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章 笑而不语(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的银子被别人夺走了。  

二是因为这么大一笔财富,谁不想要?  

这就好比用自己手中无用的东西就能够换钱,而大量的钱财投入市场,必然引起争抢。  

最简单的例子,就是我先拿到这笔钱,那我就可以购置土地房屋,投到商行里面去做贸易。  

而后拿到钱的呢?  

田地已经被我买了,你再想买就买不到了,就算能买到也要花费更多的钱。  

在商业上,这就叫抢占先机!  

如果放到个人身上,假如给每个人发放一百万,而且这笔钱肯定一定会发的,但是你是现在要,还是愿意等两三年以后再要?  

为了争一个抢先的名额,不闹出人命就够好了!  

同样的道理,谁不想先拿到银币呢。  

而在古代并没有那么多得利的门路,所以对银币的又怎么会减弱呢?  

“督察院各道监察御史会同户部各地的清吏司,一同处置此事,还有六科给事中,协同督办,何处出了问题,全体担责,无一人能免!”  

“是!臣等遵命!”都察院和户部,以及给事中领命道。  

武将们听了陛下的话,都送了一口气,脸上也浮现出来满意的神情。  

作为底层的将士,他们是在豪门大户士族豪绅面前始终都是弱势群体,聚在一起的时候自然有一点话语权,可是分散到每家每户,难免不会被当地大户欺压。  

提前把银子交给官府,之后凭票领取,就能解决这个问题。  

而且即便不能马上拿到银币,可自己手中的票据也能当钱用啊!  

至于有没有人会买,这根本不用怀疑。  

顿了顿,朱允熥又吩咐道:“景川侯曹震,定远侯王弼,今日是你们二人挑起的事端,朕看你们就是太闲了!那你们就到宝源局门口站岗去吧!站够一个月,一天也不能少!”  

“陛下…”  

王弼一脸难堪的模样,浑身难受,一想到自己堂堂一位侯爷要去文官管的衙门站岗,比吃了一坨臭臭还难受!  

可是看到朱允熥那不悦的目光,话到嘴边又吞下去了。  

“是,末将遵命…”  

曹振和王弼二人应下,他也是一脸为难,窘迫不已,自己可是侯爵啊!  

这脸面…嘿,真要被文官给踩了!  

对于文武百官,朱允熥又敲打了一番这才作罢。  

出了殿门,文官们倒是喜气洋洋,开心不少。  

虽然这次在和武将的“对战”当中没有取得什么实际的好处,既没有给文官和士族谋取什么福利,可他们的心情也还不错。  

终究是让武将丢了脸面嘛…  

而武将们虽说在朝堂之上受了训斥,但陛下说了很好的解决办法,又让督察院和六科给事中盯着,这中间断然不会有事。  

说来说去,终究是解决了隐患,让底层的将士安心了。  

至于王弼和曹振丢脸的事…呵呵呵,武将本来就皮糙肉厚,脸皮更是最厚的地方,丢下脸面算什么?  

要是真对武将有利,别说站岗,就算扒了裤子光着腚…站岗也行!  

“定远侯,景川侯,好样的!不就是站一个月嘛,小事一桩!”  

“景川侯当年做过宫门值守,区区一个宝源局算什么,必然是手到擒来!”  

“呵呵呵,回头送二位两双靴子,省得你们鞋底儿太薄,站得脚疼!”  

这话听起来似乎是在嘲讽,可如果是出自武将之口,那就是实打实的安慰了。  

只是武将们没有那么多弯弯绕绕,也没有那么多好词好句,更多是借着“挖苦”而安慰。  

直男嘛,可以理解。  

王弼一脸不耐烦的说道:“滚滚滚,都滚一边去,老子受罚你们倒是高兴,没天理了!都滚一边去!”  

直男的回应方式,也是辣么奇特。  

冯胜拍了拍王弼的肩膀,笑道:“好啊,这次没让文官站得先机,就是功劳一件!”  

王弼苦笑道:“宋国公您就别这么说了,我都被罚去给文官站岗执勤了…”  

冯胜看着他,饱含深意的说道:“你以为陛下让你去宝源局值守,就是责罚你啊?别傻了!好好想想吧!”  

王弼一愣,眨了眨眼睛,一时之间没有明白这话的意思,看着冯胜离去,又赶紧追了上去…  

走在后面的铁铉和齐泰看着前方的王弼,又回过头来对视了一眼,不由得都涌出一丝苦涩的笑容…  

宝源局。  

制作银币的模具胚,是宫里兵仗局和工部军器局的大匠联手制作的。  

对于这些大匠来说,能够在米粒上雕刻诗篇,能够镂空雕刻速成的象牙玲珑球,制作模胚自然不在话下。  

在实际工艺中,由直雕原模翻制阴文原模,阴文原模再依次翻制二元模、工作模,再由工作模上压印生产。  

这些模坯都是选用最好的精钢制成,非常坚硬,这也是为了保证所压出来的银币图案文字清晰。  

宝源局的工匠先将将银锭轧成长条银板,然后将银板冲压成银元毛坯,这些毛坯要做的大小合适,厚度适中,而且周围的毛刺也不能太多。  

经过挑选之后,就要开始冲压了。  

有人力螺旋压力机,是宝源局的翻模设备,它以四个工人为动力,使劲压下去,由于杠杆原理就会在银币上留下花纹。  

然后再经过几道冷热工艺处理,就可以使银币上的图案清晰,光泽亮白,而且硬度也会增强。  

而制作好的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