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0章斩龙脉计划(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田昊的这一波先下手为强的确让北明国震动,紧接着便是震怒,还在路上的大军加速行军,不到三日便抵达边关城北方三十里处驻扎。  

“他们怎么可能养得起那么多的大军?还全员配甲?”  

一颗大树的树梢上,作为此次北明国灭国大军统帅的李千忆遥望着远方大地上来回奔行的那些南明军娘骑兵,面色很不好看。  

虽然之前有收到情报,南明国向清国进兵了两百万,可当真看到那两百万装备奢华的大军后,仍然被深深地震撼。  

要知道那可不是普通的大军,而是全员着甲的精锐甲士,那些娘子军不仅本身穿甲,连身下的战马都包裹着一层鱼鳞锁子甲,马腿上也有护甲,当真是武装到牙齿了。  

那些男兵更加丧心病狂,铠甲的厚度看得他都面皮直抽搐,这等体量的钢铁都够打造出上千万的普通兵甲了。  

最重要的是…  

“这到底是什么钢铁?”  

低头打量手中箭矢的箭头,李千忆很不理解。  

这些箭头跟那些南明军的铠甲兵器材质相同,各方面的性能都要远远强于百炼精钢,仅次于异铁打造的神兵利器。  

如果只是个别的一些还无所谓,可人家两百万大军所用都是这种材质打造的兵甲。  

除非是异铁打造的神兵利器,否则普通军士凭借普通的兵刃根本没可能破开对方的宝甲。  

这让人怎么打?  

“陛下,这次我们招惹了很可怕的敌人!”  

叹了口气,李千忆扭头看向京城方向,对这一场战争没有太大的信心。  

差距太大了!  

“李将军切莫涨敌人威风灭自己志气,打仗拼的可不仅仅是士兵和兵甲之利,强者才是决定战局的关键所在。”  

旁边身材高瘦挺拔的虚若无面露傲然,对此战有着绝对的信心。  

作为一名强者,他自然清楚强者在战争中所能发挥出来的力量,完全可以改变战局。  

而为了此次灭国大战,他们除了汇聚两百万的大军过来,更用各种手段说服引诱了很多江湖上的强者过来。  

再加上北明国皇室的高手,足以将那位华山莽夫剑围杀于此。  

只要灭了莽夫剑,南明国的大军将不堪一击。  

“乾罗败了!”  

李千忆道出之前得到的情报,他早就派人进入了那座边关城,亲眼看到田昊打残了乾罗。  

想要拿下那个小辈可不容易。  

“那是乾罗蠢,钻到地面下跟那小子硬杠,真没长脑子!”  

提及乾罗的失败,虚若无郁闷的很。  

乾罗是他亲自请来的一大战力,更让其先行来这座边关城坐镇。  

谁想他们的大军还没赶到,那家伙却先一步被田昊给打残了,并且败得很憋屈。  

人家最擅长的就是硬杠,你乾罗不用身法速度游斗,反而去跟那小子硬杠,完全是在以己之短,攻敌之长啊!  

再加上地下空间狭小,人家爆发一波天雷你想躲过去都很难,会被打残也在情理之中。  

乾罗死不死他不关心,关键是提前失去乾罗,让他们拿下那小子的把握降低了一些。  

着实郁闷!  

“陛下他们还无法出关吗?”  

李千忆问起另外一件事情,他可没忘记北明国真正的最强者是谁。  

如果那位能够出关的话,绝对能拿下那小子。  

“不行,龙脉的力量极难炼化,陛下和太师他们抽不出身,不过也快了。”  

面色一肃,虚若无暗中传音回应。  

他自然知道李千忆所说的陛下并非现在的那位北明皇帝,而是早就假死隐藏的洪武大帝,更是大明皇朝的开创者。  

而那位陛下这些年一直在炼化龙脉的力量,抽不出身。  

他也是当年斩龙脉计划的参与者之一,很清楚龙脉的力量有多么强大,想要将之彻底炼化很难,非常的难!  

这么多年来大帝和太师他们一直被拖在那里难以出来,不过也快了。  

只要炼化了龙脉力量,陛下便可无敌于天下,如果能获得南明国大量铸造兵甲和青铜血殿的秘密,更能如虎添翼。  

“值得吗?”  

叹息一声,李千忆不太认同太师刘伯温当年的斩龙脉计划。  

龙脉的力量虽强,但为此他们大明付出了太多太多。  

当年建立没多长时间的大明皇朝也随之分崩离析,否则有洪武大帝亲自坐镇,怎么可能会任由那些人胡闹?  

“陛下想要做的事情很难,只有长生才能实现他的所有抱负。”  

话音中带着毫不遮掩的崇敬,虚若无对好友朱元璋很了解,正因为了解,才能明白对方的追求。  

那是一个足以改变整个天下的奇男子!  

虽说为了龙脉他们失去了很多,但只要能炼化掌握龙脉的力量,失去的一切都可轻易夺回,甚至得到更多。  

要知道天下的水深不可测,没有强绝的实力肯定无法成事,甚至连统一中原诸国都很难做到。  

那条仙秦帝国遗留下来的龙脉是一大逆天机缘,必须得牢牢抓在手中。  

只要掌握了那股力量,他们完全可以塑造出如仙秦帝国那般无敌的仙明帝国来。  

统一中原诸国,踏平草原异国,彻底终结两族的战乱,让百姓安居乐业。  

这等旷世伟业,怎能不让人热血沸腾,倾尽所有?  

“老夫会尽力指挥大军将南明军拖住,你们尽快拿下那位莽夫剑,然后过来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