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又消一劫,趁夜北上(2/5)
一战结束,我亲手给你换最好的。”
岳岩立刻欣然,赶忙行了一礼,也回了自己的位置。
一餐完毕之后,曹鳌前来请示,询问接下来的安排。
“物资准备上,做好立刻赶赴野狼峡的准备。”
“合团上下,做好随时接敌的准备。”
“然后......立刻休息。”
这三个乍听上去自相矛盾的命令,让曹鳌愣了好一阵,才明白过来。
立刻与郑良才、沈尚贤、岳岩、康峻等人去协调安排。
没多久,原本还极为热闹,篝火处处的别院,立刻陷入黑暗静谧之中。
别院内,所有黑风团成员都将兵器放在最趁手的位置,甚至干脆就握在手中。
除了轮班值夜之人,其他人很快都酣然入睡。
对沙匪来说,这也是一项基本技能。别说原地入睡,有经验的,甚至能坐到在行进的马背上入睡。
就连三只玄青海沙雕,也都悄然回归,落足在别院的屋顶之上,紧紧的挤作一团。
耿煊本人则如一根石柱般,静静的站在别院的空地中。
站成“天地桩”的耿煊,一边趁这机会蓄养体能,恢复精神,一边与大地的“波纹”融为一体,让自己与“地听术”达成最契合的状态。
随着“地听术”的全力发动,周遭数十里之内的动静,悉数通过大地的“波纹”,汇入他的脚下,呈现在他的心中。
经过仔细的过滤之后,耿煊的心中,再一次变得空灵而清静。
但他这种空灵清静,又和其他人的懵然无知有着根本的不同。
他就像是一只蜘蛛,在大地之上,织出了一个以铁建山别院为中心,半径超过四十里的奇特蛛网。
即便没有玄青海沙雕提供的空中侦测,可以煊自信,只要有骑队进入这个“蛛网”,其所造成的震动,都将第一时间传递到他的心中。
时间流逝。
十二月二十七日的夜晚,就在这静谧的氛围中悄然流逝。
子时过后,时间进入二十八日的凌晨。
大师境的“地听术”,已悄然晋入到宗师层次。
而他那半径超过四十里的“蛛网”,更进一步的朝远处延伸,直到半径超过六十里才逐渐稳定下来。
不仅范围变得更大,“蛛网”的灵敏度也有巨大的提升。
就在这提升发生后不久,铁箭山南方“蛛网”的边缘区域,便由轻到重,传来有规律的震动。
耿煊的精神,立刻一振。
在他的密切关注下,别院南侧的“蛛网”,震动越来越明显,且越靠近边缘,振幅便越大。
终于,某一刻,轰隆隆密集的马蹄声仿佛闷雷一般,传入耿煊心中。
这意味着,正有一支马队,在深夜的沙原中急行,且已经从南方进入到别院六十多里的范围之内。
耿煊没有任何额外的举动,又安静的“观察”了一阵。
待这支规模庞大的马队,又向前急行了十几里,距离自己已接近到了五十里的范围之内。
观其行动轨迹,耿煊终于确信,这支马队与岳岩、康峻等人组成的联合马队一样,都将铁箭山别院当成了目标。
耿煊就这般不动声色的“注视”着。
“哎,你们的速度太慢了。”
他知道,对方其实已经将苍岚马的潜力完全发挥了出来,可在他这奇特的视角下,速度确实慢得有些令人发指了。
待这支马队行进到距离别院三十里左右的位置时,这支急行中的马队更是完全停了下来。
而随着其停止行动,其原本清晰、确切的轨迹,在耿煊的“视野中”,迅速变得模糊起来。
若非还有零星的马蹄跺地的声音,被宗师境的“地听术”准确捕捉,他都要怀疑对方完全消失不见。
“怎么停了下来“
“休整”
“作最后冲刺前的蓄力调整,以及战术安排”
一个个念头在耿煊心中浮现。
忽然,又一个信息出现在耿煊心中。
“从距离和方位判断,那里,似乎就是岳岩他们停放补给马车的位置。”
心中这般想着,耿煊又想起了另一件事。
即那位出身于野狼寨的眼线,在随着大部队赶往铁箭山别院的途中,每在队伍暂停休整之时,都会找机会留一些标记。
有没有效果,他自己都不确定,他只是按照惯例这么做了。
而在六十二点黑运动数的引导下,说不定就是他这有枣枣打两杆子的做法,发挥了效果。
“还真是你小子把他们引来的!”
