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拯救美人(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让自己去管那些勋贵之子,他们瞧不上那是必然的!  

就算是能够责罚他们,可人家老子来撑腰怎么办用官职压你该怎么办这些都是预料当中会发生的事!  

朱允燧呵呵笑道:“你之前不是在边军吗,哪里有刺头的话,你是如何处置的”  

盛庸老老实实的回答说道:“殿下,臣的属下若是有不老实的士卒,就按照军规惩治他们,处罚的次数多了,他们自然也就老实了说着,盛庸闹了个红脸,因为这事说出来有些难为情。  

朱允嗵看了看众人,笑着说道:“你们看,盛庸这个老实人现在也学得滑头,不敢说真话了,  

他是担心自己官职低,没办法惩治那些孬兵,又担心那些公侯伯爵护犊子,用官职压人你们也有这个担心吧众人脸上都有些讪讪,露出大家都懂得的笑容。  

朱允燧却说道:“今天我就给你们吃一颗定心丸,讲武堂里一切都得按照规矩来!不管他老子是哪位侯爷,哪位国公,  

只要触犯了讲武堂里面的律例,就照章办事,绝不姑息!对待任何人都是一样,没有任何情面可讲!’  

“我会从东宫护卫营抽调一队兵马守着讲武堂,他们会听从你们的吩咐,执行你们的命令,所以无论是谁犯规,你们都可以下令处置!对付几个纨绔子弟,就不用我再教你们了吧”  

“至于那些公侯:.没有本王手谕,任何人不得进入讲武堂,不得扰乱秩序,不得干涉讲武堂的任何事物,  

该打该罚,你们只管秉公处置就好了!他们真要护犊子...哼!自有本王料理!’  

“是!臣等遵命!’  

耳中听到这样的话,众人才真正的放下心来。  

这样的话,无形之中就把讲武堂的地位抬得很高,一般人也不会触那个霉头,毕竟偏袒自己的儿子,不但自己的名声受损,就连儿子也会落個骄纵的坏名声,这对他的前程不利。  

况且,又有皇太孙殿下撑腰,自己还有什么顾忌的朱允燧又吩咐道:“魏国公,你也到讲武堂训练他们实战操练,你和蒙古人打过仗,熟悉他们的战法,可以教授他们应对之道。”  

徐辉祖虽然贵为国公,可是他这个国公毕竟是袭来的,再加上他很年轻,军功虽然有,但是不多,进入讲武堂自然也无法收取忠心。  

“瞿陶,担任讲武堂军正,负责军中执法!”  

“是,臣等遵命军正指军中执法官名称,掌军事刑法。  

自春秋时期起到汉代,先后都曾设置此官,汉又有军正丞,这是专职军事法官。  

在汉代,军正或正丞这些军事法官职权很大,将军有罪要报告皇帝处置,二千石以下军官犯军法,不待请示,直接按军法处置。  

瞿陶在朱允嗵身边这么长时间,对他行事为人知之甚详,早就忠心耿耿了。  

朱允嗵之所以让他担任军中执法,就是有心让他扮演类似“政委”职责,让士卒们对自己忠心,唯自己之命令是从。  

在军中有这么一位人物,时刻以自己的旨意为尊,在士卒当中宣扬自己的贤德,那么他们在耳濡目染之下,就会越来越忠心!  

参照国子监的规矩,在朱允嗵的带领下也制定了讲武堂的规则。  

直到天色渐渐变暗,才结束了这场殿论。  

回到春和宫,用过饭菜以后,朱允嗵喝了一碗冰镇酸梅汤,炎热的天气所带来的暑气也都消散殆尽,  

舒舒服服的躺在庭院的凉亭里的摇椅上,周围都是奇花异草,虽然是夏季,但也仍然开着花,送来淡淡的暗香。  

凉风习习,身心俱佳,让人颇为舒爽。  

王忠手拿扇子,这一旁装模做样的赶着根本就没被发觉的蚊子,一边观察着皇太孙的情况见他许久都闭着眼睛,不由得有些按耐不住了,凑近轻声说道:“殿下,要不回屋里睡吧,夜里下来露水,小心着了寒气。  

朱允嗵眼睛都没睁,慢悠悠的说道:“这会儿会有露水”  

“哦,奴婢是说后半夜王忠也觉得,自己没话找话的理由有些牵强了。  

“你是石说什么吧石说就说。’  

王忠陪笑说道:“殿下既然没有睡着,那奴婢就和您说说话,免得您闷得慌又小心翼翼的说道:“殿下,今儿个奴婢看魏国公晌午着急忙慌的回家,不知道这是怎么着了,就让人去打听了一下,  

石着可不能够耽误殿下的事,那才是最好的....谁知道一打听,魏国公家里还真有点事。  

见殿下依旧没有反应,便说道:“原来是魏国公的妹妹不知道怎么的,特别痴迷佛法,  

过一段时间不好好礼佛就寝食难安,精神也有些反常,知道这事的人都说徐家小姐与佛有大机缘徐家小姐也几次说要剃度出家,可都被魏国公给拦下了,徐家小姐也好几次住在水月庵里徐辉祖不得已,只好在家里面修建了一间庵堂让她在家中休习,可即便是这样,过一段时间都要做一场法事朱允嗵眉头紧皱坐了起来,问道:“你说的,是哪个”  

王忠明白殿下问的是什么意思,赶紧说道:“殿下别误会,是徐辉祖的四妹徐妙容,不是唯恐说出那个名字惹殿下不悦,王忠赶紧住了口。  

听到这里,朱允嗵悬着的心才安定下来。  

不是她就好王忠见他的脸色恢复了平和,又试着说道:“殿下,其实...徐妙容有时候有些痴迷,中山王的三女疼爱妹妹,经常和她一起礼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