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8章 为君分忧(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场合来展露自己的才学,  

或者参加诗会,或者去拜访达官显贵,送上自己的书稿,获得他们的认可,这也是一大捷径。  

在这个过程当中就会产生一些人,是众人公认的高才。  

所以和这样的人相比,自己的名气人望就如同学渣一般了…  

几人说笑了一阵,也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  

接下来王叔英便对二人道:“你们二人都是今日来的翰林院,倒是有缘…  

翰林院的职责直接受命于皇帝,承担皇帝咨询、修书撰史、起草诏书,为皇室成员侍读,担任科举考官职责。”  

“其中翰林学士负责撰写、详正文字、考议制度等,随时备天子顾问;侍读、侍讲负责为皇族讲读经史;”  

“修撰、编修、检讨负责撰修实录、史志诸书等,翰林院职责还包括掌管科举事务,教习庶吉士,组织经延典礼,稽查理藩院档桉等。”  

“这些虽然也各司其职,可有时候也并不那么分明,以后你们自然有机会明白的…”  

王叔英就让下面的人为王恳办理了“入职手续”,然后将他和杨士奇安排在一处,让他们二人有个照应。  

当然,这也是朱允熥的吩咐。  

等在翰林院安排妥当,王叔英便嘱咐让王艮要写一份谢恩奏章,前去皇帝陛下面前谢恩。  

王艮便从了,谁知谢恩奏章送上去没有多久,宫中太监便来召王艮入宫…  

王艮不由得一愣…  

说实话,自己仅仅就是在奏章里“客套”了一下,说若能有幸面见陛下谢恩,必当谢恩再三等等…  

客套的话,陛下就当真了?  

怀着忐忑的心情,王艮跟着宫中太监入宫觐见,一边走着还一边悄悄整理自己的仪容…  

着实让人紧张啊!  

“王编修,陛下就在里面,你进去吧。”  

太监将他带到了谨身殿的偏殿门外,便让他独自进去。  

“呃,是,多谢公公…”  

这位太监点头回礼,并不多言,躬着身子便退了下去。  

深吸一口气,又整理了整理身上的官服,这才迈步进入偏殿。  

一入内,就看到椅子上坐着一人,身旁还有护卫和几位太监服侍,于是王艮赶紧下拜行礼道:“翰林院编修王艮,拜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你就是今科状元王艮?平身吧!”  

这个声音…好像哪里听过…  

“是,微臣多谢陛下!”  

来不及多想,王艮站起身来,因为不能仰面视君,所以一直低着头。  

坐在椅子上的朱允熥看到王艮这番谨小慎微,与丝毫没有和自己两次相见时的风采,不免有些好笑,  

放下了手中的书卷,朱允熥站起身来道:“状元郎,为何总低着头?”  

还能是什么,当然是朝廷规矩了!  

“呃,入宫时有太监教授微臣面君礼仪,不能抬头直视陛下…”  

“噗呲…”  

张辅实在没忍住笑出了声来,意识到这是失仪,又赶紧咬住自己的嘴唇,不让自己发出笑声…  

就连一向谨慎的瞿陶,也不免脸上露出微笑…  

“状元郎,你,真是个实在人啊…”朱允熥一时之间竟然无言以对。  

若是换做别人,遇到这种问题肯定会说什么皇帝天威何如何,自己不敢直视等等…  

可他偏偏说了这个!  

“王艮,朕恕你无罪,抬起头来。”朱允熥道。  

“是,微臣遵命。”  

当王艮抬起头来,看到是朱允熥的时候,顿时眼睛睁大,面露惊讶之色,  

不过很快这种神情就被他强行忍住了,赶紧躬身行礼,低头敬拜道:“微臣王艮,拜见陛下!”  

这里不是无脑恋爱文,没有什么皇帝装成小太监小侍卫,然后和女主进行狗血恋爱的戏码。  

朱允熥笑道:“王兄,当日你可说了,等你考中了进士就请我吃酒的,不知道这话还算不算数?”  

王艮顿时脖子脸通红,自己还能请陛下喝酒?  

呃…我记得自己只说了吃饭,  

没有说喝酒啊…  

“当日微臣不知是陛下驾到,所以言语无状,还请陛下恕罪!”  

朱允熥知道他此时非常紧张,也不在调笑,只道:“这顿酒朕暂且记下,等有了机会再饮吧。”  

“你也不必如此紧张,咱们前两次聊的不是非常畅快吗。”  

“陛下,帝王无私,微臣不敢与陛下论私交…”  

王艮都不知道自己是如何出来的!  

在殿里的时候只知道自己头皮发麻,脑子胡思乱响,陛下说什么,自己只是称是,然后谢恩即可。  

出了皇城,被冷风一吹,呼出了一口浊气,紧张的心绪这才得到舒缓。  

伴君如伴虎,此话果然不假呀!  

哪怕陛下是那么的亲善有加,可依然令人不敢直视天威。  

回到翰林院,与他安排在同一间屋子的杨士奇,询问他面圣的情况,  

王艮也只是做了简短的回答,并没有透露自己和皇帝的“故交”…  

现在他回想起在谨身殿的情形,自己不知道怎么回事,问道:“陛下,微臣斗胆,敢问微臣被钦点状元,可是…”  

朱允熥知道他这么问的意思,是不是因为与自己的私交关系,所以自己偏袒他,才点了他的状元。  

得到投名状元事件大喜事,可王艮不愿意这是因为私下交情。  

这就是文人的骨气!  

朱允熥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