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唐虞之治(3/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抵达广德州驿的时候,礼部那边就得知了消息,所以不少的读书人问询,都在昨日下午和今日清早,在城外迎接,只等着蜀王殿下来京……可等了很久……”

不等亦失哈说下去,朱棣便冷笑道:“这么大的一个活人,怎么可能说走丢就走丢,他带了多少护卫?”

“这……听说不多,所有的随扈加起来,也没有十个。”亦失哈迟疑地道:“蜀王殿下……”

朱棣叹口气:“朕这个兄弟啊……是这样的。当初啊,太祖高皇帝命我们这些兄弟去凤阳耕田,体偿农人的艰辛,朕与其他兄弟,都不屑于顾,一个个躲懒,只有他自得其乐,竟真的穿了布衣下地插秧……”

朱棣继续背着手,踱了几步,随即道:“想办法,给我立即去搜寻。这件事……还是要尽力先封锁消息,虽说这消息,怕也封锁不住。下密旨给张安世,锦衣卫那边,也不能闲着,朱椿那个小子,一定不能有事,他若有事,以后就没你的事了。”

亦失哈听罢,脸色煞白,忙是叩首:“奴婢遵旨。”

张安世的右都督府,是原本锦衣卫的一处宅邸。

这里的主人家,因为抄家,因而废弃,因而锦衣卫修葺了一番,想要用来办公。

可如今,这里却挂上了右都督府的招牌,张安世也就正式地将自己的都督府,搬迁于此。

这里与南镇抚司和府衙比邻而居,又因为当初锦衣卫的征用,所以为了防范未然,建了几处塔楼,用于监视附近的街道。

可如今,却给张安世派上了用场。

他现在干的事,却并不细致,只抓一些主要的工作即可。

当然,他也并不清闲,毕竟掌着锦衣卫和诺大的右都督府,许多事终是要他来拿主意。

眼下他正在为各学堂里的教师问题而着急上火。

这其实也可以理解,学堂扩张得太快了。官府有了大笔的钱粮之后,再加上许多的百姓,都有了让子弟们读书的意愿,整个右都督府治下的各府,教书先生奇缺。

学堂好建,可教书先生却不好招募。

毕竟不少读过书的人,职业的选择方向也不少,无论是进作坊做管事,或者做账房,亦或者文吏、经商,甚至给戏班写一点词曲,甚至是有一批学习匠术的读书之人,他们的薪俸和前途,也未必比教书先生要差。

读书人是有限的,真正有功名的读书人,自然不必讨生活,可寒门出身的读书人……如今却一个个都是宝贝。

学正们一个个为难的样子,希望再给教书先生加一点薪俸。

“不是我小气,而是因为这薪俸就算再加一级,不愿来的,依旧还是不愿来。”张安世道:“现在缺员多少?”

王学正站了出来:“太平府这边缺员最多,还差七百多人。”

“这么多?”张安世感慨:“可在招募呢?”

“在呢。就在群儒阁那儿,四处招募……只是……来询问的人倒是有,可真正愿意入职的……还有就是……也有不少人……并不合格……虽有意愿,却也……”

张安世气咻咻地道:“我就不信,还招揽不到人。是了,不如这样……”

张安世回头,对一旁的书吏道:“今日下午,有什么安排?”

“下午?”书吏取出一个簿子来,便道:“都督,下午有一批海商来访,还有……就是……凤阳府同知要来拜见……”

张安世道:“取消了,改至明日。下午跟我走一趟,去群儒阁。”

“这……”

张安世道:“我亲自去一趟,才显得咱们对教书先生们的重视,至少这个样子要做出来,或许……可让人改观一些。”

那王学正便道:“这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都督重视文教,实在令人钦佩。”

张安世道:“少说几句吧,这话你也只敢在我的面前说,有本事你去应天府大街上说去,信不信有人打死你。”

王学正:“……”

用过了午饭,吃饱喝足,张安世随即便带着人出发群儒阁。

群儒阁这儿……人倒是不少。

张安世一到,倒是引来了不少人要来见礼。

张安世随扈,大多便衣,免得过于大张旗鼓,显得自己怕死。

不过他内里,却穿着一层甲胄。

张安世当下与大家见了礼,进入群儒阁,此处早有学正衙的文吏在此忙碌。

几个教谕和训导,便连忙围上来,张安世道:“下午招了多少人?”

一个训导道:“都督,有十三人。”

张安世皱眉道:“太少了,我瞧外头应募者不少。”

这训导苦笑道:“既是教书先生,总需有一些根底,有不少来应募者,只是勉强能够识文断字,算学也不精通,实在难以胜任。”

张安世颔首点头:“接下来还有多少人要来应募?”

一个训导看了看名录:“大抵有七十多个。”

张安世道:“叫进来,我亲自验一验。”

随行的官员不敢怠慢,张安世则是随即落座,抱起了有人斟来的茶盏。

此时他气定神闲,若有所思的样子。

“凤阳生员……刘春。”

有人唱喏。

随即,便有一人踏步进来,此人一丁点也不觉得畏怯,大喇喇地进来,抬头扫视这里一眼。

而后朝张安世笑了笑道:“学生刘春,见过……”

张安世道:“我乃张安世。”

刘春点点头,依旧笑了笑,低头见有一个小凳,便径直落座,理了理自己的衣冠之后,抬头看向张安世。

张安世道:“年龄几何?”

“现年三十七。”

张安世诧异地看了他一眼,这人……可不像三十七岁,看着三十岁上下的样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