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临阵借钱(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任伊见此,心中不禁为古长青感到高兴。  

她也看出古长青法力已经不多,但见他有此等秘术身法,想来应付这场面应该无虞。  

不过,同时她也在心底有了几丝担忧。  

古长青可以说是与任伊几乎同时拥有了法力,任伊乃是上品道心,且有峨眉秘传的基本道经用以修炼法力,因而在短短两月之内法力增长到近六千。  

可古长青却只是在小小的太一观学道,而且修炼的只是最基本最基本的五千言,他是如何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获得八千多的法力呢?  

这是任伊一直以来的疑惑。  

每个人都有秘密,任伊虽然没有当面去问,但在心里还是为古长青担心。  

她担心古长青是受了妖魔的蛊惑。  

古往今来,多少修道之士经受不住妖魔的蛊惑,从而坠入邪道,虽然道行一日千里,可最终会变得嗜杀成性,人不人,鬼不鬼。  

这都是有史可查的,而且是不胜枚举。  

此刻她看到古长青诡异的身法之后,心中的担忧更是增添了几分。  

涂猛见自己的大哥被一击拿下,当即红了眼睛,就要冲上来。  

万任期却一把抓住他,将他重重的甩到了身后。  

他走到古长青的面前,冷冷的道:“小子,敢不敢跟本公子玩一玩?”  

古长青浑然不惧,大丈夫顶天立地,要有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心态。  

“万公子,请赐教吧!”  

“好,有种,本公子成全你,只要你能接得住我三招,这里的七十七颗首级,我分你一半!”  

“一言为定!”  

商誉看着场中的两人,偏头问向张霖:“你说这两人谁输谁赢?”  

“奇也怪哉!”张霖道,“这还用得着说吗?古长青法力只剩不到四百点,而万任期却有三千多,而且万任期乃是承天居精英弟子,承天居乃是法宗,法术高深莫测,这不是胜负早定了吗?”  

商誉却摇头道:“别忘记了,在蛇阵中古长青可是独自一人斩杀了青面妖,这等实力恐怕并不如表面上看的那样。”  

“你是说?”  

就在两人对话间,万任期已经动了起来。  

只见他双手一挥,衣摆无风自动,猎猎作响,一股强大的法力波动从他的腰间传来。  

古长青目光一凝,法力波动在腰间,说明他的道箓藏在腰上。  

与此同时,万任期双手在身前快速的结着道印,三个呼吸间,掌心中隐隐有电光闪动。  

任伊在一旁见此,顿觉不妙。  

她一眼就看出万任期使用的正是法宗承天居的基本法术“万雷牢狱引术”。  

此术虽为基本法术,但威力巨大,比之高级的九品法术也不遑多让。  

且此术乃是承天居的一系法术,名为“万雷引”。  

万雷引第一层为基本法术,就是万任期即将使用的万雷牢狱引术,第二层为九品法术,传说此术一共有六层,最高一层为五品。  

“古师弟,你太冲动了!”  

古长青见识少,当然不认识万任期的法术。  

在他想来,不管万任期要使用什么法术,都只会是基本法术,这是不可更改的。  

面对基本法术,古长青有绝对的信心可以应对。  

传说超越一品道士的诸葛亮所独创的秘术,天罡步难道应付不了区区一道基本法术?  

古长青成竹在胸。  

万任期的万雷牢狱引术在一瞬间成型,掌心中出现了一个三角电光图文,他嘴角浮现一丝冷笑,随即一掌推向古长青。  

在这瞬间,古长青感觉从天地间降临了一种无上的意志,犹如一座樊笼。  

霎时间,电闪雷鸣,三角电光划破长空,掀起了阵阵风浪,如同奔腾的骏马般,直袭古长青。  

古长青的身体在一时之间竟然无法动弹。  

他如临大敌,连忙调动法力,天罡步踏出,只一步身形已在七步之外。  

然而,三角电光如影随形,只在一息间就锁定了他,化为一座电光闪闪的铁笼,将其囚禁。  

铁笼由十二条铁链组成,每一条铁链上都有雷光闪动,气势逼人。  

这并不是结束,电光铁笼在一瞬间竟然开始紧缩,要将古长青的身体硬生生的切割。  

古长青连忙打出两道基本法术,唤风术、驱火术一并打在电光铁笼之上。  

唤风术和驱火术都是基本法术,法力消耗为五点。  

可是,铁笼上电光如刃,法术打在上面瞬间瓦解。  

古长青自知自己大意了。  

如若他早早的踏出两步天罡步,这三角电光绝不会找得到自己。  

商誉见此摇摇头道:“大局已定,古长青的战斗经验还是太少。”  

张霖道:“奇也怪哉,他那秘术身法仅仅如此吗?”  

古长青面对窘境,心念电转,忽然想到刘大勇在教他天罡步时说的话。  

“脚踏天,心则要在地,所过之处要外方内圆。”  

一瞬间,古长青豁然开朗。  

他左脚踩方,右脚踩圆,同时踏出两步天罡步,身子一下子闪出了电光铁笼。  

在其身后,电光铁笼瞬间积压在一起,发生了爆炸。  

万任期看向古长青,冷哼道:“算你走运!”  

商誉有些震惊的道:“喂,老张你看清了吗?”  

“奇也怪哉!”张霖摇头道,“这到底是什么秘术身法?实在太诡异了!”  

任伊见古长青脱离危险,激动的差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