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狂风暴雨(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这件小插曲就这么不了了之,让很多在场的商人都长出了一口气。  

不是他们就怕了这个剑修,而是鉴宝大会好好的气氛,如果再动了血光之灾,这寓意就不太好;行商只为求财,可没人愿意打打杀杀的。  

这一次的鉴宝大会,来人之所以特别多,就是因为几乎每一家都带有厉害的保镖在身旁,就是怕这剑修不讲理暴走,但这些隐患却在沉一贯的把控下有惊无险,真正是大道门的风范,让人心生敬仰。  

相对来说,只知蛮力的剡门剑修就差了很多,这就是层次上的差异。  

有了白玉江的前车之鉴,接下来再没人过来撩拨这公母俩个,鉴宝大会开始步入正题,充满了专业的讨价还价人们逐渐沉浸在交易的快乐中,把那些不快抛在脑后。  

平平澹澹中,鉴宝会走向了尾声。  

达成了很多的交易意向,这需要接下来更多的接触,没完没了的讨价还价。  

两个时辰,对一次鉴宝大会来说有些短,但这就是某些人的计划;目的已经达到了,一定程度上羞辱对方也很顺利,就没必要把大会拖的太长以免节外生枝。  

一直在提心吊胆的朱长文长出一口气,他不赞成这样的鉴宝,完全没有必要,容易激化矛盾;但他也清楚那些道门商人私下里在算计什么,如果候茑和他那师弟一样的冲动,这怕又是一场分割白氏的盛宴。  

但候茑忍住了。  

「我在滨海楼整治了一桌宴,有沉道友在座,道友可肯赏光?」  

朱长文邀请道,这是一次说合,是节度府最大的努力;但他不认为候茑会接受邀请,但这是个态度。  

谁知道候茑欣然点头「如此,就叨扰朱兄了,嗯,都说秀色可餐,宝色可餐,我怎么越看越饿了?」  

鉴宝大会终于落下了帷幕。  

商人们三三两两的,一边交流对宝物的看法,竞价的估计,都有谁可能会出手,一边离开山庄。  

飞在空中,白清浅留恋的看了草坪最后一眼,那里的每一件物事都是她耗费心力收罗而来,这还没派上用场就沦为他人之物,虽然也明白一切无可挽回,但心情还是有些失落。  

实在是太可惜了。  

视线中,草坪上变得空空荡荡,白令中父子三人正在紧张的收束物件,另有数十名修士在山庄中卫护。必须承认这些人还是非常谨慎的,屁大点的山庄就安排了数十名修士看护,就是一只苍蝇也飞不进去吧?  

人员组成都是来自安和商会和风行商会,否则以白令中父子现在的底蕴,怕是还撑不起这样的局面。  

就这么简简单单的来,又这么轻飘飘的走,让她有一种不真实感,那么,这样的忍让会给白氏带来安定么?  

如果不能,究竟应该怎么做?内忧外患之下,她想不出一个可行之策。  

看着一路谈笑风生的候茑,心中感慨,他是真的变了,在节度府妥协,在姑射小筑梳弄,在鉴宝大会忍让,这些之前断不可能做的事他都做了,可能更成熟,但如果让她来选,她会选择之前的他呢?还是现在的他?  

让她有些难堪的是,好像更喜欢之前那个莽撞的家伙更多些?  

心思不定中,一行人来到蜃楼最高档的滨海楼,这里都以海中各种妖族为食材,等闲一餐饭可能就是普通小修数年的修行资源,但对这些大贾来说,却是司空见惯。  

与宴的人并不多,三位节度府官员相陪,主事双方就是沉东家和候茑公母,然后还有几位在蜃楼商圈德高望重的老前辈,素以宽厚着称,人脉甚广。  

这一切的目的,就是要消除双方的隔阖,毕竟,能让大家都在意的,在西南区域除了吴门和剡门,其它的都排不上台面,这才是问题的核心根本。  

潜台词就是,如果大家心平气和的吃完这餐饭,之前的不愉快就要尽量忘掉,或者说,假装忘掉。  

这是节度府的一厢情愿,白令中父子不会停手,吴门也不会善罢甘休,只不过会采取其它更加巧妙的方式而已,每个人心里都明白这一点。  

但修真界的虚伪就在这里,大家可以接受道门这样的步步蚕食,却不接受剡门那种飞剑见红,这就是双方的分歧所在。  

候茑仍然很随和,和众人称兄道弟,酒到杯干,就彷佛化身为道门中的一员,再也没有了之前的蛮不讲理,直截了当,这让白清浅感觉很陌生。  

这次和心上人相会,个人的目的顺风顺水,但隐隐之间就总感觉到不对劲,可到底不对在哪里,她又说不上来…  

朱长文端起身前酒,劝道:  

「…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我劝诸君方寸得失,何必自扰?前景辽阔,风物致远。拘于一事一地,格局就小了。  

这世间的财富,是赚不完的;与其斤斤计较于彼此之间,就不如登高望远。  

来来来,喝了这杯酒,大家还是朋友。」  

众人于是一起举杯,一名商圈老前辈附和道:  

「我们做生意的,万事以利为先,哪怕彼此视若寇仇,这一次你杀我不死,下一次我还和你做生意,才是商道的最高境界啊。」  

白清浅听得是五体投地,也不知节度府哪里找来的这几个活祖宗,为了这次说合双方,也是很拼了。  

为了蜃楼城的长治久安,他们不得不这么做。  

正如鉴宝大会的成功一样,滨海楼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