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战后收尾(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者的“自矜”也罢,修为越高,实力越强的修炼者,他们反而越少会对普通人下死手。  

至于为何还要将情绪波动反映出来的性格特质也纳入考量之中,原因也很简单。  

为了更好管理。  

那些让他感觉有着心思灵活,深沉,阴鸷,偷奸耍滑这些性格特质的,会优先被他手动剔除。  

而相反,如果是性格更倾向于卤蛋那种,憨直,鲁莽,一根筋,愣头青,脑子不灵光…  

哪怕对方的红名浓度更高,本性更加凶狂嗜杀。  

在眼下这个特殊的节骨眼上,其人在他手底下活命的几率,也比前者高得多。  

在与曹鳌简短的交流之后,耿煊被他领到了别院的开阔空地之上。  

他走上临时搭起的高台之上,看着身前二百五十八名沙匪。  

这二百五十八人,挺身肃立,看似没有什么异常。  

但实则他们现在,依旧处于半废状态,体内劲力,都被耿煊暂时打散,只能正常活动,根本无法全力反击。  

此刻,随着彼此交流,一众沙匪也都后知后觉的醒悟过来,这次战斗,他们面对的究竟是个什么样的怪物。  

当耿煊站上高台,目光扫向他们,他们立刻低垂下脑袋,纷纷跪地问候道:“团长。”  

得白运62点。  

瞬间,一道信息从“燧珠”内传入耿煊脑海。  

耿煊对此,却并没有过多关注,目光在这新加入的258名黑风团新成员身上逐一扫过。  

很快,十个异常者便暴露了出来。  

这些人在他的目光之下,根本无所遁形。  

在其他248名“自己人”的衬托下,这十个“外人”简直如夜空中的萤火虫一般鲜亮夺目。  

对此,耿煊在事前就有所预料,并不觉得意外。  

真正让他感觉有些意外的,是这十个“外人”,从他们的修为和各自在原四支沙匪团伙中的站位都可以看出,他们中,没有一个是炼髓以上的沙匪高层。  

最突出的四个,也都只有炼骨层次的实力,居于原沙匪的中上层。  

仔细一想,这也并不是太奇怪。  

能不能成为“自己人”的关键,和其人是否有异心,是否心怀鬼胎关联不大。  

最主要的,还是其人身上,是否贴了其他势力的身份标签。  

而那些有着炼髓以上战力的沙匪,要么是原来沙匪团的老大,再不然也是最核心的创始股东之一。  

这种情况下,混进外人的情况,可能性本来就非常低。  

如黑风团那般,直接被一名“暗夜司”的探子混成三当家的情况,反而不多见。  

心中这般想着,耿煊手上动作却没有丝毫停顿,伸手就将那十个“外人”指了出来。  

对曹鳌道:“他们十个,你仔细审审。”  

有过深刻教训的曹鳌,根本不需要更多提点,立刻就明白怎么回事。  

一句多的废话都没有,当即就带人将这十人从人群中拖了出来。  

这忽然的变故,让其他新成员一阵骚动。  

有的看向曹鳌等人。  

更多的更是直接看向耿煊,眼中光芒闪烁。  

将人拎出来之后,曹鳌也没有回避其他人。  

当场就对这十人动起刑来。  

在沙匪这个群体中,实力不够强,脑子不好使的非常多,可若说折磨人,那人才多得能溢出来。  

很快,这十人就已经鬼哭狼嚎起来。  

有人口风紧,只一个劲的大呼冤枉。  

可架不住总有遭不住酷刑逼问的软骨头。  

“我说,我说,我说…我也是奉我们寨主之命行事…我们寨就是野狼寨,你们应该都知道的吧…没有没有,没有什么恶意,真就只是机缘巧合…”  

一边口吐真言,一边极力狡辩。  

而有了这第一例之后,原本对黑风团这次的纳新动机严重怀疑的248名新成员,也都暂时按下了内心的怀疑和不安。  

开始用探究怀疑的目光,看向那十个被单独拎出来的家伙。  

没多久,第二例,第三例…  

随着被撬开的嘴巴越来越多,即便是心志最坚,嘴巴最硬的,也都抵挡不住,老实交代了各自的底细。  

这出自四个沙匪团伙的十人,有七个都是其他比他们更强大的沙匪大团安插进来的眼线探子。  

——对于这些沙匪大团来说,沙匪群体中的一切都不是秘密,他们很容易就能将自家眼线,混入其他更小规模的沙匪团伙之中。  

说他们对这些沙匪团伙有什么明确恶意倒不至于,主要用意,就是扩展眼线。  

当然,若是这些沙匪小团伙哪天将主意打到他们身上,那这些寄生在这些沙匪团伙内部的眼线,很可能就会变成毒牙。  

而最让曹鳌,以及其他旁听者心中一沉的是。  

那个隶属于野狼寨的眼线,其人骨头虽软,第一时间就自曝了身份,可行动却很迅速。  

在四支沙匪团决定联合洗劫铁箭山别院之后,他就在这一路北上的沿途,留下了多处信息暗记。  

此人一边受不住酷刑主动曝出此事,还一边辩解道:  

“这样的暗记信号,只有在人多的,特别是如滴翠滩那种,常有大量沙匪出入的地方才有效果。  

我只是留在野外,哪会那么巧,就被其他经过的野狼寨之人看见了?  

…所以,无碍的。  

这事对我们黑风团来说,并没有什么大碍…呃”  

这人嘴巴不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