退!”  

两人退出大殿,樱雪公主看了眼炙炎太子,没有多说什么,转身离去。  

“皇妹,可有兴趣与孤对弈一局?”  

炙炎太子忽然开口。  

“既然皇兄相邀,默儿自当遵从!”  

樱雪公主没有拒绝,也不怕这位大哥会耍什么花招。  

这里可是皇宫,不是太子东宫。  

炙炎太子负手前行,在一处凉亭中停下,自有人送来棋盘。  

“皇妹的棋艺比孤高明,不介意孤走先手吧?”  

拿起一枚棋子落下,炙炎太子笑问道。  

“皇兄谬赞了!”  

回以一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