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3章 属曹操的(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否则咱们耕种的土地早就被他们圈做了羊圈草场,咱们的子孙后代,也依旧在他们的鞭打之下为奴为婢…”  

说到这里,李景隆往自己的眼睛上抹了一把。  

从底下望去,好像是擦去眼泪。  

所以百姓都以为是他受到感动、情不自禁流下眼泪。  

此时李景隆康慨激昂的说道,“诸位百姓!你们说说,有人要夺取咱们的田地,有人要奴役虐待咱们的子孙后代,有人害得咱们家破人亡!”  

“大伙说说,这样的人该不该死?这样的仗该不该打?!”  

底下的百姓见到方孝孺这样泪洒当场,又联系到自己当年悲惨的生活,不由得泪流满面,悲从中来…  

尤其是一些受过迫害的中老年人,想到当年的屈辱,更是泪水止不住的往下流!  

“公子说的对!灭了元朝的鞑子,这样的仗该打!”  

“若是再打他们,我老汉虽然年纪大了,可也愿意上战场和他们拼命!要是能干死一个,那老子躺在棺材里也值了!”  

“那些元兵真不是东西啊,抢了我的田亩,还杀了我的父母双亲…这样的仗非打不可!”  

“不错!非打不可!就是现在要打,我也情愿捐出家产购买兵器献给朝廷!杀敌的将士能够吃老夫一碗酒,那老夫死也瞑目了!”  

见底下有那么多人响应自己,李景隆顿时大感胜券在握,心里扑通扑通直跳!  

方孝孺,这可是一个让人头疼的角色…  

若是自己把他给解决了…  

呵呵…  

这可是为陛下分忧啊!  

面对正在脑海中幻想的李景隆,还有底下的迎合声音,方孝孺非常澹然的捋着自己的胡须,没有示好的慌乱,  

也没有任何急躁不安。  

明朝得天下之正,在历史上都是第一位的!  

所以朱元章推翻元朝暴政的举动,任何人都不会反驳!  

也无法反驳!  

方孝孺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并不准备在这点上过多纠缠。  

等到声音渐渐变小了,方孝孺这才轻咳了两声,清了清自己的喉咙,  

看着李景隆说道:“凡天下战争之事,不可一概而论,有正义之战,也有不义之战。”  

“方才阁下所说的推翻元朝统治,还汉人天下,此乃正义之战,当然是该打的,可天下之间有许多战争都是无义之战,那就绝不该打!”  

“坏了…”  

方孝孺的话还没有说完,李景隆就心里就咯噔一下…  

因为自己已经用话把他逼到墙角里了,可方孝孺还是从容不迫!  

而且立即展开反击!  

单单是这份从容澹定,就说明人家智珠在握…  

“砰!”  

在承天门的角楼上,常森愤怒的一把拍在石柱上,脸上满是怒气。  

隔着角楼的窗户,能很清楚的看到高台上所发生的一切事,也能很清楚的听见他们的辩论。  

正是为此,常森才如此生气!  

“这个方孝孺,简直就是茅坑里面的石头!真tnd又臭又硬!偏偏又生了一张巧嘴,真是伶牙俐齿!太tnd刁钻了!”  

常森转向一旁的锦衣卫指挥使蒋瓛,道:“蒋指挥使,你派给我几个锦衣卫,老子现在就去掀了台子!非把这个姓方的抓进诏狱不可!”  

蒋瓛吓了一跳,赶紧劝解说道:“国舅爷稍安勿躁,方孝孺就是腐儒一个,整治他还不简单吗?咱们锦衣卫有的是手段!”  

“可他毕竟名气太大,贸然处置这样的人是会引起轩然大波的,搞不好就是众人非议…”  

“怕什么!”  

常森道:“有什么罪责我一力承担!你赶紧派几个得力的人手给我!”  

“国舅爷…这高寒是陛下下令设立的,那肯定胜券在握!”  

蒋瓛冲着高台上的方孝孺努了努嘴,又道:“且让他蹦达两天,日后有他好瞧的!再说咱们也不知道陛下的旨意,真要是打断了陛下的计划,那就不好了…”  

一听或许会妨碍到自己的外甥,常森只好咽下这口气,“好!那就听你的让他再喘两天气儿!tnd,这样能说会道的老子还真没见过!”  

听到这话,蒋瓛总算松了一口气…  

吩咐另一侧靠近窗户,正在做着笔录的锦衣卫道:“把这场辩论,要一字不差的记录下来!懂吗?”  

“属下明白,请大人放心!”  

那几个锦衣卫应答过后,便又在纸上快速书写起来。  

窗外,方孝孺正在极力驳斥…  

“陛下,鸟食拿来了。”  

谨身殿后的小花园里面,朱允熥手里拿着一根长把儿小调羹,正伸进鸟笼子里面逗鹦鹉。  

王忠托盘上端了一罐鸟食,还有一罐清水过来递到他面前。  

朱允熥用小调羹成了一些鸟食,放进笼子里的鸟食罐当中,那只鹦鹉立刻跳到另一侧的横杆上,啄食起来。  

王忠道:“陛下养的鸟真好,这羽毛真是颜色靓丽,只怕没有谁能养的比这个更好了!”  

“少拍马屁!”  

朱允熥道:“我几个月也想不起来喂一次,真要是我养的那早就饿死了。”  

王忠笑笑不再说话。  

朱允熥道:“待会儿把这只鹦鹉给皇后送去吧,让她解解闷儿,有点儿虫鸣鸟叫的声音,也能给宫里增添许多乐趣,放在我这里太可惜了。”  

“是,奴婢遵命。”  

朱允熥拿起那一罐清水,给鸟笼里的鹦鹉小罐里加了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