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章 会镇元子(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度厄真人不重视的是后土圣人的威胁力,相比于后土,天地中的三清、女娲、接引准提才是能轻易斩杀自己的人。  

观下界进行的巫妖两族大战,双方把不周山的造化全都毁在了劫气中,不周山天柱中的盘古神威正在散发威能,地脉灵气正在枯竭。  

巫族退缩在祖地世界中,妖族也奈何不得对方。  

双方大战陷入僵持。  

不过天地中的众神已经看出,巫妖大战已经分出了上下,此刻妖族占了上风。帝俊下令,挪移天地中原始星海的力量,星光凝筑巫族祖地区域,将整个巫族祖地世界封锁住。有周天星辰大阵在,巫族中的士兵力量一时出来困难,只有十二位祖巫自由进出也无用于大势。  

太一、鲲鹏、伏羲、羲和这些准圣强者有一半留在这里就可以看顾住双倍的十二祖巫。如果算上这些准圣巅峰强者每一位都有准圣级别的分身,留在这里就可以挡住十二祖巫。  

帝俊下令:“巫妖大战,我妖族已经获胜!!今后洪荒世界是我们的!”  

“换防撤离,受伤濒死的妖神、妖圣可以逐步离开,妖兵会等着天庭妖军前来。”帝俊的金口玉言、天地真音响彻整个周天星辰大阵。  

妖族中彻底欢呼,无数妖神、妖兵、妖圣高兴、兴奋朝天大叫起。  

“妖族胜了!”  

“我们胜利了。战胜了巫族。”  

“妖族的杂碎得意什么,你们并没有占据胜利,战场还在继续着呢。”巫族相柳大巫大声喝骂。  

妖族中的强者、巫族的强者此起彼伏。妖族欢呼吼叫不断。  

“妖族竟然占据了胜机。”  

“妖族已经占据了上风,下一次天地主角、洪荒之主将会是妖族了。当真是恐怖,没想到这一场大战这么惊险。”  

“洪荒众生死了无数,今后妖族也占据了上风。”  

只要不让巫族祖地中的核心力量出来,天地中的巫族就绝对不是妖族对手。单凭天地晶壁中隐藏的巫界、洪荒中的十二部落剩余巫民根本挡不住妖族的准圣强者。  

妖族中还有计蒙、苍天两位新晋准圣,还有度厄真人这一位顶尖准圣强者。一旦战场稳定下来,大阵中辅助的计蒙、苍天两位初阶准圣就可以撤出来镇压洪荒中的巫族。还有度厄,之前已经出手趁危攻击,很难说度厄准圣的心思不会在这个局势明朗的时机动手攻击巫族。  

洪荒中一位位被劫气影响的金仙、大罗金仙、甚至准圣都对妖族的形势苗头看好。  

“今后要多给妖族颜面些。”  

“可恨,如果妖族成为天地主角,吾等散修将难活。”  

某个准圣对于妖族占据上风,说出了自己心中不痛快的感受。  

——金鳌岛中,观看通天道人展开的水幕战场幻境后,截教数位真传弟子、许多几名弟子从碧游宫中震撼的出来。  

几大真传弟子心中负责,面对度厄展现出的大法力表现。多宝道人说:“天地局势已经明朗,接下来度厄的处境并不多好,吾等也不用太羡慕。  

能不能证道还不一定。”  

“大师兄为何这么说?”龟灵圣母眼睛一亮,立刻清脆的追问。  

无当、金灵、三宵、孔宣也都看向多宝,这位多宝大师兄道行高深,智慧也不小,深的老师传承大法种种玄妙,对于洪荒中的一些情况看的也许会比他们清。  

多宝道人不带任何恶意感情,为诸位师弟分析道:“巫妖两族必然要分出生死,绝战到来,十二位祖巫不是苟且的性子。到时候妖族强者的下场不会多好。”多宝道人安慰诸位师弟师妹的心情。  

接着说出重点:  

多宝:“巫妖大战结束之后,也是大劫结束之时。到时候无论是西方的接引、准提两位圣人,还是平心娘娘都会找度厄殿主了结因果。平心娘娘可能出不得幽冥,但是西方两位圣人与度厄殿主的仇恨可不小。  

女娲娘娘也不会再庇护度厄殿主的,到时候圣人大智慧下,会不会让度厄殿主有证道的机会还不好说。”  

“呀,这样岂不是说度厄殿主会有危险。”琼宵仙子道。  

云霄、无当圣母也点点头,她们两个也听老师说过巫妖两族大战是一场大劫劫难的话,堪比龙汉大劫。  

巫妖大战稍稍一有变化,洪荒中的众生们只要在劫中的,许多都对妖族改变了看法。未沾染多少劫气、远离大战的修士们也有人对巫妖两族大战的结局产生猜测。  

一些金仙、大罗金仙修士开始想要加入妖族中。  

劫气之下,躲都躲不及,还有人想要加入妖族中做顺风之人。大劫中又有多少人能够能看的清楚。  

有一些洪荒生灵修士加入妖族中,可以令妖族的势力提升不少。这是洪荒中的风向小小的稍微变化。  

龙宫之中,龙母拄着拐杖面无表情。  

四海龙王、几位龙族长老都在龙族族地中,随时做好准备庇护四海安宁。龙族并未有选择加注妖族。  

紫微星上,度厄真人观摩下界气运的变化,当看到大地上龙凤麒麟三族仍然沉浸未动的时候,度厄真人掐动的手指停下。道:“这三族残存下来的族人还算聪明,当年龙汉大劫中争锋,龙族在其中梢占上风,最终仍然被魔祖捡了便宜。大劫结局的便宜,哪里是这些蝼蚁想的那么容易。”度厄不屑的微微一笑。  

洪荒中的准圣强者不见有一个现在去加入妖族。  

就连大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