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华山军娘(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九更)  

“终于来了个像样的!”  

稳住身子,茹志刚狞笑着走下战车,随手分开套在德字大剑上的枪杆。  

对于自家便宜弟子开创出的枪剑诀他没怎么修炼,但君子剑功却一直勤练不辍的,近战能力才是最强的。  

一位身材同样魁梧的异族大汉持着大斧走出,大开的衣领中显露出那雄壮坚实的胸肌,可惜跟茹志刚现在一比就是小巫见大巫了。  

叽里咕噜的大吼一通,可惜茹志刚没听懂。  

虽说他是帝师没错,但对外语没什么研究。  

懒得废话,提着德字大剑便冲杀上去。  

大剑与大斧对撞,然后陨铁打造的大斧被德字大剑强行斩断,连人带斧斩成两段。  

可怜一位先天境的强者还没来得及展现自己,就死在了玄钢剑的锋芒下。  

不是他实力弱,而是手中兵器不如人,否则至少能撑一会儿,不至于被一剑秒杀。  

“就这!”  

呸了一口,茹志刚返回战车,斩断那根卡主车轮的精钢长矛,驾驭着战车继续在战场上纵横。  

有着茹志刚等人扰乱,异族骑兵难以再如同先前那般依靠骑射箭雨压制刘正贤一方。  

刘正贤也不耽搁,迅速让人建立各种防御工事。  

没办法,人数上有着绝对的差距,硬杠会很吃亏,现在最需要做的是封锁住后边的出入口,将那二十多万的异族骑兵困死在这里。  

“这怕是得有千斤重了!”  

略微缓了口气,刘正贤试了下茹志刚留下的理字大剑,竟然没能拔出来,绝壁在千斤以上。  

“那家伙这些年到底都经历了什么?”  

忍不住吐槽了句,刘正贤着实想不通茹志刚怎么会变成现今这般的。  

“难不成那才是最正统的儒家学子?”  

瞅着远方战场生跟随着茹志刚肆意纵横的十二名华山学院学员,刘正贤不禁陷入自我怀疑。  

作为一名文人,他自然知晓儒家始祖孔夫子并非是什么文弱书生,而是一名实打实的山东大汉,文武双全。  

只是体魄强到什么程度却不清楚,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孔夫子的确很擅长驾驭战车,就如同茹志刚现在一般。  

难不成人家是对的,是我们一直走错了路,没得到儒学的真正精髓?  

就在刘正贤这边陷入自我怀疑之际,另一端云罗也率领着最先渡河过来的一万华山军,初步封锁住北面的出入口。  

这条出入口足有上百丈宽,并且防御工事已经被彻底摧毁,无法再用,只能用人力去封锁。  

一万人分布下去的确单薄了些,但云罗依旧很有信心。  

“这是什么钢铁?”  

拿过一名华山军兵士手中的长枪,刘猛看的直愣神。  

这种长枪材质十分特殊,并非百炼精钢,但强度却似乎超越了百炼精钢,恐怕比起异铁都不差多少了。  

“硅锰合金钢,强度介于百炼精钢和异铁之间,等这一战打完后,朕就为你们换装。”  

道出一份承诺,云罗对刘正贤麾下的两支大军很重视,本身就是常年与异族交锋的百战之军,如果换上硅锰合金钢的兵甲,战力必能提升数个档次。  

至于说刘正贤最后的选择,那已经不重要了。  

在朱无视与异族勾结的现在,刘正贤没得选择。  

跟着刘猛过来的一些将士双眼精光爆闪,对云罗的提议很心动。  

作为沙场战将,他们很清楚兵器铠甲的重要性,甚至超越了兵员本身的素质战力。  

也许单打独斗可以依靠风骚的走位玩死对手,可在战场上,尤其是对上阵型未乱的军队,根本没有足够的空间让你去走位,只能硬刚。  

这时候就得看谁的兵器锋利,谁的铠甲坚固了。  

如果他们能有这样的一套兵甲,在以后战场上活命的机会必会大大提升。  

这等好事情怎能拒绝?  

在众人眼神交流之际,异族那边也发现自家后边来人了,虽说不在意那么点人,但后路被封不得不重视。  

异族首领当即分出五万大军解决后方那支军队。  

“异族骑兵的战术不多,主要是骑射和弯刀近战,只要我们的阵型不乱,他们就没办法。”  

刘猛语速飞快的提醒,他虽然在兵法上没多大天赋,但跟随父亲多年也学到一些,在战阵指挥上也算能拿得出手。  

“这一战便拜托刘将军了!”  

云罗很有气魄的将麾下这一支万人华山军交给刘猛指挥。  

“立盾!”  

看了眼华山军背负的古怪巨盾,刘猛开口喝道。  

面对冲锋而来的异族骑兵,第一次上战场的华山军的确很紧张,但在命令传达过来后,却也第一时间将背后巨盾拿下树立在身前,下端的巨大尖刺深深地刺入地面。  

这还没完,最前排竖盾的华山军将自身长枪如门闩一般卡入巨盾专门设计的卡槽中,将一排巨盾连成一体,  

第二排的华山军则将自身战枪传入每一个盾牌上段的空洞内,末端套筒卡入地面用脚掌踩实,同时拔出佩剑备战。  

第三排的华山军则手持组合好的剑枪,随时准备着突刺。  

这训练有素的模样让刘猛等人松了口气,他们之前还在担心过来的都是些无知的青壮,真要那样哪怕有完美的兵甲也难以形成太大的战斗力。  

好在这些华山军虽然没上过战场,没经历过厮杀,但平时的训练都很不错,配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