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4章 老朱病了(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了?那怎么可能!你堂堂国公,还能输给他一个迂腐书生不成!”朱允熥不敢相信的瞪大了眼睛!  

“微臣确实是输了…”李景隆顿时觉得自己有些无言以对,不由得低下了头颅。  

“那…那你和他辩论了多久?交手了多少回合?”  

朱允熥看着他追问道,“之前朕闲来无事,看过三国志通俗演义的画本,那些英雄人物对战几十上百回合的都有,那打的叫一个难舍难分,不相上下,那你们斗了多少回合?”  

“微臣不到一个…回合就输了…”  

朱允熥:“…”  

静,谨身殿里极其安静。  

甚至落针可闻!  

空气你的气氛几乎都像是凝固了一般,就连茶叶在水中都不舒展了,  

好像时间停滞了一样。  

朱允熥好像缓过神儿来,眉头紧皱不可置信的说道,“怎么会,不应该呀…你是怎么输的?”  

侍奉在一旁的王忠悄悄看了一眼李景隆,暗暗咬住自己的嘴唇,不让自己发出笑声。  

陛下,这是在杀人诛心呀…  

“咳咳…”  

李景隆暗暗清了清喉咙,脸上顿时红了起来,“那方孝孺牙尖嘴利,微臣说不过他…”  

话刚一落音,又觉得让陛下知道自己的软弱之处不好,于是又拍着胸脯说道:“微臣虽然说不过他!可并不服他!”  

“微臣虽然口齿笨拙,可是非对错还是分得清楚的,就算是他言语犀利,无人能敌,可照样也掩饰不了那是无用的话!”  

“微臣请求陛下发兵征讨倭奴国的叛逆,一来是心中确实有此想法,二来也是要印证,告诉天下人方孝孺是错误的!”  

朱允熥点点头,赞许得道,“你有此心就好!有行动就胜过千言万语!”  

“多谢陛下夸赞,微臣愧不敢当…”  

朱允熥又是称许他一番,嘉奖他的忠心,李景隆连连谢恩,心里简直乐开了花!  

他这么卖力的表忠心,不就是为了得到陛下的认同吗!  

唉,各家有各家的难处啊…  

别看李景隆身为当朝国公,可一旦失去皇帝的信任和厚待,那跟个闲人也差不多!  

过不了几代家族就没落了!  

见话说的差不多了,也达到了自己理想的回应,李景隆心满意足,“陛下,时辰不早了,微臣不敢在烦扰,微臣告退…”  

“曹国公且慢!”  

朱允熥将他叫住,又对伺候在一旁的王忠道:“王忠,吩咐尚膳监添一副碗快,晌午曹国公会陪着朕一同用膳。”  

认识十年的老书友给我推荐的追书app,换源app!真特么好用,开车、睡前都靠这个朗读听书打发时间,这里可以下载“是,奴婢这就吩咐下去。”  

李景隆诚惶诚恐,连连摆手说道:“陛下,这如何使得,微臣怎敢与陛下同食…”  

朱允熥却满面春风,笑容和煦的道:“曹国公不必客气,难得你来宫里一趟,不吃顿饭再走那怎么能行!朕一个人吃也没什么滋味,你刚好来陪陪朕!”  

“微臣…遵命,多谢陛下厚恩!”  

朱允熥终究是把李景隆给留了下来。  

一顿饭,根本算不了什么!  

可这顿饭的背后,所表达的意义却不同!  

也是释放一个信号,只要是明白人,肯定会知晓的!  

方孝孺在高台上一连辩论了数日。  

刚开始的时候,除了一个李景隆之外,几乎没有什么人登台与他辩驳。  

一来是因为在承天门外辩论,实在太过惹眼了…  

二来也是因为方孝孺的身份。  

与这样的大儒作为对手同台竞技,没有足够的底气,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  

甚至没有足够的名气,你怎么敢登台!  

如果放到后世,登台辩论的人肯定蜂拥而来!  

挡都挡不住!  

因为讲究黑红…  

不管别人怎么骂、怎么恶心、怎么抵触,只要能出名就行!  

古人,相对来说,大多数人还是要点儿脸的…  

在这几天的功夫,方孝孺别把自己关于不能出兵的理由讲述的非常充分,并且因为没有对手,所以高台几乎成了一家之言,  

所以很多人都开始认同他的话,  

毕竟他们也没听过不同的言语…  

可是对于这些,朱允熥仍然没有做出任何反应。  

愣头青张辅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忍不住询问皇帝,朱允熥也只是说:“还没到时候…”  

至于这个“时候”到底是什么时候,张辅也是一头雾水…  

可他也不敢多问,只好独自发闷…  

这天用过早饭,朱允熥你就来到谨身殿处理政务。  

可没有多大功夫,王忠便急匆匆的来到他跟前,禀报道:“启禀陛下,太上皇昨夜偶感风寒,已经叫了太医…”  

“什么?!什么时候的事!”朱允熥心中一紧,赶紧问道!  

“就是今日早晨,太上皇起来之后脸色便有些不对,便立刻宣了太医…”  

王忠了解的清楚,是因为朱允熥曾经说过,但凡是关于朱元章身体的事,都要第一时间的报!  

朱允熥立即丢下手中的毛笔,赶紧站起身来,迈步快速朝大善殿而去。  

一边走还一边询问道:“过去诊治的,是哪位太医?”  

“回禀陛下,是常给太上皇诊治的李院判,还有张王两位医正…”  

来到大善殿,就看到三位太医正在廊下低声细语,看样子是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