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挂念(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月鲁帖木儿毕竟只是一个卫所的指挥,所有的弹药储备并没有很多。  

再加上瞿能在城头上不住的宣泄火药,洪武大炮好似不要钱一般喷涌出来密集的炮弹。  

月鲁帖木儿的大炮一旦进入射程就会被立刻炸得粉碎,连带着炮手也被扎得粉身碎骨。  

月鲁帖木儿尝试了好几次,都无法将大炮推进,也无法将炮弹送上城头,造成杀伤。  

更别说摧毁城墙上的火炮了。  

所以在第一天的战事中,双方几乎就等于火炮对射,并没有太多近身火铳对决。  

月鲁帖木儿知道自己等不起,他不能够把兵马耗在这里,一旦四川的兵马完成了集结,就会向他们发动进攻。  

到时候自己要么退走,要么拼命打下此城,俘虏皇孙。  

时间紧迫!  

所以他必须立刻拿下此地,俘虏哪位搅得他不能安宁的皇孙!  

因此在第二天的战事里面,月鲁帖木儿下令士卒在火炮的掩护之下,火铳手和弓箭手向发动进攻。  

当然了,火炮的掩护聊胜于无罢了!  

瞿能并不着急,他在城头上安置了除却洪武大炮之外,还有大大小小的火炮,刚好能够进行中距离打击。  

所以月鲁帖木儿的兵马付出了不小的伤亡这才到了近处。  

不过瞿能早有准备,近距离火炮攻击,再加上火铳手居高临下的射击,依然让他们没有讨到任何的便宜!  

而且幸运的是这些天的天气都非常好,没有阴雨绵绵,因此对火铳齐备的朝廷兵马来说,又是一大助益。  

双方打的你来我往好不热闹,火药被引燃所发出的烟雾,薄薄的弥漫在战场上。  

不过对于闻惯了火药味道士兵,也早就习以为常了。  

轰隆的火炮之声,传到远处,就连林中的飞鸟也不敢落枝,惊慌失措的扑棱着翅膀,急忙辨别方向,慌忙逃命。  

而此时在京城里面,在东宫文华殿的东配殿,也就是本仁殿之中。  

黄子澄正在给朱允炆授课,只不过现在所教授的内容却与课业毫无关系。  

黄子澄略微压低了一点声音说道:“殿下,现在三殿下领了皇命,前去平定建昌卫的叛乱,一旦让他平定了,  

那么他就会带着功劳回来,如此一来就会赢得圣心,殿下此时万万要注意呀…”  

朱允炆有些紧张的问道:“黄先生,建昌卫的叛乱容易平定吗?”  

黄子澄想了一下回答说道,“单单从兵马上而论,建昌卫的叛军只有一万多兵马,倒是不难平定…”  

听他这么一说,朱允炆更加紧张了,两只手不由得紧紧的扣在一起。  

黄子澄又接着说道:“不过建昌卫身处要道,地势险峻,周围又有很多别的部族,月鲁帖木儿在当地很有势力,只要他坚守不出,就算是有五万大军也难以攻下…”  

“那允熥岂不是难以平定了?”朱允炆有些欣喜的问道。  

黄子澄点点头说道:“要想攻下建昌卫,确实不太容易,而且三殿下到了四川之后,还要调动当地的卫所驻军,还要准备粮草辎重,火炮弹药,没有好几个月的时间是难以平定的…”  

“那他岂不是要几个月都无法回来?”  

“确实如此!”  

黄子澄嘱咐说道:“殿下,你就要趁着这个时候在陛下面前多行孝道,只要殿下的孝道尽得好,就可以抵消三殿下的功劳!”谷夃“需要知道什么叫做简在帝心!只要赢得了圣心,就算是再多的功劳也无济于事!”  

朱允炆郑重的点点头说道:“黄先生请放心,我一定多去看望皇爷爷,不让他老人家孤单…”  

黄子澄脸上这才露出一抹赞许的笑容:“殿下孝心可嘉!微臣非常佩服!”  

朱允炆行礼说道:“还要多谢黄先生的教诲!”  

“殿下客气了…”  

此时的朱元璋,正在谨身殿处理政务。  

不过这时的他却有些心不在焉,处理了许久也没有处理多少的公务,进展非常缓慢。  

“唉…”  

朱元璋叹气了一声,放下了手中的毛笔,抬头望着窗外的天空,一时间思绪万千。  

庆童将一碗茶端到他的身旁,小心翼翼的放下。  

“皇爷,喝点茶润润嗓子吧…”  

朱元璋回过神来,伸手端过茶碗,却又停在半空。  

口中呐呐的说道:“庆童,你说老三现在到成都了吗?”  

庆童盘算了一下时间,回答说道:“回皇爷的话,按照时间来算,三殿下现在差不多应当到达成都,见着蜀王了。”  

朱元璋又眉头微皱说道:“你说他怎么那么着急呢,带着护卫就走了,咱还想着教他怎么打仗,怎么平叛呢,结果让人去传,他就已经出发了…”  

又脸色一板,不悦的说道,“你说他这是不是自高自大,自以为是?”  

“他一个连京城都没有出去过的太平皇孙,还能知道怎么打仗,怎么平定叛乱?”  

“啪”  

朱元璋一拍大腿,有些懊悔的说道:“咱就不该让他去!那些反叛的贼子哪个是好相与的,穷凶极恶杀人如麻…他真要去了…万一被吓傻了,万一被打败了…那不是丢咱的脸吗…”  

又是一幅懊恼的模样说道:“庆童,你说他会不会在蜀王那里好好呆着,等咱的平叛大军集结完毕,然后再跟着去平叛?”  

朱元璋絮絮叨叨的说道:“可他走的那么急,还真是让人不放心呀…也不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