就在耿煊心中这般思忖之时。
铁箭山别院以南,三十里左右。
一支规模超过六百人的马队,正停在深夜的沙原中。
虽然夜色已深,这支停在沙原中的马队却没有扎营休息的迹象,反而都在抓紧时间给苍岚马补充食料。
众沙匪一边给坐骑喂食,还在一边趁机给自己补充饮水和食物。
就在这忙碌又安静的氛围中,有几人正举着火把,站在一片沙地之上。
这片沙地,明显被人有意识的清理过。
本来应该均匀分布的稀碎砂石,变成了一个指向北方的箭头。
旁边,还被人用刀剑这样的利器画了个非常抽象的图画。
因为画风过于抽象,不明就里的,根本不可能从这图画中看出任何东西。
不过,此刻举着火把聚在这里的几人自然
岳岩立刻欣然,赶忙行了一礼,也回了自己的位置。
一餐完毕之后,曹鳌前来请示,询问接下来的安排。
“物资准备上,做好立刻赶赴野狼峡的准备。”
“合团上下,做好随时接敌的准备。”
“然后......立刻休息。”
这三个乍听上去自相矛盾的命令,让曹鳌愣了好一阵,才明白过来。
立刻与郑良才、沈尚贤、岳岩、康峻等人去协调安排。
没多久,原本还极为热闹,篝火处处的别院,立刻陷入黑暗静谧之中。
别院内,所有黑风团成员都将兵器放在最趁手的位置,甚至干脆就握在手中。
除了轮班值夜之人,其他人很快都酣然入睡。
对沙匪来说,这也是一项基本技能。别说原地入睡,有经验的,甚至能坐到在行进的马背上入睡。
就连三只玄青海沙雕,也都悄然回归,落足在别院的屋顶之上,紧紧的挤作一团。
耿煊本人则如一根石柱般,静静的站在别院的空地中。
站成“天地桩”的耿煊,一边趁这机会蓄养体能,恢复精神,一边与大地的“波纹”融为一体,让自己与“地听术”达成最契合的状态。
随着“地听术”的全力发动,周遭数十里之内的动静,悉数通过大地的“波纹”,汇入他的脚下,呈现在他的心中。
经过仔细的过滤之后,耿煊的心中,再一次变得空灵而清静。
但他这种空灵清静,又和其他人的懵然无知有着根本的不同。
他就像是一只蜘蛛,在大地之上,织出了一个以铁建山别院为中心,半径超过四十里的奇特蛛网。
即便没有玄青海沙雕提供的空中侦测,可以煊自信,只要有骑队进入这个“蛛网”,其所造成的震动,都将第一时间传递到他的心中。
时间流逝。
十二月二十七日的夜晚,就在这静谧的氛围中悄然流逝。
子时过后,时间进入二十八日的凌晨。
大师境的“地听术”,已悄然晋入到宗师层次。
而他那半径超过四十里的“蛛网”,更进一步的朝远处延伸,直到半径超过六十里才逐渐稳定下来。
不仅范围变得更大,“蛛网”的灵敏度也有巨大的提升。
就在这提升发生后不久,铁箭山南方“蛛网”的边缘区域,便由轻到重,传来有规律的震动。
耿煊的精神,立刻一振。
在他的密切关注下,别院南侧的“蛛网”,震动越来越明显,且越靠近边缘,振幅便越大。
终于,某一刻,轰隆隆密集的马蹄声仿佛闷雷一般,传入耿煊心中。
这意味着,正有一支马队,在深夜的沙原中急行,且已经从南方进入到别院六十多里的范围之内。
耿煊没有任何额外的举动,又安静的“观察”了一阵。
待这支规模庞大的马队,又向前急行了十几里,距离自己已接近到了五十里的范围之内。
观其行动轨迹,耿煊终于确信,这支马队与岳岩、康峻等人组成的联合马队一样,都将铁箭山别院当成了目标。
耿煊就这般不动声色的“注视”着。
“哎,你们的速度太慢了。”
他知道,对方其实已经将苍岚马的潜力完全发挥了出来,可在他这奇特的视角下,速度确实慢得有些令人发指了。
待这支马队行进到距离别院三十里左右的位置时,这支急行中的马队更是完全停了下来。
而随着其停止行动,其原本清晰、确切的轨迹,在耿煊的“视野中”,迅速变得模糊起来。
若非还有零星的马蹄跺地的声音,被宗师境的“地听术”准确捕捉,他都要怀疑对方完全消失不见。
“怎么停了下来“
“休整”
“作最后冲刺前的蓄力调整,以及战术安排”
一个个念头在耿煊心中浮现。
忽然,又一个信息出现在耿煊心中。
“从距离和方位判断,那里,似乎就是岳岩他们停放补给马车的位置。”
心中这般想着,耿煊又想起了另一件事。
即那位出身于野狼寨的眼线,在随着大部队赶往铁箭山别院的途中,每在队伍暂停休整之时,都会找机会留一些标记。
有没有效果,他自己都不确定,他只是按照惯例这么做了。
而在六十二点黑运动数的引导下,说不定就是他这有枣枣打两杆子的做法,发挥了效果。
“还真是你小子把他们引来的!”
就在耿煊心中这般思忖之时。
铁箭山别院以南,三十里左右。
一支规模超过六百人的马队,正停在深夜的沙原中。
虽然夜色已深,这支停在沙原中的马队却没有扎营休息的迹象,反而都在抓紧时间给苍岚马补充食料。
众沙匪一边给坐骑喂食,还在一边趁机给自己补充饮水和食物。
就在这忙碌又安静的氛围中,有几人正举着火把,站在一片沙地之上。
这片沙地,明显被人有意识的清理过。
本来应该均匀分布的稀碎砂石,变成了一个指向北方的箭头。
旁边,还被人用刀剑这样的利器画了个非常抽象的图画。
因为画风过于抽象,不明就里的,根本不可能从这图画中看出任何东西。
不过,此刻举着火把聚在这里的几人自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