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8章 等到威望够了(2/3)
,无地自容啊,作为一任地方官,却不能造福一方百姓,也有愧于咱们所读的圣人之书,
再说了,真要那样,咱们的仕途途前程就不好说了…」
听到这话,不管是为了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对得起自己所读的圣贤之道,还是为了自己身上的禽兽官服,
大堂之中坐的所有官员,顿时都紧张了起来,有人面面相觑,有人低头思索,也有人与左右议论了起来…
「你说陛下不会真的来咱们府县吧?」
「陛下爱民之心下官佩服,也为天下贺之…可咱们毕竟离京城太远了…」
「说的也是,陛下就算是想来,也分身乏术啊,毕竟天下这么大,朝廷政务又繁忙…」
「不要侥幸!」
有人道:「陛下亲自前来查看的几率当然很小,可有监察御史盯着,有各位官员呈报,真想知道也不是什么难事,所以我们还是想想什么办好自己的差事,看护好百姓吧…」
众人也都纷纷点头,非常赞同。
毕竟明朝初年官场上还是比较清廉的,毕竟朱元璋对贪赃枉法的官员可不友善…
知府又叮嘱众人,让各人回到本县以后,立即排查底下的里长、乡老,包括胥吏,有没有伤民害民的事发生,
还要查看自己任职以来所行的政务,有没有什么纰漏,有没有什么思虑不周的地方,最重要的是不要别因此害民!
毕竟皇帝深入的是民间,体察的是民情!
在反复强调了此事的重要之后,各位县令县丞便各自返回自己所辖的地方,知府也坐在椅子上,长出了一口气。
但愿他们都能好好处理、认真审查,万勿懈怠吧。
「哐哐哐…哐哐哐…」
县衙外的墙上张贴了邸报,小吏敲响了铜锣,把街市上的百姓都聚拢了过来,
有百姓询问邸报上的内容,小吏便给众人读了一遍,并且解释了一番,把事情的原委始末都说得清清楚楚。
「哎呀,陛下真是仁德贤君呐,竟然如此爱护咱们百姓,亲自跑到村子里看望咱们的生活,这这这…」
朱允熥所做的,立刻就引来了百姓发自肺腑的称赞。
「大伙看看,大伙看看!陛下还亲手把他扶了起来,咱们都是乡野汉子,多长时间洗一次澡,衣服多长时间才换一次最清楚了…」
不等他说完,就有人接着说道:「再加上摔断了腰成了瘫子,又摔在地上滚了一身土,陛下竟然不嫌弃,亲手搀扶…陛下竟然不嫌弃呀!」
「嗐!我要是那家人,就算是当场死了都愿意!」
「谁说不是!陛下这样爱护咱们百姓,这样不嫌弃咱们,没说的!咱们这条命送给陛下都成!」
「从古到今,还没有听过哪位皇帝亲自走进百姓之家,亲自搀扶瘫痪之人的,贤君!圣君啊!」
「咱们大明有了这样一位好皇帝,大伙儿,这是咱们的福气!是咱们祖宗积德了!」
百姓哪里听过皇帝会干这样的事,尤其是屈尊降贵,在细节之处显得非常亲善,所以这也就立刻挠动百姓的兴奋之处!
百姓所求的,就是一位爱护百姓的君王!因为这样他们才能养活一家老小,才能活命!
所以他们对于仁君、贤君的推崇,就不难理解了。
「有愧呀,我这心里有愧呀…」
一人道:「今年秋天交田税的时候,我还把一些发瘪虫蛀的的粮食,掺进好粮当做田税了上去…我,我真不是个人!啪!」
话还没有说完,就一巴掌狠狠的打在自己的脸上,瞬间显露出几个红手印。
百姓当中并没有人指责他,因为这样的想法很多人产生过,只是因为心中的那份正义,还有良心,没有去做饭了,
也有人是因为官吏看得严,没有找到机会而已…
可是现在,在皇帝如此厚待百姓的情形之下,那点小动作,那点小心机,就显得那么可恨,让他们心里觉得羞愧不已…
「tnd!陛下爱护咱们,咱们也不能让猪油蒙了心!也不能愧对陛下!以后老子一准按时交粮,有劳役再也不偷闲耍滑了…否则真对不起先人!」
这样的议论声,不仅仅发生在一处。
当然了,百姓所受到的感动深浅程度也有所不同,因时因地而异,不过总体来说百姓的反应都非常积极正面,对皇帝的夸赞之声很多。
北平城,燕王府。
「殿下,这是朝廷的邸报,请殿下观看。」
在燕王府的书房里,姚广孝像一份邸报递给了朱棣。
朱棣看过之后,脸上也露出了一丝欣慰:「没想到我这个侄儿还喜欢往民间跑,不过这样也好,在皇宫重重高强之下,身边又有那么多官员护卫围着,
确实不如深入民间看得真切,才能体会到民间百姓的疾苦,这一点他做的不错。」
又笑着摇了摇头道:「大师,你看我那三个儿子,老大太过木讷,虽然有些聪明,可还称不上智慧…老二好勇斗狠,一身的蛮力,做事不懂动脑子,
老三又比较狡猾,不是个能成事的…与我那侄儿相比,他们三个越发像是土鸡瓦狗,登不了大雅之堂了…」
虽然脸上带着笑容,可眼神之中总有几分落寞。
因为在朱棣看来,他的几个儿子都没有帝王之相,与朱允熥无法相比。这对一个对皇位有些觊觎的藩王了来说,何尝不是一个打击。
毕竟自己的孩子若
再说了,真要那样,咱们的仕途途前程就不好说了…」
听到这话,不管是为了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对得起自己所读的圣贤之道,还是为了自己身上的禽兽官服,
大堂之中坐的所有官员,顿时都紧张了起来,有人面面相觑,有人低头思索,也有人与左右议论了起来…
「你说陛下不会真的来咱们府县吧?」
「陛下爱民之心下官佩服,也为天下贺之…可咱们毕竟离京城太远了…」
「说的也是,陛下就算是想来,也分身乏术啊,毕竟天下这么大,朝廷政务又繁忙…」
「不要侥幸!」
有人道:「陛下亲自前来查看的几率当然很小,可有监察御史盯着,有各位官员呈报,真想知道也不是什么难事,所以我们还是想想什么办好自己的差事,看护好百姓吧…」
众人也都纷纷点头,非常赞同。
毕竟明朝初年官场上还是比较清廉的,毕竟朱元璋对贪赃枉法的官员可不友善…
知府又叮嘱众人,让各人回到本县以后,立即排查底下的里长、乡老,包括胥吏,有没有伤民害民的事发生,
还要查看自己任职以来所行的政务,有没有什么纰漏,有没有什么思虑不周的地方,最重要的是不要别因此害民!
