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十三章 亮剑三人组(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从吉春到蓉城,基本上就是华国最远的旅程之一了。  

能超过它的,应该是漠河到腾冲这条路线。  

特别是在现在的这个时间段,如果坐火车的话,三天三夜才能抵达。  

坐过长途火车的人都知道,长时间坐火车简直是一种折磨和煎熬,但为了生活,许多人都不得不这么做。  

李佑斌的运气好一点。  

《亮剑》剧组给他买了一张机票。  

于是这位刚刚满了三十多四的演员,平生第一次坐上了飞机,从三千里之外的吉春飞向了蓉城。  

当然了,当他知道这张机票多少钱时,险些第一时间打电话给峨影厂,说自己可不可以把机票退了,换成坐火车来。——这中间的差价,都够李佑斌给家里买上一车年货的了。  

结果是他没有打电话,然后在飞机上面吃喝了个痛快,以至于下了飞机第一件事情就是上厕所。  

解决了问题之后,李佑斌背着自己的背包,来到了出站口。  

左右一打量,他看到了一个男子举着一张牌子,上面写着“欢迎吉春李佑斌老师”。  

然后下面还有一排字——“欢迎北京刘崴老师”。  

李佑斌一下子就乐了。  

敢情这接人还是顺道儿一起接呀!  

他走了过去,笑眯眯的道,“你好,请问是峨影厂的同志吧?我是李佑斌!”  

举牌子的人一笑,“是的,李老师,您请稍候一下,还有半个小时刘崴老师就到了…要不您和何老师一起去车里坐一坐?”  

何老师?  

李佑斌看向了他旁边一个三十来岁的英武男子。  

和这位英武男子比较,李佑斌长得可就有点寒碜了。  

但李佑斌可不会因为这样而酸,他伸出了手,“你好,何老师,我是李佑斌…”  

这位何老师,正是何政君。  

本来他是在峨影厂读剧本,揣摩人物的。  

可韩三坪今天专门叫了他出来,接他在《亮剑》里面两位重要的对手戏演员。  

李云龙和楚云飞。  

何政君对于李佑斌这个第一号男主角是一点儿意见都没有,因为他是虚洛亲自指定的。  

虚洛选演员的眼光,哪怕是之前何政君没有和虚洛接触,也听说过。  

那真是的一个找一个准。  

连葛悠这种注定了天生演女干角的人物,都硬生生的被虚洛捧成了正面男主角,而且深得全国观众的喜欢,那你就得服气!  

大大的服气!  

所以何政君是从另一个方面来解读虚洛的用人安排的。  

李云龙是个什么脾气,读了五遍剧本的何政君早就知道了,这就是很有江湖气息的将领,不拘小节,大大咧咧,立场坚定,性格坚强倔强…  

在我国的那些将军里面,许多人都是这样的性格,他们并没有样板戏写的那么高大上全。  

比如最着名的就是大将许和尚。  

李云龙还没有许和尚那么的夸张,但他的这种江湖气息一出来,他在故事里面做的事情,就都有了交代。  

像是这样的男主角,你找唐帼强来演,找陈宝帼来演,找濮纯新来演,都是不可能的!  

他们就演不出这种味道。  

但眼前的这个李佑斌…  

看着他的老树皮脸,看着他那渗人的笑容,何政君瞬间就把他和李云龙的形象开始重叠起来。  

虚洛可真是名不虚传啊!  

心里这么想着,何政君伸出去和他握手道,“李老师千万别客气,我也是《亮剑》里面的演员,是你的搭档。今儿过来,就是和你、以及刘老师见面,大家熟悉熟悉的。”  

李佑斌笑得很开心:“啊?是么?那可太好了!我老李最喜欢交朋友了!”  

自己要拍的这部戏叫做《亮剑》,李佑斌是知道的。  

他还知道这是虚洛写的,特意点名要他出演男主角,男一号。  

不说别的,就冲着这一点,李佑斌二话不说,收拾好了东西就出发。  

虚洛是谁?  

19岁的少年天才!  

华国第一编剧!  

做一部电视剧就红火一部,做一部电影就红火一部。  

包括又不仅限于内地、香江、日苯、渼国!  

这样的天才编剧,专门找自己出演一个角色,而且还是男主角,你说李佑斌怎么会推辞?  

他这几年虽然是长影厂力捧的演员,可长影厂的演员多了去了,那些有名有姓的成名演员多了去了,他能得到多少好角色?  

如此的一个难得的机会,可不能让它给飞走了!  

至于说这部戏到底是峨影厂,还是蜀川电视台,还是别的什么地方制作,都没有关系了。  

正巧如今蜀川电视台也上星了,一部《新白娘子传奇》打得华夏电视台都落花流水,溃不成军,那么他们这里播出的电视剧,看到的人也应该很多。  

如今看到第一个自己在同一部电视剧里面的同事,据说是自己的搭档,李佑斌很是满意。  

这个年代最喜欢的就是一脸正义的国字脸,比如唐帼强、陈宝帼等等,都是这样的。  

何政君也是一样。  

李佑斌想着这样的演员来当我老李的配角,倒是挺让人舒服啊!  

他现在都不知道《亮剑》剧本到底怎么样,也更加不知道自己面临的是怎样的一个局面。  

每一个演员都希望自己能有一个代表作,就好像六老师的猴哥、陈筱旭的林黛玉、游老师的济公…等等一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