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又一个傀儡(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请喝茶,这可是上等的龙井。”  

古长青端起杯子,抿了一口,味道苦涩,落入喉中却香气十足。  

“不知道友对昆仑墟是何看法?”  

古长青想了想,道:“昆仑墟已经覆灭了,世间哪里还有昆仑墟?”  

男子轻笑道:“道友如此想恐怕有人会心寒。”  

古长青闻言一怔,端着茶杯的手都有些发颤。  

他知道此人说的是他的师尊张通古。  

张通古虽然并没有教古长青任何道经法术,即便在临死之前也将一项重大的责任交给了他,但他始终与张通古有师徒情分,而且张通古还将昆仑墟至宝番天印的印记和束神箍送给了他。  

这样的情义,除了父母亲人,恐怕也没有其他人能够比得上了。  

男子道:“张通古既然将昆仑金丹和束神箍交给你,自然有他的道理,而且你现在的道行都维系在昆仑金丹上,若失去昆仑金丹,只怕你会丧命。”  

他又喝了一口茶,道:“束神箍之所以唯有你和张通古能够承受,真正的原因是昆仑金丹。”  

古长青浑身一震。  

所以说,李兮不是不能戴,是她不愿意取走我身体中的昆仑金丹?  

“我希望你能够好好考虑一二。”  

古长青起身作揖道:“多谢真人提醒。”  

从别院中出来,古长青心中想的全是李兮。  

她为何不开口向自己讨要昆仑金丹?  

她明明知道昆仑金丹就在我的手中!  

古长青思绪纷飞,不知不觉间走到了一处死胡同,他停下了脚步,忽然觉察到身后似乎有动静。  

这气息,似乎是六品?  

古长青突然转身,手中绣春刀刷的一声出鞘,一道电光闪过。  

“咔嚓!”  

绣春刀结实的对上了一把斧子,火花四溅,古长青的虎口都被震的撕开了口子,法力在这瞬间竟消耗了五千点。  

面前一个黑衣男子手持开天斧,目光冰冷的看着古长青,手中结着道印,一股庞大的法力能力激射而出。  

古长青想也不想,玄黄五行斧从道箓中飞出,右手持刀,左手举斧,一左一右,双管齐下。  

然而来人却是六品道士,手中六品法术不是古长青能够抵挡的。  

刀斧之下,古长青的身体被六品法术击中,整个人如同掉了线的风筝往后倒退,口中鲜血狂飙。  

古长青自知不能力敌,右手往脖子处一点,从道箓中抽调一万点法力,一条玄黄色丝线游龙般涌出。  

那人似乎早有防备,身形一转,一个三寸的红色葫芦被他举在手中。  

从葫芦口喷出一股罡风,玄黄色丝线竟被他收了进去。  

古长青脸色巨变。  

怎么可能?  

昊天镜百试不爽,竟被一个小小的葫芦给制裁了,这实在是让人难以相信。  

那人冷哼一声,提着斧子披星戴月般冲了过来。  

古长青力有不逮,只能眼睁睁的看这儿来人欺身上前。  

这时,他看向自己的右手,心中默念道:“只能靠你了!”  

刹那间,道箓中的五十五万点法力瞬间蒸发,右手掌心中霎时出现一道强光,足以吞噬一切。  

古长青大喝一声,一掌推出,直击来人。  

光芒转瞬消失,古长青倒在地上大口的喘气。  

好不容易赚来的五十五万点法力,竟又一扫而空了。  

他立即将道箓中此前留存的三十万宝钞化为了法力,还不知那人情况如何,一定要保证自己还有战力。  

他起身看去,却见那人躺在地上,全身上下鲜血淋漓。  

探了探鼻息,尚有呼吸。  

古长青想了想,从道箓中取出一颗傀儡丹,滴了一滴血,将其喂进他的嘴中,等了片刻,又拿出一颗生骨丹再喂了进去。  

只要有一息尚存,生骨丹就能保人不死。  

没多久,那人的身上冒起了一道青色的烟雾,他身体上的各处伤口渐渐复原。  

待烟雾散去,那人挣扎着坐了起来,见到古长青,又捡起地上的开天斧,作势起身攻击。  

古长青心念一动,那人心肝俱裂,满地打滚。  

“你若再有非分之想,我让你不得好死!”  

那人痛苦的叫道:“你对我做了什么?”  

古长青冷冷的道:“从今以后,我让你往东,你就不能往西,不然我就让你永远陷入此刻的痛苦之中。”  

那人愤怒的叫道:“就算是死,也别想操控我!”  

“想死,没那么容易!”  

古长青在心中感应到此人有自杀的想法,立即加大折磨的力度,让他连自杀都做不了。  

小半个时辰之后,那人终于开口求饶:“放过我吧,我愿意臣服。”  

“早终于不就好了,凭白受了如此折磨。”  

古长青道:“想必你就是地罗中的大祭司吧,在南京城潜伏如此之久,为何直到现在才动手?”  

那人缓缓起身,看了一眼古长青,心有余悸的道:“你有昊天镜,我必须要找到应对的方法。”  

古长青捡起地上的红色葫芦,道:“是这个吧,此物是什么?”  

“琉璃净玉葫,是仿照十大神器之十的九幽净玉瓶炼制的,为五品法器,能够吸收一切法术。”  

古长青笑道:“你们地罗可真是盗版大户呀,前有开天斧,后有这葫芦。”  

“如此好宝贝,我先用着,”古长青笑道,“你叫诸葛什么?”  

“诸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