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 星际总动员(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无名星系。  

一群来自不同文明的飞船聚集于此,欧展鹏郑重其事地在星图上标记几个了:试验1号。  

没错,这里就是罗尔人选定的第一个实验星系,它是一颗最常见的红矮星,位于虫群防线前方12光年,仅有的宜居星早被星兽占据,行星表面到处都是高高耸立的星树。  

据说,这玩意在完全长成之后,会像火箭一样发射升空,将大群新星的星兽送入太空。  

欧展鹏在听到这段话的时候,心中没有半点波动。  

不就是长成火箭么,有什么了不起的?就算有人告诉他,星兽可以长成直通行星外空的轨道电梯,他都不会觉得惊讶。  

正搁这儿胡思乱想,星舟号接到罗尔人发出的警报,欧展鹏赶紧操纵战舰退开…嗯,退到第一行星后面,利用行星掩护战舰。  

毕竟这是拿恒星做实验,没有效果就算了,万一真的引发什么意外,再强的护盾都挡不住恒星的爆发。  

也许是和欧展鹏想到了一块,也可能是受到了星舟号的提示,其他文明的战舰也都一股脑地躲到行星后方,就只剩下罗尔人的战舰,孤零零地悬浮在恒星附近。  

有点孤单,有点冷清,还有点可笑。  

但没人笑得出来。  

罗尔人很快发出明码通讯:“第一项实验,开始!”  

下一秒,罗尔战舰的前端陡然射出一道明亮的光束,如同一把劈开空间的利剑,狠狠刺入红矮星。  

星舟号立刻探测到极高的能量反应,众人不由自主地一阵心惊肉跳。  

这是什么武器?  

星舟号虽然躲在行星后面,却在行星外留下了好几颗卫星,通过卫星发的信号可以看到,光束接触恒星的位置,红色的恒星物质出现了明显的变化。  

不过,也只是流动的速度稍有变化而已,就像顽皮的孩子搅动河水,完全达不到想要的结果。  

光束很快消失不见,接下来,罗尔人宣布第二轮实验开始。  

没有光束也没有其他明显的声光效果,但这一次,恒星表面翻起了明显的浪花,哪怕躲在行星后面,依然可以探测到光度和辐射强度的明显变化。  

然而也就是这样而已。  

第三次,两枚类似于导弹的东西发射出去,还没落到恒星表面就彻底气化。  

第四次、第五次…没人知道罗尔人准备了多少种武器,若是它们同时开火,必然是一场效果惊人的视觉盛宴。  

可声光效果再好,达不到引力恒星的目的又有什么用?  

时间一长,欧展鹏都快麻木了,所有人都有一种感觉:这一次的实验不会有任何结果。  

大概是第四十几次实验的时候吧,又一艘罗尔飞船赶到,罗尔人马上宣布,开始第四十七次实验。  

众人愕然发现,罗尔人的飞船竟然飞到恒星附近,然后,在恒星表面开了一个虫洞。  

欧展鹏先是一愣,但他马上就反应过来,立刻将目光投向唯一的宜居星,很快就在大气层外发现了虫洞的出口。  

但是这么做有意义吗?  

没等众人想出个所以然,虫洞两侧已经出现明显的变化。  

恒星一侧,超强的气压将大量灼热的气体送进虫洞。  

行星一侧,温度高达数千度的气体犹如瀑布般一泄千里,注入行星的大气层,虫洞下方的温度直线上升,引发了大气层的剧烈动荡。  

接下来,地面温度快速上升,没多一会儿就达到几百度。  

说不是熔铁化铅,但正常生物绝不可能在这么强的高温之下存活。  

大批星树在高温中燃烧炭化,甚至提前发射。  

不过还没长成的星树根本飞不上太空,半路纷纷折戟沉沙。  

有用?  

包括星舟号在内,所有人都陷入激动的情绪之中。  

然而虫洞只持续了一分多钟,就因为系统过载而消失。  

不仅如此,罗尔战舰上的跳跃设备也因为过载而损坏,当场炸坏了罗尔人的飞船。  

刚刚有多么振奋,这会儿就有多么绝望。  

好不容易找到个可行的方法,难道就这么无疾而终了吗?  

还是说,必须开发功率更高,承受力更强的虫洞设备?嗯…似乎也是个办法。  

虽然和最初的计划相比,通过虫洞向行星抛洒高温气体太挫了一点,但总比毫无办法强得多。  

欧展鹏忽然冒出个想法,既然高温气体可以大量杀死星树,那么直接改变行星的空气成分,是不是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  

只要温室气体够多,把宜居行星变成金星那样的高热地狱并不困难,而且从技术和成本上说,也比虫洞更加简单更加节约。  

唯一的问题在于星兽的适应能力超强,虫洞输送高温气体非常突然,星兽根本来不及应对。  

可是改变行星的大气层,却是个非常缓慢的过程,星兽很可能抢先做好准备,导致计划最终失败。  

更重要的是,不管虫洞还是温室气体,都只能改变行星环境,对行星外的星兽没有半点用处,这不符合彻底消灭星兽的目标。  

欧展鹏思来想去,最后还是把这个想法憋在心里,暗暗地琢磨,如果实在没办法的时候,再拿出来也不迟。  

罗尔人也很清楚这个方法不合适,他们很快又开始新的实验。  

这一次,罗尔人进行的准备出奇的长。  

他们先找准宜居星的位置,然后不知道忙些什么,整整四十多分钟后,恒星突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