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针锋相对(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在猎场布置好之后,各位亲王都带着他们的随从护卫,再经过检查之后进入场地。  

蓝玉等人的检查非常严格,每一个护卫都要有彻底检查,不能够夹带私藏,所使用的兵器和弓箭也都是制式的。  

而且每一张弓,每一支箭上面都有所属亲王的名号,而且发给每个人的数量都登记在册。  

这样一来如果真的发生什么刺王杀驾的事情,  

也可以追根溯源,快速找到凶手。  

在护卫被检查过后,亲王就会在他们的护送之下进入广袤的猎场。  

“臣等参见皇太孙殿下!”  

猎场里面扎起了帐篷,在空地上摆设了简单的桌案和蒲团,一人一案,颇有汉唐分食而坐的状态。  

“诸位王叔免礼平身!”  

等到亲王们都到齐的时候,  

朱允熥这才带着护卫前来,这些藩王也遵从着朝廷的礼仪行君臣之礼。  

“多谢殿下!”  

朱允熥看了一圈问道:“二叔,  

诸位王叔可都到齐了?”  

秦王朱樉回答说道:“启禀殿下,该来的都来了,请殿下吩咐。”  

朱允熥笑着说道:“二叔客气了…诸位王叔请坐,今日狩猎只讲勇武,只讲骑射,所以诸位王叔不必拘谨客气,都坐下吧。”  

说着便顺势坐到了面北朝南的主位上,其他人见他坐下,也都按照年龄的次序纷纷落座。  

朱允熥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在狩猎的时候也是行军打仗的一种演练,在军营和战场上是不能太过于着重君臣关系的,否则大家都忙着行礼,这仗就没有办法打了!  

而今天又是皇族狩猎,来的都是一家人,又有些家人团聚,  

以做消遣的目的。  

所以在狩猎的时候讲的就是武力和勇气!  

主人对众人说道:“诸位王叔,  

皇爷爷有证物需要处理,  

所以今天他就不过来了,  

咱们也可以随意一点,免得放不开手脚。”  

众人一听这话,神情也顿时放松了许多。  

朱元璋就是众人头上的那一座大山,有他在上面压着谁敢放肆?谁敢真的放开了手脚,要是风头盖过了兄长、甚至是皇太孙那该怎么办?  

可朱元璋不来,这一切都不用担心了!  

代王朱桂笑呵呵的询问说道:“太孙,既然这样那咱们就不用拘束了…不过我们来的时候只带了三百护卫,现在能够进入这里的仅有百人,这人数也未免太少了一些吧!”  

朱樉知道这个弟弟正在挑刺,便不悦的说道:“百人狩猎就不少了!也不看看咱们的护卫加起来有多少,整个参加狩猎的兵马都超过两千了,这还算少?”  

“二哥,这也不多吧,只不过区区两千人马罢了,怎么能体会千军万马的气概呢…”  

朱允熥不动声色的说道:“今日的狩猎是大将军安排的,去把大将军请来,也好给各位亲王蒋蒋狩猎的规则。”  

护卫领命,立即下去相请。  

不一会儿蓝玉就带着定远侯王弼来了,此时蓝玉穿了一身盔甲,正要行礼却被朱允熥给拦住了。  

“大将军,狩猎就是演练,营帐也是军营,既然是在军中,大将军就不必多礼了!”  

“臣蓝玉多谢皇太孙殿下!”  

蓝玉也没有坚持,只是躬身抱拳行礼。  

因为刚才请他来的时候,已经告诉他是怎么回事了,所以蓝玉心中有数,眼睛扫视了一下众人,  

这才说道:“诸位亲王,这次狩猎是陛下特意下旨,让五军都督府协助办理的,一百护卫都是各位亲王所挑选出来的精兵悍将,本事之强自然不必多说。”  

“至于为何让百人参与,对于此事五军都督府自有计较,不必多说!”  

代王朱桂顿时无语凝噎…  

脸上也有些发烫…  

蓝玉话中的意思就是:事情就是这个事情,不需要向你解释!  

为了缓解僵硬的气氛,王弼笑着拱手说道:“皇太孙殿下,诸位亲王,猎场虽然不小,  

但既然是狩猎,肯定是要纵马奔驰弯弓射箭的,这要是人太多就显得拥挤了,难免无法体现各位的武力,所以思来想去,就把人数定在一百…”  

正当朱桂的尴尬气氛得到缓解的时候,王弼突然又补充了一句:“况且也不是谁,都有资格参与狩猎的吧!”  

谁都有资格吗?  

当然不是!  

不要以为皇家狩猎,随便找一些兵马就可以了。  

要知道这乃是一份殊荣,代表了每个亲王对手下兵士的认同。  

朱允熥淡淡的说道:“定远侯,你给大伙讲一讲这次狩猎有何规则吧。”  

“是,微臣遵命!”  

王弼接着说道:“本次狩猎会释放出来大小猎物不等,以供各位亲王猎杀。”  

朱樉问道:“按照每年的惯例,都会有点儿彩头,我们如果想要分出个输赢,那该如何计算?”  

“回禀殿下,这就要看各位亲王的兴致了,可以按照猎物的数量,也可以按照重量来计算,并没有一成之规。”  

朱允熥摆了摆手说道:“大将军,定远侯请入座吧。”  

二人道了谢之后,也坐在为他们准备的座位上。  

接下来就是一次简单的“阅兵”,每位亲王的兵马都要在众人面前走过,一来是为了展示军阵,展现他們在封地的成果。  

二来能够在皇太孙和各个亲王面前露脸,以此来表达朝廷看重兵马,这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