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圣裁(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陛下,这个郭得甘,到底何方神圣?不如…陛下立即命人搜寻此人,索要火药药方?”  

朱棣稍稍沉默,随即摇头:“不可,此人乃国士,当以国士待之,朕自会寻他,卿等稍待便是。”  

丘福自然点头。  

朱棣又道:“这几个小子当如何处置?”  

丘福道:“陛下不必看臣的面上,这狗儿子陛下随意处置便是。”  

朱棣:“…”  

于是朱棣回到了文楼,此时他脑子里只想着那火药,看着这三个跪在地上的小子便有气。  

随即又低头看那只顾着在地上的梁文。  

便听汉王道:“父皇…”  

朱棣冷冷地盯着汉王。  

他为汉王的不稳重而有些迁怒。  

汉王确实很像他,不只是外貌上,在疆场上也同样的骁勇。  

只是…这种帝王应有的稳重,汉王却全然没有,没有大局观。  

朱棣厉声打断道:”你还在袒护你的护卫吗?”  

汉王朱高煦连忙道:“父皇,梁文他…被打伤了。”  

“他好歹也是靖难的老卒,朕还听说,他们是十几人对三個少年,就这样…看看这熊样子,你还好意思为他争辩吗?哼!”  

朱高煦见父皇动怒,便忙拜下道:“儿臣死罪。”  

朱棣面带怒色道:“不要来死罪这一套,这梁文先养伤,不过…等伤养好了,给朕告诫他,从今往后要夹着尾巴做人,不要再无事生非。”  

朱高煦万念俱焚,平日里,他的护卫做了什么事,只要他出面,父皇一定会偏向一些他,何况这一次…分明是他占理而且还吃了亏。  

他不甘心,却还是咬着牙道:“儿臣知道了。”  

朱棣随即看向地上挤眉弄眼的张軏和朱勇,还有那吹着泡泡的丘松。  

朱棣一脸嫌弃地看着丘松道:“鼻涕擦一擦。”  

丘松想了想,拿袖子擦了擦鼻水。  

朱棣恶狠狠地道:“你们三个很了不起,竟还自称是京城三凶,而且还胆大包天,敢在京城里动用火器,你们可知道,私藏动用火器者…当以大逆论处,朕念你们无知,网开一面,不过死罪可免,活罪难逃,来人,将这三个混账给朕立即押送刑部大牢,给朕好好地看起来,不得朕的准许,不可放人!”  

禁卫们心有余悸,外头还是嘈杂,依旧还是救火和救治伤员的响动。  

“喏。”  

三人被拖拽了出去。  

朱棣余怒未消,骂骂咧咧:“入他娘,这是将我大明的京城当成什么了,他们家的茅坑吗?这三个没一个好东西,都是该杀的货。”  

可是等朱棣眼睛看着殿外…那滚滚的硝烟,却又咧嘴笑了:“真他娘的带劲!”  

朱勇三人,直接被丢进了大牢。  

似乎刑部这边,也不敢给这三凶什么关照,虽是三人一间牢房,待遇却和其他囚徒没什么不同。  

朱勇抓着铁栅栏,口里呼喊了许久,也没人来理会。  

这一下子,朱勇和张軏急了。  

二人伱一言我一语:“二哥,刚才好险,差一点脑袋就要掉了。”  

“我们兄弟,也算是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了。”  

一旁的丘松沉默着,突然冒出一句:“大哥呢?”  

这个问题实在有些尴尬。  

张軏和朱勇面面相觑。  

他们没办法回答。  

当初烧黄纸做兄弟,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这没有错。  

不过有福的时候好像总有大哥,有难的时候…  

朱勇一拍丘松的脑壳:“你闭嘴,都怪你,若不是你,能弄出这么大动静。”  

丘松又沉默了,低垂着脑袋。  

“哎,不知何时能出去。”  

“陛下会不会不管我们?”  

“俺想俺娘了。”  

杨士奇觉得很惊奇。  

因为张安世居然格外的安分。  

就好像整个人,一下子焕然一新。  

不但收了心,居然还智力见长。  

比如说永远叫不会的尚书周书翩,今日只一上午,他竟可以背出个七七八八来。  

这令杨士奇很感慨,作为一个教书先生,毕竟还是需要成就感的,当你碰到一个榆木脑袋,你想拍死,可你还得憋着。  

这种感受,真比尿频尿急尿不尽还难受。  

可现在…那种感觉回来了。  

杨士奇振奋精神,决定今日再接再厉,将周书的精髓再讲一遍,除此之外,还要将东汉时的今文学派对于周书篇的理解,也好好地诠释出来。  

正午的时候,照例留在张安世家用茶点。  

他与邓健这个老搭档各自落座。  

古人用餐,各有不同,譬如寻常的农夫,往往一日两餐,早上一顿,晚上一顿。  

可若是像较为殷实的人家,或者像杨士奇这样的士大夫,则进用早晚两个大餐,正午往往都是用茶点对付。  

这是因为公门之中,其实也没有午休这个概念,早上吃饱了,中午就着茶水吃一些糕点便对付过去。  

此时,杨士奇喜滋滋地道:“张公子今日转了性,真是孺子可教啊。”  

邓健没有他这样乐观,轻轻地呷了口茶,翘着兰花指,尖声细语地道:“咱却总觉得眼皮子在眨,感觉要出事。”  

杨士奇道:“孩子长大了,就会懂事,我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很多孩子都是一夜之间开窍的,张公子开窍虽然是晚了点,不过亡羊补牢,倒也不迟。”  

邓健便微笑不语。  

倒是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