毕竟皇帝深入的是民间,体察的是民情!
在反复强调了此事的重要之后,各位县令县丞便各自返回自己所辖的地方,知府也坐在椅子上,长出了一口气。
但愿他们都能好好处理、认真审查,万勿懈怠吧。
「哐哐哐…哐哐哐…」
县衙外的墙上张贴了邸报,小吏敲响了铜锣,把街市上的百姓都聚拢了过来,
有百姓询问邸报上的内容,小吏便给众人读了一遍,并且解释了一番,把事情的原委始末都说得清清楚楚。
「哎呀,陛下真是仁德贤君呐,竟然如此爱护咱们百姓,亲自跑到村子里看望咱们的生活,这这这…」
朱允熥所做的,立刻就引来了百姓发自肺腑的称赞。
「大伙看看,大伙看看!陛下还亲手把他扶了起来,咱们都是乡野汉子,多长时间洗一次澡,衣服多长时间才换一次最清楚了…」
不等他说完,就有人接着说道:「再加上摔断了腰成了瘫子,又摔在地上滚了一身土,陛下竟然不嫌弃,亲手搀扶…陛下竟然不嫌弃呀!」
「嗐!我要是那家人,就算是当场死了都愿意!」
「谁说不是!陛下这样爱护咱们百姓,这样不嫌弃咱们,没说的!咱们这条命送给陛下都成!」
「从古到今,还没有听过哪位皇帝亲自走进百姓之家,亲自搀扶瘫痪之人的,贤君!圣君啊!」
「咱们大明有了这样一位好皇帝,大伙儿,这是咱们的福气!是咱们祖宗积德了!」
百姓哪里听过皇帝会干这样的事,尤其是屈尊降贵,在细节之处显得非常亲善,所以这也就立刻挠动百姓的兴奋之处!
百姓所求的,就是一位爱护百姓的君王!因为这样他们才能养活一家老小,才能活命!
所以他们对于仁君、贤君的推崇,就不难理解了。
「有愧呀,我这心里有愧呀…」
一人道:「今年秋天交田税的时候,我还把一些发瘪虫蛀的的粮食,掺进好粮当做田税了上去…我,我真不是个人!啪!」
话还没有说完,就一巴掌狠狠的打在自己的脸上,瞬间显露出几个红手印。
百姓当中并没有人指责他,因为这样的想法很多人产生过,只是因为心中的那份正义,还有良心,没有去做饭了,
也有人是因为官吏看得严,没有找到机会而已…
可是现在,在皇帝如此厚待百姓的情形之下,那点小动作,那点小心机,就显得那么可恨,让他们心里觉得羞愧不已…
「tnd!陛下爱护咱们,咱们也不能让猪油蒙了心!也不能愧对陛下!以后老子一准按时交粮,有劳役再也不偷闲耍滑了…否则真对不起先人!」
这样的议论声,不仅仅发生在一处。
当然了,百姓所受到的感动深浅程度也有所不同,因时因地而异,不过总体来说百姓的反应都非常积极正面,对皇帝的夸赞之声很多。
北平城,燕王府。
「殿下,这是朝廷的邸报,请殿下观看。」
在燕王府的书房里,姚广孝像一份邸报递给了朱棣。
朱棣看过之后,脸上也露出了一丝欣慰:「没想到我这个侄儿还喜欢往民间跑,不过这样也好,在皇宫重重高强之下,身边又有那么多官员护卫围着,
确实不如深入民间看得真切,才能体会到民间百姓的疾苦,这一点他做的不错。」
又笑着摇了摇头道:「大师,你看我那三个儿子,老大太过木讷,虽然有些聪明,可还称不上智慧…老二好勇斗狠,一身的蛮力,做事不懂动脑子,
老三又比较狡猾,不是个能成事的…与我那侄儿相比,他们三个越发像是土鸡瓦狗,登不了大雅之堂了…」
虽然脸上带着笑容,可眼神之中总有几分落寞。
因为在朱棣看来,他的几个儿子都没有帝王之相,与朱允熥无法相比。这对一个对皇位有些觊觎的藩王了来说,何尝不是一个打击。
毕竟自己的孩子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