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3 深空(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新橙星系,二号行星。  

金色的夕阳透过高高的穹顶,整齐的田地之间枝影摇曳,一群身穿白色连体服的工作人员,正在各种地球植物中来往穿梭,或是采集样本,或是测量数据。  

田地旁边的推车上,装满了刚刚采集的水果蔬菜,红的黄的绿的摆在一起,勾得人食欲大开,恨不得立刻塞进嘴里。  

朱予涵笑眯眯地看着这一幕,心中无比满足。  

宫一丁调离落舰山后,他曾短暂主导基地的管理工作,但他是科研出身,并不擅长管理,没过多久就主动辞去行政职务,继续搞科研。  

后来人类走出太阳系,大量建设第外科考站,在朱予涵的强烈要求下,上面把他安排到距离太阳系22光年的新橙星系,也是目前距离太阳系最远的科考站之一。  

新橙是建立科考站后取的名字,这里还有个众所周知的编号:HD85512。  

因为这里的恒星是颗橙矮星,首批抵达这里的人类直接取了新橙星系的名字。  

贴不贴切不好说,简单方便好理解是真的。  

至于这里的行星环境,那就一言难尽了。  

HD85512b,也就是二号行星比地球稍大,质量也要大一些,与恒星的距离适中,甚至还有初级生态系统,只看数据是个非常合适的宜居行星。  

可实际上,这颗行星只有赤道地区的温度在零度以上,南北两个半球常年冰封,和地球的冰河时代有得一拼。  

人类的科考站就建立在赤道上…整个赤道地球,四分之三的面积被海洋淹没,只有四分之一裸露在海水之外。  

很难说这个位置是好是坏,这里目前虽然是最合适的位置,但有研究表明,一旦新橙星的冰层融化,赤道地区将被深达四百米的海水淹没。  

而且如何提升新橙星的温度,也是科考站的重点研究项目之一,好些个研究人员私下里开玩笑,都说大伙一天到晚研究的是怎么淹没科考站。  

不过行星的气候变化是个非常漫长的过程,一时半会儿,完全不必担心安全问题。  

“朱站长!”兰轻雨远远地打了声招呼,行至朱予涵面前,将手里的文件交到他的手上,“这是今天的研报告,麻烦您签个字。”  

朱予涵并没有草率地签字,而是翻开报告看了一下原本舒展的眉头立刻皱了起来:“又死了这么多?问题搞清楚了没有”  

”已经找到原因了,应该是微量元素的问题。”兰轻雨说。  

朱予涵整个人都不好了:“又是微量元素?”  

兰轻雨点头:“是的。”  

科考站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模拟人类殖民新星球,寻找殖民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尽最大努力解决它们。  

新橙星的初级生态系统只有少量原生植物,没有尚未发现原生动物。  

在环保主义者眼里,这样的行星非常珍贵,必须小心保护这里的原生物种,不能有半点破坏。  

可对当局和人类的整体利益来说,保留原生物种没有任何积极意义,以地球物种全面替代,从而获得最适合人类生存的环境才是第一位的。  

这一片田地里种的瓜果蔬菜以及各种花草树木,就是为向穹顶外移栽做准备。  

不仅是植物,还有各种昆虫和浮游生物。  

按计划,这些地球物种将在新橙星上建立全新的生态圈,经过几百甚至上千年的人工干预之后,就可以形成适宜人类生存的行星环境。  

届时,把这里建设成第二个地球都有可能。  

然而最近这段时间,各种研究麻烦不断,基本上都和微量元素有关。  

没办法,新橙星是典型的轻元素星系,重元素不是没有,只是比例小得可怜,根本没法满足地球动植物的生长需求。  

最开始的时候,植物用地球带来的土壤培育,动物以地球带来的食物喂养,倒是没出什么岔子。  

可是进入移栽阶段后,植物蔫头搭脑,继而大面积枯死;昆虫有气无力,随即大批死亡。  

结果很遗憾,习惯了到处都是重元素的环境,首批入驻新橙星的地球动植物严重水土不服。  

说的更准确一点,就是地球植物完全没法适应新橙星的土壤,地球昆虫也没法吃新橙星上的植物。  

最后没办法,科考站只能向地球求援,要来一批由各种重元素按比例搭配的特种肥料,与新橙星的土壤混合搅拌,这才让地球植物在穹顶之下扎根。  

不仅是动植物,就连这里的工作人员,也要定期补充各种重元素,不过不是吃药,而是定量添加到饮食之中,避免缺乏重元素导致的健康问题。  

朱予涵无奈地叹了口气,龙飞凤舞地签下自己的名字:“接下来的研究方向就是怎么减少动植物对重元素的依赖!”  

研究表明,宇宙的大多数星系都严重缺乏重元素,总不能因为这个,就把这些好不容易找到的宜居星放弃了吧?  

兰轻雨接过文件:“这个啊,您得自己安排…站长,咱们的舰队不是接触了不少外星文明吗?能不能跟上面说说,找找哪个文明的母星和新橙星类似,咱们搞一点研究素材?”  

朱予涵认真思考片刻,点了点头:“这个可以有…”  

呜——  

刺耳的警报声骤然炸响,众人不约而同地叹了口气:又来?  

朱予涵厉声嘶吼:“都愣着干什么,快跑!”  

这是最高级别的警报,意味着所有人必须立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