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太极剑意(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武当的真武七截阵是张三丰根据真武神像座前的龟蛇二山开创而来,融合了至重与至灵两种意境。  

守时厚重宛若山海经中的天地玄龟,坚不可摧,难以撼动。  

攻时宛若腾蛇,灵动非凡,无孔不入,一攻一防,完美配合。  

虽然此刻清宇老道等人还没领悟到阵法的精髓,但依靠着浑厚的先天真气强行催动,威能同样不凡。  

甚至让田昊都难以打破七人身上引动天地之力形成的防御。  

见单凭自身难以打破真武七截阵,并且对方汇聚的天地之力越来越多,真要这样下去,说不定真能将自己震死。  

毕竟还没有打造出外甲,单凭鱼鳞甲防御到底差了点,还算不上真正的无敌。  

“成师弟!”  

虽惊不慌,田昊呼喊一声。  

外边的成是非会意,抓起田昊之前插在地上的玄钢大剑,身子转了好几圈,待力量蓄积到自身所能掌控的极限后,松手甩向真武七截阵。  

“休想!”  

一直游走在阵法外面的冲虚太极剑施展开来,打算偏转玄钢大剑的轨迹,决不能让其落入那莽夫小子的手中。  

然而华山派的武学修炼讲究成双成对,成是非出手,刘菁自然不会干看着。  

身形一闪便来到冲虚侧面,手中双剑接连疾刺,让冲虚不得不调转方向,防御侧面刺来的长剑。  

否则自身必然会被先一步刺穿身体,同样防不住那柄玄钢大剑。  

最终玄钢大剑重重的砸击在真武七截阵的防护罩上,巨大的力量推动玄钢大剑的锋芒,将天地之力混合先天真气形成的防护罩硬生生的洞穿。  

玄钢大剑落入阵法内部,被田昊稳稳地抓在手中。  

“拼了!”  

清宇老道再次高吼,吼声中更有着一股悲壮之意。  

其他六人会意,同样拼上性命,无视经脉剧痛,超负荷的爆发出近乎所有真气,将阵法威能提升到自身所能承载的最极致。  

“垂死挣扎!”  

淡漠的评价一句,田昊挥动玄钢大剑斩出,重重的斩击在加厚不少的阵法护罩上,旋即被弹回来。  

并未气馁,借助反弹之力身子一转,抡着玄钢大剑再次斩出,力道也更猛了一分。  

正是乱披风剑法!  

并且用千斤重的玄钢大剑施展出来,威力更加恐怖,远远不是当用初玄铁大剑时施展所能比拟的。  

一剑重过一剑,开始清宇老道七人还能抗住,并加快对田昊的剑气轰击。  

不求打破那层护身宝甲,只求将之震死。  

可到后来只能全力防御,防止田昊脱身出去。  

“斩!”  

一声暴吼,将蓄积到最极致的一剑斩下,依旧没能斩破阵法护罩,但却打的阵法护罩晃动不休。  

清宇老道七人面色惨白,显然早收到了不轻的反噬。  

田昊面无表情,继续轮动玄钢大剑斩下。  

乱披风剑法虽然开始的蓄积阶段慢了点,可只要蓄积到最极限,在体内内息还没有消耗完之前,可以一直抡下去。  

完全将超级大招玩成了平A的招数,并且还消耗小,以田昊现今剩余的内气,抡上一两百剑不成问题。  

这谁能顶得住?  

“噗!”  

十几剑后,一人当先忍不住口喷鲜血,进而其他人也都先后吐血,身受重创。  

“撤!”  

不等田昊再次挥剑斩下,清宇老道果断下令撤退,进而决绝的拿出一根簪子,一根扎头发用的簪子。  

但就在那根簪子出现的瞬间,田昊便感到一股致命的危机。  

“去死吧!”  

面目狰狞,清宇老道将自身所有的先天真气灌输进去,更将修炼多年的精神意念融入簪子,引动内中剑意刺来。  

“师伯,不可!”  

“师兄,不可啊!”  

眼见清宇老道竟然拿出那件秘宝,冲虚等人大急。  

他们都知道那件秘宝的强大,但按照祖师留下的说法,动用那件秘宝要付出惨重的代价,近乎在一命换一命。  

用过之后,清宇必死无疑。  

他们此次前来绝杀田昊,但从未想过要牺牲任何一人,更别说还要动用那件秘宝。  

那可是真武道尊赐予他们南明武当祖师的宝物,蕴含了真武道尊的无上剑意,是他们武当最大的秘密和底蕴。  

“走!”  

悲凉的开口爆喝,清宇老道如同风萧萧兮易水寒的荆轲,舍弃自身所有的刺向田昊那个大魔王。  

那小子太可怕的,年纪轻轻就有了如此实力,未来必然会更加强大。  

有此人在南明武林,他们武当永远也没有复兴之日。  

必须不惜一切代价的将之灭杀于此!  

簪子刺击在田昊身上,随之折断,田昊没有反击,也反击不了。  

因为那并非实体攻击,而是一道剑意,一道极其可怕的剑意,并不比当初关二哥的刀意差多少。  

在清宇老道引发簪子中的剑意时,田昊意识再次来到了那个灰蒙蒙的空间,然后便看到了一名年轻的道士,邋里邋遢的,不修边幅,头发也乱糟糟的,胡须也不见打理。  

“还真是张邋遢啊!”  

田昊面皮抽搐了下,认出这应该就是那位真武道尊张真人,没想到会以这种形象显化。  

对面的张三丰缓步走来,双目无神,抬手缓缓点出,一黑一白两种剑意涌出,化作一张太极图向田昊镇压而来。  

甚至张三丰的这道剑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