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八二节 彻底改变(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白昊!  

接下来两天时间里,白昊需要就下一步建造双壳油轮开一次技术会议。  

白昊的要求就一个。  

必须在时间上,抢先完成双壳船的技术突破,一年内,相关专利不低于八千项,那怕是一颗螺丝,只要是双壳船专用的,属于独有技术的,也要去注册专利。  

接下来,要求在技术上。必须要有独到之处,让人无法轻易仿制,更要体验安全性,可靠性,以及经济价值。  

同时,在双壳船的基础上,开发另类双壳船。  

比如,重油、沥青、石蜡等需要加热,或保温的特殊货物的运输。  

最后,白昊提出一组数据。  

七十年前,石油运输在海上的船只总运量只有百分之三,而现在,已经达到了百分之五十五,未来石油运输的船只,一定是有巨大潜力的市场。  

要比别人快一步,才能抢先吃到肉。  

不论年龄、不论资历,谁更强谁往上顶,弱就让位。  

这就是白昊来江南船厂主持一次会议的原因。  

牛福妹感觉自己可能扛不住,毕竟江南船厂也是一个人数超过两万,技术工人超过一万四千人的大厂子。  

牛福妹认为改,自己还能撑住。  

这种直接颠覆式的大变,厂里的人可能会容不下自己。  

开会的时候,白昊直接就点名了,五十四岁的副厂长,要么提前退休,要么是管后勤上的事。  

那位副厂长,当场就表态了。  

自己可以保障职工伙食、医疗,冬天的防冻、夏天的防暑。保障一线职工生活,比如管托儿所、小学等等各类后勤事宜,一定能够当好一个好管家。  

牛福妹惊呆了。  

她自知,自己别说是直接点名,就是暗示一下,这位就能和自己拍桌子。  

但,白昊就点名了。  

然后,这位五十四岁的副厂长,竟然没有半个字的反驳,甚至还一点犹豫都没有,立即表态,自己可以作到后勤工作万无一失。  

这算什么?  

牛福妹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是不是有资格当江南船厂的书记了。  

这算什么?  

这叫识时务者为俊杰。  

当然,还有更二的。  

白昊从口袋抽出一张纸,看了一眼上面的名字,然后说道:“调原东方红船厂厂长胡大志同志,过来当第一副厂长,主管生产。下午的时候,他应该会过来,参加技术研讨会,他来主持技术研讨会。”  

卧槽!  

开会的人全呆了。  

你说调,就调了。  

明眼人突然意识到,这选人也是有门道的。  

这位胡大志是谁?  

老交大船舶毕业的,这不仅仅是为了技术,更是为了人脉。  

有一套。  

至于能不能调成功,大部分人都不去想这个问题。  

白昊作为了一个外厂的厂长,区区一个小科,站在主位上讲了这么久,直接把原先管生产的副厂长打发去管后勤。  

凭什么?  

腰板不硬,象这年龄的年轻人,站在这里就腿软吧。  

还是腰板够硬。  

两天会议结束。  

就从会议室传到老职工们的只言片语,老工人内心有一种形容。  

牛福妹来了,开始不断的除草、挖烂根。  

白昊来了。  

去他娘的,这片地全翻了,咱深耕后重新种。  

白昊也是一个科长,这次光撸掉了科、副科,就有大几十人,换掉了处,副处,也有七个人。  

牛福妹原计划花半年时间慢慢来调整的人事,白昊花了半天。  

平静的很呢。  

一切就源自新来的副厂长,在会议休息的时候,随口说的一句闲话。  

如果白昊来开会,这边不配合,那六工部丁灿阳副长就亲自过来旁听。  

白昊回京兆了。  

今天是除夕,白昊要回家过年。  

江南船厂这边开完会,牛福妹找到胡大志问了一句:“老胡,你在过道上说那句话,是真的还是假的。”  

“什么话?”  

“丁副长要来旁听?”  

胡大志笑了:“想听真话,还是假话?”  

“当然是真话了。”  

胡大志收起笑容,很严肃的说道:“我过来之前,丁副长给我打过一个电话,电话里的原话是这么说的。丁副长说,他上司发话了,这是极其珍贵,让人意想不到的一次,夏国造船业弯道超车的机会。”  

“恩。”牛福妹也意识到了。  

确实是。  

换个人,根本看不到这种机会。  

胡大志继续说:“谁,影响了这次夏国造船业弯道超车的机会,谁就是造船业的罪人,罪不可恕!”  

牛福利听完这话陷入了沉思。  

胡大志接着讲:“金州船厂,一百多号人写血书明志,拼上他们这一代人的时光,让金州船厂成为东方第一。”  

话说到这里,胡大声问牛福妹:“换成是你,在你冲锋的道路上,你希望你身边的人是谁?是写血书明志的金州船厂,还是内耗不止,为几斤牛肉就想闹个事的江南船厂呢。当然,你我都明白,论底子,论技术工,技术员的实力,在夏国江南船厂还是数一数二的。”  

“明州算什么,真论起来底子来,他们连边都排不上。你说因为楚庭是白昊的丈人?”  

牛福妹说道:“冲锋的路上,我要的是生死与共的伙伴。”  

“对了!”胡大志说完,咬上一根来自京兆的金丝猴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